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表面活性劑-微生物聯合修復滴滴涕污染土壤的研究

2016-12-19 03:42:18陳蘇單岳晁雷姜鵬艷鄭堯文唐章王皓姜秋萍屈登鑫
生態環境學報 2016年9期
關鍵詞:生物污染效果

陳蘇,單岳,晁雷,姜鵬艷,鄭堯文,唐章,王皓,姜秋萍,屈登鑫

1. 沈陽大學環境學院//區域污染環境生態修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遼寧 沈陽 110044;2. 沈陽建筑大學市政與環境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8

表面活性劑-微生物聯合修復滴滴涕污染土壤的研究

陳蘇1,單岳1,晁雷2,姜鵬艷1,鄭堯文1,唐章1,王皓1,姜秋萍1,屈登鑫1

1. 沈陽大學環境學院//區域污染環境生態修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遼寧 沈陽 110044;2. 沈陽建筑大學市政與環境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8

以滴滴涕(DDT)為目標污染物,采用課題組前期研究所篩選出的滴滴涕降解菌——甲基營養型芽孢桿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菌液為供試菌液,選取混合表面活性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鈉(SDBS)和吐溫80(Tween80),比例為2∶3]及生物表面活性劑-鼠李糖脂(RL)作為供試表面活性劑,通過田間小區實驗,研究了表面活性劑、DDT降解菌對土壤中DDT的去除、降解情況以及兩者聯合處理對土壤中DDT污染的修復效果。結果表明,在單獨添加表面活性劑的處理中,H300、RL5和RL10的處理效果最好,土壤中DDT的降解率最高可達29.60%。單獨接種降解菌處理的土壤中DDT殘留量顯著減少,5個月后降解率可達47.05%。混合表面活性劑與菌株聯合處理1個月后,H7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達63.53%;生物表面活性劑-降解菌處理以RL2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達42.32%。隨著處理時間延長,表面活性劑與菌株聯合處理土壤中DDT降解率的增幅逐漸下降。在處理5個月后,混合表面活性劑-降解菌的處理中以H7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達63.98%;生物表面活性劑-降解菌的處理中以RL2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達45.64%;混合表面活性劑-降解菌的處理效果略優于生物表面活性劑+菌,其中H70+N的處理效果最好,為63.98%。

滴滴涕;污染土壤;表面活性劑;微生物;修復

根據 2011年 10月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報告,我國現有的1.2×.28hm-2耕地中,受農藥污染的約有9.33×107hm-2,總體的土壤環境質量不容樂觀(Kishimba et al.,2004)。據報道,我國約有20%的土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物包括有機氯污染中的主要污染物DDT(Kishimba et al.,2004;王濤,2014)。國內農田耕地土層中 DDT總體殘留量為0.22~0.27 mg?kg-1。我國部分地區農田土壤所含的OCPs情況如表1所示,其中北京、天津、南京等地DDT污染的水平尤為嚴重,分別達到了2178.55、972.24、1050.70 ng?g-1(王濤,2014;Cavanagh et al.,1999;Harner et al.,1999)。此外,蘇南地區土壤中 DDT的污染水平達到 100~1200 ng?g-1(Schippers et al.,2000),蘇北棉區土壤中DDT污染水平竟高達1500 ng?g-1(安瓊等,2004)。坦桑尼亞、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美國阿拉巴馬州等地區土壤 DDT的污染水平分別為 20.40、21.20、 517.3 ng?g-1(Cavanagh et al.,1999;Harner et al.,1999;Schippers et al.,2000)。

表1 國內部分地區農田土壤OCPs污染水平Table 1 Soil OCPs pollution levels in some areas of China ng?g-1

雖然我國早在 1983年禁止使用有機氯農藥,但農田土壤中有機氯污染物因具有持久難降解等特點仍有較高的殘留,其通過農產品對人體健康造成的潛在風險已經成為我國環境安全領域的關注熱點之一(Wong et al.,2002;屈偉月,2007;陳耀華等,2006)。與此同時,我國人口眾多,可利用土地不斷減少,雖然有機氯農藥曾為世界糧食生產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土壤中殘留的有機污染物(如農藥、多環芳烴、多氯聯苯等)會破壞土壤-植物系統的正常運轉,通過直接暴露或食物鏈(網)傳遞而威脅人類和生物體的健康和環境的安全。近年來,由于我國推進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面積不斷擴大,大量工廠企業外遷(張春玲等,2014),由此而產生的大量工廠舊址如農藥廠所產生的高濃度有機氯污染物則需要治理修復,以保證土地資源的持續高效利用(熊雪麗等,2012)。因此,亟需開發經濟、安全、高效的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的實用技術,以保障土壤-植物系統的生態環境安全,實現農業清潔生產和土地資源持續利用。

