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商業價值研究院
創新并不是某種魔法,它是系統性的學科,可以被任何企業接受和采用。
領先的企業都有明確的創新重點。它們認識到有效和持續的創新能夠促進價值和競爭力的形成。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與《經濟學人》智庫合作,針對全球 17個行業的 1004 位高管或其直接下屬進行了調研,我們發現最成功的企業開展創新的方式獨具特色。
創新與價值創造緊密相關
汽車行業是利用創新增加價值和形成顛覆性新變革的杰出典范。傳統汽車產業價值鏈始于原始設備制造商 (OEM),比如輪胎、發動機零部件、內飾、擋風玻璃和相關材料的制造商。然后,價值鏈傳導至汽車生產商,再到經銷商,最后到售后服務,比如維修和保險。
然而,新興的移動生態系統從根本上改變了市場格局。汽車零部件開始采用3D打印方法來制造。機器人的應用大大降低了勞動力成本,減小了加工誤差,提高了生產效率。越來越多的充電站開始為電動汽車以及混合動力汽車提供服務。清潔的柴油和汽油燃料減少了汽車的碳排放量。汽車自主能力越來越強,可以提供碰撞預警、自動剎車和自助泊車等功能。GPS 提供了路線導航,避免擁塞。車載通信系統可以提供實時產品信息。即時訪問共享的交通信息也帶來了很多便利。
這些只是創新為某個行業帶來的些許改變。由于創新而興起的其他行業生態系統的例子數不勝數,比如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電信、零售、酒店與交通、電子工業和公用事業等。
創新的本質正在發生改變
現在,隨著持續的數字化發展和革命,加之基于市場的傳統經濟結構向基于生態系統環境轉變,創新在三個不同方面發生了改變:
1.消費者直接參與創新。技術和超強的互聯互通是消費者與企業在整個價值鏈活動中開展合作的催化劑,包括共同設計、共同創造、共同生產、共同營銷、共同分銷和共同融資。消費者與企業的合作越來越多,在透明、互信的環境中共同創造價值。例如,中國的智能手機制造商小米建立了一種無市場營銷預算和銷售團隊的業務模式。為了建立客戶忠誠度,該公司根據用戶反饋,每周發布新的軟件版本。
2.技術是創新的核心。新技術支持企業更快地響應客戶需求,開發具有吸引力的新功能和新業務模式。例如,在線游戲Foldit提供眾包型蛋白質折疊計算,玩家在10天內就破解了梅森-菲舍猴病毒(Mason-Pfizer Monkey Virus) 的逆轉錄蛋白酶結構,而科學家們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已經超過12年之久。
3.生態系統正在定義新型創新。生態系統是互相依賴的企業和關系為創造并分配業務價值而組成的復雜網絡。這方面發展的一個例子就是 Quirky 和通用電氣之間的合作。GE 通過 Quirky眾包創新,從而降低風險,并與取得突破性進展的發明者共享收益。
最成功企業與眾不同的創新方式
根據我們 2014 年的全球創新調研,僅有6%的受訪企業在收入增長和運營效率(贏利能力)方面優于其他企業。我們要求高管們按照這兩項指標將自己的企業與競爭對手進行比較。根據受訪對象的排名,我們確定了三種特定的績效類別:業績出眾的企業、業績欠佳的企業和業績一般的企業。
我們可以根據這種明確的分類回答兩個重要問題:領先的企業在創新方面有哪些不同的做法?如何持續超越同行?
