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來元
導語:為使得張經理早日康復,我們大使館和經商處的同志除繼續輪流對他日夜看護外,還給他送去營養品和可口的中餐飯菜,我的老伴李惠芳又給他送去了花籃,張經理被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2000年7月至2003年6月,我在中國駐納米比亞大使館工作。期間,我們大使館處理了一起中國公司人員發生一死一傷的重大交通事故,其情景至今歷歷在目。
突發車禍,一死一傷好凄慘
2000年11月9日,我和大使館經商參贊袁成玉等同志前往納米比亞的南部小鎮奧森克,去那里考察中國援助納米比亞修建的水利灌溉項目。考察工作結束后,我們在11日一大早,就驅車返回納米比亞首都溫得和克。從奧森克到溫得和克大約有1000公里的路程。當日下午5點左右,我們到了離首都溫得和克還有不到300公里的地方。就在這時,袁參贊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他拿起手機一聽,立刻變了臉色。
掛上電話,袁參贊一臉的陰沉,嘆了口氣回答說:“是經商處的同志打來的電話,說中國水產集團總公司派駐納米比亞辦事處的經理張光華和翻譯梁洪武出了嚴重車禍。他們為了與納米比亞合作單位洽談業務,駕車從溫得和克趕往談判地點―納米比亞的沃爾維斯灣港口,但是在離港口大約還有八九十公里的地方,由于車速太快,車子在一個拐彎的地方失去控制,向前翻滾了三四個跟頭以后,撞在路邊一塊大石頭上才停住。結果是梁翻譯當場死亡,張經理嚴重受傷,現在生命垂危。出事地點離溫得和克有300多公里,納米比亞合作單位在獲悉發生車禍后,已安排直升機將受重傷的張經理緊急送往首都溫得和克的一家醫院搶救。”
救命要緊,哪怕冤枉吃官司
我和袁參贊趕到醫院的時候,已經是晚上7點多鐘了。醫院的值班醫生和使館的幾個同志見到我和袁參贊,立即把我們帶到張經理的病房。我走近病床,只見張經理遍體鱗傷,雙目緊閉,鼻孔里插著氧氣管,全身蠟黃,腹部鼓脹得像一口底朝上的大鍋,人已經不能說話,生命垂危。
我立即請來醫院院長,要求院方選最好的醫生、最好的藥物、最好的護理,不惜一切代價搶救張經理。院長和同來的主治大夫告訴我,他們已對病人采取了必要的救治措施,但是因為病人傷勢太重,尤其是病人的大腸被汽車安全帶勒斷,他的腹腔和胸腔里面充滿了積血、積液和糞便等臟污東西,不是用好藥、好護理就可以治好的,這種情況必須動手術治療。
不等我發問,院長又說:“根據病人的病情和醫生的經驗,從現在開始,如果在兩個小時之內還不動手術,病人就很難有救了。然而按醫院規定,動手術必須有病人家屬簽字。鑒于病人家屬不在納米比亞,只能請中國大使館代表病人家屬,在手術申請書上簽字了。”
我的天!這人命關天的大事,病人家屬不在場、不知情,一般說來,別人誰敢輕易代家屬簽字,去冒醫生一刀下去病人再也醒不過來的風險!如果醫生一刀下去將病人救過來了,當然你好、我好、他好,大家都好。但是如果一刀下去,病人死在手術臺上,萬一家屬不通情達理鬧起來,并追究起簽字做手術的人的責任來,如何是好?但同時我又想,現在的現實情況卻無法這樣做。因為家屬不在納米比亞,同時誰也不知道張經理家中的電話號碼。

作者(左二)與納米比亞農業部長漢古拉(右二)考察奧森克水利工程,左一為經商參贊袁成玉。
怎么辦?現在的問題是,時間不等人!看看病人那垂死的慘狀和醫生焦急等待的目光,我想鑒于病人不動手術難以活命,若動手術還有50%的希望能被救活,我身為大使,在使館無法與病人家屬和他的單位取得聯系,而且給病人動手術又刻不容緩的特殊情況下,我絕不能由于擔心自己可能無辜受到牽連,甚至惹上一場官司,而對自己國家在國外的僑民、同胞見死不救!想到此,我心一橫,立即與當時在醫院的使館黨委成員——政務參贊舒展和經商參贊袁成玉在醫院走道里開了一個一分鐘的特殊黨委會。黨委成員一致認為,人命第一,救人壓倒一切。于是當即做出緊急決定:立即簽字,對張經理進行手術治療。
有了中國大使館同意做手術的簽字,一直在一旁等候的醫務人員立即將張經理推進了手術室。隨后,我請袁參贊設法將發生嚴重車禍、梁翻譯死亡以及大使館全力組織搶救張經理的有關情況盡快報告國內有關部門,并請國內轉告死傷人員的家屬,同時請示國內對下一步工作的意見。
未雨綢繆,及時轉院再救人
醫務人員經過近3 個小時的緊張工作,宣布手術成功!此時,我和等在手術室門外的大使館的其他同志們這才松了一口氣。與此同時,我們也一再叮囑院方加強手術后的護理,同時安排使館和經商處的人員在醫院24小時輪流值班,隨時觀察病人的情況,以防萬一病情出現變化,好及時請醫生采取救治措施。
誰知這一預防性的措施還真地起了大作用。11月13日上午,經商處擔任值班任務的二等秘書吳景超同志發現病人有濃痰堵住咽喉,呼吸困難,臉色蒼白,病情急轉直下。于是,他立即請醫生前來處置,同時將病情變化立即報告了大使館。
鑒于為張經理做手術的這家醫院沒有胸外科專家,治療呼吸道疾病的手段有限,院方對新病情的處置沒有很大把握,于是我又當機立斷,決定立即將病人轉到溫得和克另一家有胸外科專家的醫院進行第二次搶救,終于再次使病人脫離了危險。
劫難過去,灑淚感謝大使館
在救治張經理的同時,我又吩咐使館經商處一定要接待好從國內來到納米比亞的梁翻譯和張經理的親屬,特別是大力協助梁翻譯的親屬處理好梁翻譯的后事。后來,我又親自出席了為梁翻譯舉行的追悼會,好言慰問梁翻譯的親屬。梁翻譯的親屬雖然處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但是對我們使館和經商處為處理梁翻譯后事所做的工作以及對他們親屬的關照都表示滿意,都向大使館和經商處表示衷心的感謝。
為使得張經理早日康復,我們大使館和經商處的同志除繼續輪流對他日夜看護外,還給他送去營養品和可口的中餐飯菜,我的老伴李惠芳又給他送去了花籃,張經理被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不久,張經理的夫人從國內趕到納米比亞專門照顧他。張經理的夫人本人就是醫生,也懂得護理,她的到來對幫助張經理早日康復起了很大作用。
在醫護人員、使館同志和他夫人的精心治療、護理和照料下,張光華經理的身體一天天好了起來,一個多月后就病愈出了院。他出院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帶著夫人到大使館致謝,熱淚盈眶地說:“如果沒有大使館的當機立斷、全力幫助和精心照料,我的命早就沒有了。對大使館的救命之恩,我將永世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