對于受到有機氯農藥滴滴涕污染的土壤,如何進行修復與再利用,恢復其生產能力,改善其環境功能,市場對這些方面的需求是非常巨大而迫切的。開展有機氯農藥污染場地土壤修復十分重要、刻不容緩。微生物降解是有機物污染土壤修復的有效方法。由于有機污染物具有生物毒性、疏水性,易被土壤顆粒及有機質吸附等特點,其微生物降解過程易受到限制。因此,通過尋找高效降解菌來提高土壤中有機物的溶解性,增加其生物利用性,已成為有機物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復的關鍵。而表面活性劑同時具有親水和疏水基團,可顯著增強有機污染物的增溶效果,提高其生物利用性,從而促進微生物的降解,這對微生物修復具有良好的調控作用。眾多學者利用原位修復和異位修復技術及生物表面活性劑對污染土壤進行了大量的修復工作,如錢春香等(2013)利用微生物修復技術使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顯著減少;楊慧娟等(2015)研究了皂角苷等3種生物表面活性劑對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乙草胺等的去除作用,結果表明3種表面活性劑對上述有機污染物均有一定增溶效果;田齊東等(2012)利用3種表面活性劑,比較不同表面活性劑處理對土壤中有機氯農藥的洗脫效應,并對有機氯農藥污染場地土壤進行洗脫修復,證明不同的表面活性劑對有機氯農藥的去除效果雖然不同但卻都很顯著;Tween60和SDS強化白腐真菌修復DDTs污染土壤的研究表明,將兩種類型的表面活性劑組合后對提高DDTs的生物可利用性產生了協同效果,研究還發現菌株接種量越高,土壤中DDTs的降解去除率越高,這進一步證實了利用表面活性劑強化白腐真菌修復有機污染土壤的可行性。

本論文在前期的研究基礎上,以滴滴涕為目標污染物,針對東北地區設施農業中滴滴涕污染土壤進行表面活性劑與微生物的單獨修復及聯合修復研究,并確定其修復效果與效率,旨在為滴滴涕污染土壤的防治和農產品安全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實驗地點:沈陽市沈北新區設施農業的大棚內,采用田間實驗方式,實驗小區設置為1 m×1 m。

供試土壤:草甸棕壤;pH 7.10,有機質54.37 g?kg-1,陽離子交換量 13.09 cmol?kg-1,土壤容重1220 kg?m-3;砂粒 1.07%,粉粒 72.82%,粘粒26.11%;土壤中滴滴涕含量為47.94 μg?kg-1。

表面活性劑:采用2種類型的表面活性劑,一種是混合表面活性劑,即十二烷基苯磺酸鈉(SDBS,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和失水山梨醇單油酸酯聚氧乙烯醚(Tween80,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其混合比例為2∶3;另一種是生物表面活性劑鼠李糖脂(RL,純度約90%,湖州紫金有限公司)。

供試菌株:采用前期實驗研究所篩選出的對滴滴涕具有良好降解效果的甲基營養型芽孢桿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菌液,其中細菌菌落形成單位為1×108mL-1。該菌株已經保存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記入冊編號:12461。

1.2 實驗設計

共設置3組處理:

(1)表面活性劑處理:在實驗小區土壤的0~20 cm表層土中施入不同劑量的混合表面活性劑(使用劑量分別為0、40、70、100、200、300 mg?kg-1,分別記作CK、H40、H70、H100、H200、H300)、生物表面活性劑鼠李糖脂(使用劑量分別為0、5、10、20 mg?kg-1,分別記作CK、RL5、RL10、RL20),混勻。保持田間持水率為 50%~60%,分別在實驗開始后的1個月、3個月、5個月取土樣,監測土壤中滴滴涕的含量,每個樣品3次重復。