構建鼓勵創新的組織架構
最成功的企業能夠建立創新組織架構和職能,與基本的業務使命保持一致,并為這種使命提供支持。
1.使創新與業務目標一致。它們推進與業務目標相關的創新目標。例如,與業績欠佳的企業相比,業績出眾的企業將創新目標與產品和服務發展目標保持一致的比例要高 84%。它們將創新目標與行業擴展目標保持一致的比例要高61%,在創新過程和實施計劃方面獲得高管支持的可能性要高 30%。
2.尋求開放的創新模式。業績出眾的企業構建強有力的結構來支持開放的創新模式(吸收內部和外部想法,采納開放的創新概念,如眾包)。認為開放的環境有利于高效創新的業績出眾的企業比業績欠佳的企業多24%。業績出眾的企業認為開放的環境有助于更快地培養更出色構想的比例要高10%。業績出眾的企業采用開放式創新流程的比例要比業績欠佳的企業高37%,它們也更有可能在構思過程中采用開放式戰略和方法(見圖1)。
荷蘭涂料和化工巨頭阿克蘇諾貝爾公司利用開放式創新,通過在線門戶網站Open Space尋求合作伙伴并征集創新構想。開放式創新互動造就了許許多多成功案例,比如飲料易拉罐的改進、環保型研究成果、低碳環保型涂料以及自助式修復解決方案Stickerfix。
3.創建專業團隊。業績出眾的企業更有可能創建專門的創新團隊。具體而言,與業績欠佳的企業相比,業績出眾的企業建立并維持特定創新團隊的可能性要高出79%,而且這些團隊成為專門創新部門一部分的可能性要高出24%。
Philips R&D 成立于 1914 年,是全球最大的企業研究機構之一,業務涵蓋科研、創新服務、知識產權和標準、創新園區和醫療保健行業孵化器與設計。Philips R&D 在全球雇用約5000名專業人員,年度預算超過年銷售額的7%。如此規模的創新投資已經為企業帶來了可觀的效益。例如,在德國口腔護理領域的創新領先地位提升了公司在該領域的市場占有率。
打造促進創新的企業文化
要實現成功的創新,關鍵在于營造可以促進創新發展的企業文化和環境,這也是業績出眾的企業所擁有的另一個差異化特征。
1.以創新為中心。業績出眾企業中的業務領導會明確地將創新作為業務活動的重點。與業績欠佳的企業相比,業績出眾的企業為創新提供明確方向和激勵措施的領導者比例高出92%,他們對行業和企業模式創新也持開放態度;而將創新舉措與財務績效結合在一起,要求以創新引領業務價值增長的領導者比例高出27%。
2.鼓勵創新行為。業績出眾的企業通過特定激勵和獎勵措施積極鼓勵員工進行創新的可能性,比業績欠佳的企業高17%。此外,它們鼓勵員工直接參與創新的可能性比業績欠佳的企業要高 31%。重要的是,業績出眾的企業對失敗的包容度更強。業績出眾的企業接受一些創新項目將會失敗的事實的比例,要比業績欠佳的企業高25%。
3.保持創新動力。與業績欠佳的企業相比,業績出眾的企業強調企業文化和經營方式敏捷性的比例要高37%。業績出眾的企業提前掌握不斷變化的客戶態度和期望的可能性要高出 29%。它們在追求創新的過程中,明確而有意識地在利益相關方之間建立信任環境的可能性要高26%。
為了滿足顧客的需求,麥當勞制定了午夜12點到凌晨4點的夜宵菜單,包含晚餐和早餐菜單中的一些食品。這種組合式菜單吸引了千禧一代的興趣,他們中有很多人已習慣隨時享用美味,即使在午夜也是如此。麥當勞繼續開發其他特定市場的創新,例如,麥咖啡為其增加了銷售額、吸引了新顧客,并樹立了有益健康的形象。
設計實現創新的業務流程
最成功的企業能夠發現創新來源并提供資金支持,更傾向于衡量創新項目的有效性來證明所創造的價值。
1.從多種來源形成新的構想。業績出眾的企業更有可能在整個組織范圍內以集思廣益的方式開展構思流程。與業績欠佳的企業相比,業績出眾的企業使用大數據的比例高23%,而使用分析技術確定新的創新機遇的比例高79%。它們使用客戶調研的比例高35%,而開展創新競賽的比例高156%。它們會更頻繁地與員工(高31%)和渠道合作伙伴(高37%)就構想的形成開展互動。
寶馬汽車公司通過開放式創新競賽與客戶互動,開展未來汽車設計。該公司在選擇“寶馬城市駕駛體驗”設計主題時,考慮了大眾的意見和投票結果。寶馬特別提供了消費者互動平臺,為創意流程注入新的洞察,促進更深層次的客戶聯系,以此鼓勵客戶提出新構想。寶馬還鼓勵員工通過全球科研和創新網絡參與創新。
