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瑜,陳 氚
(武漢傳媒學院 湖北 武漢 430205)
好萊塢勵志片兩種保守類型創作元素研究
鄧 瑜,陳 氚
(武漢傳媒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在交叉復雜的類型片中,好萊塢勵志片作為最歡迎的類型片之一,從其概念誕生之初,就一直深受觀眾和專業人士的喜愛。勵志片的劃分來自于其劇情內容的特定導向,往往以戲劇性的劇情展開和上揚的結尾為標志,帶給觀眾心靈撫慰。勵志片中一般帶有勸善和“心靈雞湯”傾向,但因其劇情中自我價值認可的傾向,一旦與當下社會題材結合,就能屢創佳作。與喜劇和劇情片一樣,可謂是類型片中只憑故事情節就能保持不敗的長盛類型。本文將針對勵志片中兩種保守類型——中年勵志片、家庭勵志片的創作主題和元素展開論述。
好萊塢;勵志片;創作;元素
根據觀眾群體不同、內容主題傾向不同,好萊塢勵志片可進一步被分為五個亞類型,即青少年勵志片、中年勵志片、女性勵志片、男性勵志片以及家庭勵志片。其中,根據價值觀導向的不同,可分為激進類型和保守類型。其中,激進類型包括青少年勵志片、女性勵志片和男性勵志片。保守類型則主要包含中年勵志片和家庭勵志片。
由于受眾區別,好萊塢中年勵志片從主題概念、價值觀導向、類型元素上都與激進類型的青少年、男性勵志片有著極大不同。
中年勵志片的主角無論男女,都是遭遇中年危機的中年人,故事一從開始就發生了一件具有沖擊力的事件,使得主角對至今為止的平凡人生產生了疑惑與迷茫。劇情的敘事中心往往以主角脫離或打破了一貫日常生活,進入一種胡作非為的狀況為主。結局往往是主角通過混亂與無法無天,重新認可過去以為無趣的人生,發現日常生活的閃光點,并重新回歸到原本的人生。
如果說青少年勵志片的主題是激進地“尋找自我,重找方向”,那么中年勵志片的主題往往傾向于保守地“自我認可、回歸秩序”。
雖然從主題的升華方面,相較于充滿熱情和生命力的青少年勵志片顯得略微中庸并充滿心靈雞湯意味,但鑒于“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整體社會現狀,中年勵志片更多傾向于在“珍惜當下擁有的一切”方面撫慰人心,尋求對日常生活一切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的普適價值的肯定,幫助觀眾發現自己生活的美好一面,重新評估自我,并以此引導觀眾認可自我的選擇,以此來撫慰遭遇中年危機的觀眾們自我質疑又不安的內心。
此類勵志片,往往與家庭倫理、喜劇、體育片做混搭,因主角性別的不同,又會與女性勵志片或男性勵志片有所交叉。
該類型來源傳統的家庭核心觀念,一般以一個關系四分五裂、對彼此漠不關心,甚至互相憎恨或同時陷入外部危機的家庭為主角。故事的主要場景和主要人物關系構建都在家庭、親緣中。往往劇情的高潮部分以家庭成員放下對彼此的怨恨或聯手對抗外部敵人為主。升華部分則以家庭的愛戰勝外敵,家庭成員重新感受到彼此的牽絆,心靈回歸家庭為主。
由親緣關系來維系的家庭、家族歷來是人類社會的主要構成基礎,家庭的和諧對整體社會氛圍和價值觀導向的影響巨大。家庭勵志片從整體氣質上和主題表達上與中年勵志片比較相近,鼓勵觀眾發現身邊的親情價值和家人的重要性,鼓勵人們回歸家庭。如影片《陽關小美女》和《陽光清洗》表現的那樣,只有當互相不和的家人聯手時,困難才能得到解決。
不少家庭勵志片中圍繞父子、父女關系展開,往往會有一位男性家長作為主導,這位男性的崛起往往和周圍人的關系變化相關,而這種崛起又往往會引導整個家庭的變化。家庭勵志片經常以此來認可男性或父權在家庭生活中的主導地位。如《伴我高飛》《當幸福來敲門》《鐵甲鋼拳》《超人總動員》等影片,父親與孩子的關系變化成為了父親崛起的關鍵。
該類型慣常以“親情至上”為主題,一般發生在家庭場景中,與喜劇、家庭倫理劇進行混搭,節奏較為輕快,價值觀相對比較保守,內容比較溫馨,都以回歸親情懷抱或者家人之間重歸于好來結束故事。
第二作者:陳氚,女,講師,武漢紡織大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影視制作。
J905
A
1007-0125(2016)12-0112-01
鄧瑜,女,講師,北京電影學院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電影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