(2)微生物菌液處理:在實驗小區污染土壤的0~20 cm 表層土中接種甲基營養型芽孢桿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菌液,菌液接種量為500 mL?m-2,菌落形成單位為1×108mL-1。添加菌液的處理記作N,未添加菌液的處理記作CK。保持田間持水率為50%~60%,分別在實驗開始后的1個月、3個月、5個月取土樣,監測土壤中滴滴涕的含量,每個樣品3次重復。

(3)表面活性劑-微生物聯合處理:在實驗小區污染土壤的0~20 cm表層土中接種甲基營養型芽孢桿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菌液500 mL?m-2,菌落形成單位為1×108mL-1,并施入不同劑量的混合表面活性劑(使用劑量分別為0、40、70、100、200、300 mg?kg-1,分別記作CK、H40+N、H70+N、H100+N、H200+N及H300+N處理)、生物表面活性劑鼠李糖脂(使用劑量分別為 0、5、10、20 mg?kg-1,分別記作CK、RL5+N、RL10+N及RL20+N處理),混勻。保持田間持水率為 50%~60%,分別在實驗開始后的1個月、3個月、5個月取土樣,監測土壤中滴滴涕的含量,每個樣品3次重復。

1.3 測試方法

土壤基本理化性質按土壤農化常規分析法測定(魯如坤,2000)。

土壤中滴滴涕的提取采用加速溶劑萃取法(張巖等,2010),加速溶劑萃取(ASE)是在較高的溫度和壓力下用少量的有機溶劑從固體、半固體中萃取有機物的前處理技術(李國華等,2015)。萃取后的溶液參照《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測定的氣相色譜法(GB/T 14550—2003)》(GB/T 14550—2003,2003)使用濃硫酸磺化法對萃取液進行凈化,并采用氣相色譜法進行測定,測試條件:色譜柱采用 CP-sill 8CB 型石英毛細管柱(30 m×0.32 mm×0.25 μm),柱溫120 ℃(1 min)→230 ℃(25 ℃?min-1,0 min)→255 ℃(3 ℃?min-1,0 min)→280 ℃(20 ℃?min-1,5 min);進樣口溫度250 ℃;檢測器溫度 300 ℃;載氣為高純氮氣,流速 0.6 mL?min-1;尾吹30 mL?min-1;進樣量1 μL(不分流);外標法定量,方法回收率89.2%~107.1%。

1.4 數據處理

所有試驗數據采用Excel、SPSS 13.0進行計算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表面活性劑單獨處理對土壤中滴滴涕的降解效果

2.1.1 不同表面活性劑處理下土壤中DDT的殘留量

不同表面活性劑處理下,土壤中 DDT的殘留情況如圖1所示。從圖1可知,與CK處理相比,混合表面活性劑或生物表面活性劑的添加對土壤中DDT的降解均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就混合表面活性劑的添加 H40-H300處理而言,在實驗開始1個月后,H40-H3005個處理的土壤中DDT的殘留量為35.97~41.39 μg?kg-1,其中H40和H300這2個處理的效果最好,土壤中DDT殘留量分別為38.88 μg?kg-1和35.97 μg?kg-1;處理3個月后,H40-H3005個處理土壤中 DDT的殘留量為35.18~38.54 μg?kg-1,其中H300處理土壤DDT殘留量為35.18 μg?kg-1,而H40和H100處理土壤中DDT的殘留量均為 38.54 μg?kg-1。處理 5個月后,H40-H3005個處理土壤中 DDT的殘留量為34.18~38.05 μg?kg-1,隨著時間的推移DDT降解幅度較小,基本處于穩定,而H70和H300處理的效果最好,土壤中 DDT殘留量分別為 34.18 μg?kg-1和36.39 μg?kg-1。混合表面活性劑的5個處理中,H70和H300處理對土壤中DDT的降解有著最好的促進效果。

圖1 表面活性劑處理下土壤中DDT的殘留量Fig. 1 Residual amount of DDT in soil treated with surfactant