2.為創新提供資金。業績出眾的企業,更有可能采用與其他業務流程相似的規范化方式推動創新。在為創新分配專項資金,并使用業務案例方法做出關于是否進行特定創新的決策方面,它們的可能性要比業績欠佳的企業高 45%。它們也更有可能為創新活動提供充足的資金,以確保創新項目能夠高效運轉(見圖2)。
3.衡量創新成果。業績出眾的企業對創新計劃負責,具有明確的財務目標。業績出眾的企業明確衡量創新計劃成果的比例要高35%。更具體地說,它們衡量創新的投資回報的比例要高48%,評估創新對市場的影響的比例要高47%。通過有條不紊地提高創新支出投資回報的責任制和透明性,業績出眾的企業能夠更好地判斷是否需要持續投資。因此,業績出眾的企業更有可能保持穩定的投資,并且最大限度減少季度或年度預算的變化。
最成功企業的創新經驗
創新組織
借助創新資源產生影響力。創意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大量奇思妙想,可能會超出資金的支持能力。資金和人力資源稀缺會限制創新項目的數量和深入程度。這就需要專注于和整體業務目標最貼近的創新構想。
開放創新流程。建立開放的創新論壇,增加創新計劃的深度和相關性。為員工提供工具以及物理/虛擬環境,鼓勵員工積極參與開放式協作。支持他們與外部參與方積極互動。建立監管制度,確保合規性,保護知識產權。
建立專門的創新團隊。專門的創新團隊可以完成兩方面的重要工作:監管整個創新項目;支持特定創新活動。支持工作包括促成新的想法,開展合作支持,以及在業務案例開發過程中提供幫助。
創新文化
將創新置于企業的核心地位。創新可以為客戶接洽、企業運營等日常業務的所有方面提供支持。但是創新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要讓創新負起職責,發揮重要作用,真正創造價值。企業要培育更具顛覆性的業務模式創新,集中力量避免企業的創新阻力。
營造創新氛圍。當創新成為一種哲學并廣泛應用于企業之后,它就會發揮最大的價值。有了強大的創新文化,員工會自然而然地開展協作,支持新的構想和計劃。要為人們提供創新所需的時間和空間,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激勵措施和公開的表彰制度,從而推動創新行為,消除保守思想。
優先考慮敏捷性,將其視為至關重要的能力。高速度和靈活性是成功創新的標志性特征。企業對創新的追求永不滿足,這就需要持續注入新的想法和計劃。提前掌握客戶愿望的變化,是任何成功創新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
創新流程
建立構思平臺和能力。構想是創新的關鍵思想來源。糟糕的想法會制約價值創造潛力。開放靈活的創意平臺、強大的構思和引導技巧以及堅實的構思評估流程,都可以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從數據和分析而來的洞察是奇思妙想的另一重要來源。
確保創新資金流。穩定的專項資金支持能夠帶來最好的創新效果。為創新建立正式的資金來源,保護創新免受定期預算決策的影響。開展眾籌,或者將節省的成本按特定比例分配給創新活動,可以幫助實現更穩定的資金安排。
采用定量指標評估創新成果。財務指標能夠提供清晰、一致的準則,為創新的資金分配決策提供依據,但這并非“故事的全部”。其他衡量標準,比如市場影響力,可以為資金分配和決策控制提供更多背景信息,從而確保企業的戰略重點關注于保持項目的生命力,而不是收支平衡。
結語
創新型企業的表現遠勝于它們的競爭對手,最成功的創新者能夠以可持續的方式創造新型業務價值。但創新并不是某種魔法,它是系統性的學科,可以被任何企業接受和采用。企業通過采用本報告介紹的這些創新要素,以及更加規范、嚴格的創新方法,可以成為未來創新的佼佼者。
編輯:
王文正 124799875@qq.com
消費者與企業的合作越來越多,在透明、互信的環境中共同創造價值。
業績出眾的企業與眾不同的創新方式主要表現為:構建鼓勵創新的組織架構,打造促進創新的企業文化,設計實現創新的業務流程。
財務指標能夠提供清晰、一致的準則,為創新的資金分配決策提供依據,但這并非“故事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