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赤峰市將通過實施“五個一批”工程實現24.6萬人脫貧,8個國貧縣、2個區貧縣全部摘帽的目標。2016年,自治區下達給赤峰市的減貧目標任務是52791人,市政府與各旗縣區簽訂了責任狀,將減貧目標任務分解到了旗縣區。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各旗縣區自加壓力,通過實施“五個一批”工程,計劃實現76031人穩定脫貧,比任務數多23240人。主要采取五項措施,創新完善精準扶貧模式和機制,積極構建全市大扶貧工作格局,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夯實基礎,全面加強扶貧隊伍建設。全市現有扶貧工作人員580人,比2014年末增加192人。市政府批準成立赤峰市貧困監測與扶貧發展中心,并增加事業編制10個;12個旗縣區有8個旗縣區扶貧辦主任進行了調整,班子得到了充實,同時,通過增加編制、借調等多種方式配強了扶貧隊伍;重點貧困旗縣的蘇木鄉鎮均成立了鄉級扶貧機構,并安排2-3名工作人員,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加強領導,層層落實脫貧攻堅責任。進一步強化市旗兩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職能,嚴格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圍繞建立扶貧攻堅“1+N”配套政策體系,切實落實各行業部門的責任。嚴格落實《赤峰市脫貧攻堅重要工作分工方案》,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完成年度脫貧任務。
深化改革,創新扶貧開發工作模式。以精準識別為基礎,積極探索資產性收益扶貧,因地制宜實施杠桿扶貧、先建后補、扶貧龍頭企業帶動等多種扶貧模式。創新金融扶貧機制,積極探索推進“政銀保”金融扶貧模式。搭建扶貧開發投融資平臺、社會扶貧信息對接平臺,建設赤峰市貧困監測與扶貧發展中心,主動適應打贏脫貧攻堅戰任務需求。
加大投入,建立財政預算增長機制。2016年,市本級財政扶貧資金預算8000萬元,較上年增加3倍;各旗縣區預算達2.7億元,較上年增加6倍。緊緊圍繞脫貧措施精準投放使用扶貧資金,1-9月全市已投入各類扶貧資金75億元。
注重成效,深入開展督查檢查活動。緊緊盯住目標抓脫貧,制定具體的督查內容與標準,提高對脫貧攻堅工作進行督查的級別和頻次,推行定期通報制度,對重點工作完成情況實行動態排名。年初以來,已組織開展4次專項督查活動,印發脫貧攻堅工作通報4期,做到了定期調度與隨時督查抽查相結合,激勵先進與鞭策后進相結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