就添加量為5~20 mg?kg-1的生物表面活性劑鼠李糖脂處理而言,在實驗開始1個月后,RL5、RL10、RL203個處理土壤中DDT的殘留量為35.06~41.02 μg?kg-1,以RL5處理的效果最好,土壤中DDT殘留量為35.06 μg?kg-1;處理3個月后,RL5、RL5、RL203個處理土壤中DDT的殘留量為33.81~38.54 μg?kg-1,其中,RL10處理土壤的DDT殘留量最低,為33.81 μg?kg-1;在處理5個月后,RL5、RL5、RL203個處理土壤中 DDT的殘留量為 33.75~38.46 μg?kg-1,DDT降解較小,基本處于穩定,而RL10處理在生物表面活性劑鼠李糖脂的3種使用劑量中的處理效果是最好的。

通過比較混合表面活性劑與生物表面活性劑這兩類處理可知,RL5、RL5、RL20這3個生物表面活性劑處理的土壤中 DDT的殘留量普遍低于混合表面活性劑處理。

2.1.2 不同表面活性劑處理下土壤中DDT的降解率

不同表面活性劑處理下,土壤中 DDT的降解率如圖2所示。從圖2可知,實驗開始后,混合表面活性劑處理土壤中DDT的降解率都在不斷增加。生物表面活性劑降解效果最好的為RL10,5個月后降解率為29.6%。第1個月表面活性劑降解效果與CK相比,差異明顯,第3個月的降解率增長幅度較小,第5個月降解效果不明顯。

圖2 表面活性劑處理下土壤中DDT的降解率Fig. 2 Degradation rate of DDT in soil treated with surfactant

CK空白處理下DDT的降解速度十分緩慢,降解率僅為3.59%;與CK相比較,添加混合表面活性劑的處理均明顯提高了土壤中DDT的降解率。處理1個月后,表面活性劑處理對土壤中DDT的降解率為13.67%~26.88%;3個月后,土壤中DDT的降解率為19.61%~29.48%;5個月后,土壤中DDT的降解率為19.78%~29.60%。1個月、3個月及5個月的處理中土壤中 DDT的降解效果最好的處理均為H300,其降解效率分別為24.96%、26.61%及28.7%。隨著處理時間的延長(1~5個月),土壤中DDT殘留量呈下降趨勢。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劑的處理中,1個月處理 DDT的降解率為 14.44%~26.88%,其中RL20處理土壤的DDT降解率最高,為26.88%;3個月處理DDT降解率為19.62%~29.48%,其中RL10的降解率最高,為29.48%;5個月處理DDT的降解率為19.78%~ 29.6%,降解效率幅度較小,其中RL10的降解率最高,為29.60%。在添加表面活性劑的處理中,H300、RL5和RL10的處理效果最好,土壤中 DDT的降解率達 24.96%~ 29.60%。章瑞英等(2009)的研究證實所選的3種表面活性劑對DDT均具有一定的洗脫作用,且隨著時間的延長,表面活性劑對土壤中DDT的洗脫效率逐漸增大。

2.2 微生物菌液單獨處理對土壤中滴滴涕的降解效果

2.2.1 降解菌處理下土壤中DDT的殘留量

圖3 降解菌處理下土壤中DDT的殘留量Fig. 3 Residual amount of DDT in soil treated with degrading bacteria

不同處理時間下,降解菌N菌株處理對土壤中DDT殘留量的影響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原土(即CK)在1個月、3個月及5個月時,DDT殘留量均有小幅度降低,由初始實驗的47.94 μg?kg-1降至5個月后的46.22 μg?kg-1,因為土壤中原有的少量土著微生物可降解低分子對 DDT具有自然降解效果;而加菌處理中隨時間延長,土壤中DDT的殘留量均顯著降低,由實驗初始的47.94 μg?kg-1降至1個月后的28.60 μg?kg-1,3個月后土壤DDT殘留量降至26.90 μg?kg-1,5個月后降至25.38 μg?kg-1。從3個月與5個月的處理比較可知,土壤中DDT殘留量變化很小,基本趨于平穩。微生物降解農藥的方式主要有:(1)以農藥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長,降解速度較快;(2)共代謝方式,微生物利用營養基質的同時將污染物降解(劉志培等,2015)。接種降解菌N菌菌液對土壤中 DDT的降解作用具有顯著促進效果,故土壤中 DDT的殘留量顯著降低。隨著接種時間的延長,降解菌對DDT的降解效果逐漸減弱并趨于平穩,這可能是因為剛剛接種降解菌后,菌株逐漸適應土壤環境和污染物脅迫并以DDTs為底物進行高效的分解代謝,此時DDTs降解效果明顯,而隨時間延長,微生物活性、數量會隨營養物質的消耗而迅速下降,故DDTs的降解率逐漸趨于平緩。

2.2.2 降解菌處理下土壤中DDT的降解率

不同處理時間下,降解菌對土壤中DDT的降解率如圖4所示。從圖4可知,CK處理1~5個月中土壤DDT降解率變化較小,僅為1.27%~3.59%。N菌處理土壤中DDT的降解率要遠遠高于CK處理。實驗1個月后,與CK相比,降解菌處理表現了非常顯著的降解效果,土壤中DDT降解率為40.34%;3個月后,降解效率有小幅度提高,為43.89%;但5個月后,DDT的降解效果提高并不明顯,其降解率是47.05%,降解幅度減小,基本趨于穩定。主要原因可能是隨著時間推移,菌株的活性亦逐漸減弱。

圖4 降解菌處理下土壤中DDT的降解率Fig. 4 Degradation rate of DDT in soil treated with degrading bacteria

2.3 表面活性劑-微生物聯合處理下,土壤中滴滴涕的降解效果

2.3.1 表面活性劑與降解菌聯合處理下土壤中DDT的殘留量

在不同時間處理下,表面活性劑與降解菌聯合處理下土壤的DDT殘留量如圖5所示。從圖5可知,混合表面活性劑與菌株聯合處理1個月、3個月及 5個月后,土壤中 DDT殘留量分別為17.49~29.61、17.39~26.67、17.27~25.98 μg?kg-1,其中效果最好的處理均為H70+N,其土壤中DDT殘留量在1個月、3個月及5個月后分別為17.49、17.39及17.27 μg?kg-1。由此可知,與單獨添加降解菌和單獨使用混合表面活性劑相比,混合表面活性劑-降解菌的聯合處理對DDT的降解有協同作用。

圖5 表面活性劑與降解菌聯合處理下土壤中DDT的殘留量Fig. 5 Residual amount of DDT in soil treated with surfactant and degrading bacteria

生物表面活性劑與菌株聯合處理1個月、3個月及5個月后,土壤中DDT殘留量分別為27.65~ 34.90、27.08~32.69、26.06~27.12 μg?kg-1,其中效果最好的處理均為RL20+N,土壤中DDT殘留量在1個月、3個月及5個月后分別為27.65、27.08及26.06 μg?kg-1。

通過比較混合表面活性劑與降解菌聯合處理同生物表面活性劑與降解菌聯合處理這兩類處理可知,H40+N、H70+N、H100+N這3個混合表面活性劑與降解菌聯合處理土壤DDT的殘留量普遍低于生物表面活性劑強化處理。

2.3.2 表面活性劑與降解菌聯合處理下土壤中DDT的降解率

圖6 表面活性劑與降解菌聯合處理下土壤中DDT的降解率Fig. 6 Degradation rate of DDT in soil treated with surfactant and degradation bacteria

表面活性劑與降解菌N聯合處理1個月、3個月及5個月后土壤中DDT去除率如圖6所示。混合表面活性劑與菌株聯合處理 1個月后,土壤中DDT的降解率為27.20%~67.53%,其中以H70+N處理的DDT降解率最高,可達63.53%;而生物表面活性劑-降解菌的處理中以RL20+N處理的DDT降解率最高,可達42.32%。隨著處理時間延長,混合表面活性劑與菌株聯合處理土壤中 DDT的降解率逐漸加大。在處理 5個月后,混合表面活性劑-降解菌處理中以H70+N處理的DDT降解率最高,可達 63.98%;生物表面活性劑-降解菌處理中以RL20+N處理的DDT降解率最高,可達45.64%;從5個月后土壤中DDT降解效果看,混合表面活性劑-降解菌的處理效果略優于生物表面活性劑-降解菌,混合表面活性劑-降解菌處理以H70+N的處理效果最好。

3 結論

(1)隨著處理時間延長(1~5個月),土壤中DDT的殘留量呈降低趨勢。單一添加表面活性劑的處理中,H300、RL5和RL10的處理效果最好,土壤中DDT的降解率達24.96%~29.60%。

(2)加N菌處理均顯著降低了土壤中DDT的殘留量,其中N菌處理5個月后DDT降解率可達47.05%。

(3)混合表面活性劑與菌株聯合處理1個月后,H70+N處理的DDT降解率最高,可達63.53%;在生物表面活性劑-降解菌的處理中RL2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達42.32%。隨著處理時間延長,表面活性劑與菌株聯合處理土壤中DDT降解率的增幅逐漸下降。在處理5個月后,混合表面活性劑-降解菌的處理中以 H70+N的 DDT降解率最高,可達63.98%;生物表面活性劑-降解菌的處理中以RL2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達45.64%;混合表面活性劑-降解菌的處理效果略優于生物表面活性劑-降解菌,其中H70+N的處理效果最好,為63.98%。

參考文獻:

CAVANAGH J, BURNS K, BRUNSKILL G, et al. 1999.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 residues in soils and sediments of the Herbert and Burdekin River regions, north Queensland–implications for contamination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J].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39(1): 367-375.

HARNER T, WIDEMAN J, JANTUNEN L, et al. 1999. Residues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n Alabama soils [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06(3): 323-332.

KISHIMBA M, HENRY L, MWEVURA H, et al. 2004. The status of pesticide pollution in Tanzania [J]. Talanta, 64(1): 48-53.

SCHIPPERS C, GESSNER K, MüLLER T, et al. 2000.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phenanthrene by addition of a sophorolipid mixture [J].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83(3): 189-98.

WONG C, LEUNG K, POON B, et al. 2002. Organochlorine hydrocarbons in human breast milk collected in Hong Kong and Guangzhou [J].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43(3): 364-372.

安瓊, 董元華, 王輝,等. 2004. 蘇南農田土壤有機氯農藥殘留規律[J].土壤學報, 41(3): 414-419.

將橡膠草胚性愈傷組織按梯度接種至50 mL的液體培養基中進行培養,在培養懸浮細胞的過程中,定時對培養液進行檢測,收集數據,繪制相應的曲線,橡膠草懸浮培養細胞的生長呈S型曲線,在0~8 d,細胞生長速度緩慢,處于滯后期;在 8~12 d橡膠草懸浮細胞的增長趨勢明顯上升,處于對數生長期,在12~16 d細胞增長趨勢明顯下降,處于減慢期,在16~20 d平均生長量保持穩定,處于靜止期(圖2)。

錢春香, 王明明, 許燕波. 2013. 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及微生物修復技術研究進展[J]. 東南大學學報, 43(3): 669-674.

陳耀華, 葛成軍, 林偉. 2006. 有機氯農藥污染土壤的修復研究進展[J].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學報, 12(4): 54-58.

魯如坤. 2000. 土壤農業化學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李國華, 葉茂, 王利, 等. 2015. 高污染土壤中多組分滴滴涕提取及污染土壤修復終點的研究[J]. 分析化學研究報告, 43(4): 604-608.

劉志培, 劉雙江. 2015. 我國污染土壤生物修復技術的發展及現狀[J].生物工程學報, 31(6): 901-916.

屈偉月. 2007. 廣東省特殊人群血液和母乳中多溴聯苯醚、有機氯農藥和多氯聯苯的初步研究[D]. 廣州: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田齊東, 王國慶, 趙欣, 等. 2012. 三種表面活性劑對有機氯農藥污染場地土壤的增效洗脫修復效應[J].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8(2): 196-2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2003. 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測定的氣相色譜法: GB/T 14550—2003 [S]. 北京.

熊雪麗, 占新華, 周立祥. 2012. 不同洗脫劑對有機氯農藥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效果比較[J]. 環境工程學報, 6(1): 347-352.

楊慧娟, 張琢, 顧華, 等. 2015. 3種生物表面活性劑去除土壤中農殘的研究[J]. 環境科學與技術, 38(10): 112-118.

張春玲, 呂曉華, 王曉慧, 等. 2014. 化工廠場地土壤污染情況調查及修復的研究[J]. 河南科學, 32(8): 1613-1617.

章瑞英, 王國慶, 陳偉偉, 等. 2009. 三種表面活性劑對高濃度DDTs污染土壤的洗脫作用[J]. 生態環境學報, 18(6): 2166-2171.

張巖, 張景發, 陳艷梅, 等. 2010. 加速溶劑萃取-氣相色譜法測定土壤中有機氯農藥和多氯聯苯[J]. 巖礦測試, 29(5): 491-496.

Study on Surfactant-microorganism Combined Bioremediation of DDT Contaminated Soil

CHEN Su1, SHAN Yue1, CHAO Lei2, JIANG Pengyan1, ZHENG Yaowen1, TANG Zhang1, WANG Hao1, JIANG Qiuping1, QU Dengxin1

1.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and Eco-Remedi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4, China 2. College of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68, China

In this paper,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DDT) is picked up as the target pollutant, DDT degradation bacteria -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is picked up as tested bacteria, selection of mixed surfactants [twelve 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 (SDBS) and Tween80, the ratio of 2∶3] and biological surfactant-rhamnolipid (RL) as the surfactants, through field experiment, the effects of single and combined treatments with the surfactant and bacteria on the removal of DDT in soil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mong the single surfactant treatments,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H300, RL5 and RL10 treatments are better, the best DDT degradation rate is 29.60%. The DDT residue in soil of bacteria treatment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in 5 months later the DDT degradation rate is 47.05%. After 1 months in the mixed surfactant and strain combined treatments, the DDT degradation rate of H70+N is the highest which is up to 63.53%. DDT degradation rate of RL20+N is the highest in the biosurfactant-bacteria treatments which is up to 42.32%. With the increase of processing time, the DDT degradation rate amplitude of increase gradually decreased. In 5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mixed surfactant and bacteria in the DDT degradation rate of H70+N is the highest which is up to 63.98%. In the biosurfactant-bacteria treatments, the DDT degradation rate of RL20+N is the highest which is up to 45.64%.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mixed surfactant-bacteria treatment effect is slightly better than that of biosurfactant-bacteria treatment, and the effect of H70+N is the best which is up to 63.98%.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contaminated soil; surfactant; microorganisms; remediation

10.16258/j.cnki.1674-5906.2016.09.015

X53

A

1674-5906(2016)09-1522-06

陳蘇, 單岳, 晁雷, 姜鵬艷, 鄭堯文, 唐章, 王皓, 姜秋萍, 屈登鑫. 2016. 表面活性劑-微生物聯合修復滴滴涕污染土壤的研究[J]. 生態環境學報, 25(9): 1522-1527.

CHEN Su, SHAN Yue, CHAO Lei, JIANG Pengyan, ZHENG Yaowen, TANG Zhang, WANG Hao, JIANG Qiuping, QU Dengxin. 2016. Study on surfactant-microorganism combined bioremediation of DDT contaminated soil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5(9): 1522-1527.

沈陽市計劃(F14-133-9-00);國家基礎研究973項目(2014CB441106);遼寧省科學技術計劃項目(2014020164);沈陽大學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201611035000061)

陳蘇(1979年生),女,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退化生態系統修復研究。E-mail: mailchensu@aliyun.com

2016-07-01

猜你喜歡
生物污染效果
生物多樣性
天天愛科學(2022年9期)2022-09-15 01:12:54
生物多樣性
天天愛科學(2022年4期)2022-05-23 12:41:48
上上生物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6:56
按摩效果確有理論依據
第12話 完美生物
航空世界(2020年10期)2020-01-19 14:36:20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當代陜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18
迅速制造慢門虛化效果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抓住“瞬間性”效果
中華詩詞(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4
模擬百種唇妝效果
Coco薇(2016年8期)2016-10-09 02:11: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色网站|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a级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欧美特黄一级大黄录像|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亚洲色图欧美|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免费| 免费在线观看av|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福利网址|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国产91小视频| 99re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在线免费观看a视频| 亚洲天堂免费|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婷婷色狠狠干|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男人视频| 日韩AV无码一区|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网页播放|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欧美五月婷婷|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国产在线欧美|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黄| 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99这里精品8国产|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色综合中文| 中文无码影院| 久草中文网|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成人在线天堂| 无码又爽又刺激的高潮视频|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精品久久蜜桃|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天天综合亚洲|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黄色毛片|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一在线| 国语少妇高潮|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a毛片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日韩高清无码免费|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 午夜a级毛片|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在线色综合| 欧美第一页在线|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 精品国产网| av色爱 天堂网| 国产免费黄| 青青青国产免费线在|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