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歐亞學院 趙秀英
西安市國際服務外包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效應分析①
西安歐亞學院 趙秀英
全球產業轉移推動了中國服務外包的發展,而有效利用國際服務外包促進區域中心城市產業結構升級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本文分析了國際服務外包促進區域中心城市產業結構升級的內在機理,并運用西安市2001年~2015年的數據,實證檢驗了西安市產業結構水平與技術外溢、就業和資本積累三個中介變量的關系。結果表明,西安市產業結構水平與三個中介變量間存在協整關系,且技術外溢效應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較為顯著。
產業結構升級 國際服務外包 技術外溢
作為我國首批認定的“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和“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西安市,將服務外包行業作為現代服務業重要的支柱產業。2015年,西安實現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4.93億美元,同比增長29.85%;執行金額8.27億美元,同比增長12.34%,被評定為“中國服務外包中西部最具競爭力城市”,形成了西安高新區軟件園、經開區服務外包產業園等八大服務外包產業集聚區。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有利于區域漸進式產業結構升級模式的發展,從而促進區域產業的整體升級(楊繼軍、張如慶等,2008)。因此,探討國際服務外包產業促進區域中心城市產業結構升級的內在機理,檢驗西安市國際服務外包對區域產業結構升級的效應,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國內外關于國際服務外包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效應研究主要分為兩類。一類從國家層面分析國際服務外包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機理及效應,認為國際服務外包促進國家產業結構升級和調整的同時,也會造成負面影響。原小能(2008,2012)認為國際服務外包是全球產品內分工的結果,服務外包僅能促進產品功能、工藝流程、技術等方面的升級,而不能促進整個產業價值鏈升級。史云霞(2009)認為,服務外包通過產值、技術進步、就業等方面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升級,但也可能對產業結構升級產生消極影響。另一類從單一影響因素出發,研究了國際服務外包對產業結構升級的效應。樊秀峰、寇曉晶(2013)分析了國際服務外包對制造業產生技術溢出的內在機理,實證檢驗結果表明國際服務外包對不同要素密集制造業的技術溢出效應不同。任志成、張二震(2008)認為,國際服務外包對承接國的就業效應可以通過促進就業和提升勞動力技能實現。
綜上所述,很多學者肯定了國際服務外包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但是從城市層面進行國際服務外包效應實證檢驗的研究較少。本文擬運用2001年~2015年數據,實證檢驗國際服務外包促進西安市產業結構升級的總體效應,以期為我國區域中心城市國際服務外包的發展提供對策借鑒。
國際服務外包是指企業通過簽訂外部合同的方式將產品所需的中間投入服務交給國外的某個或數個獨立企業完成。國際服務外包業務過程中,為了保障產品和服務質量,跨國公司作為發包商通常會在技術標準、資金和人力等方面給予接包商支持。接包商企業能夠通過發包商示范效應、關聯效應和競爭效應、人力資本流動等途徑獲得國際服務外包的技術溢出效應(李元旭、譚云清,2010)。國際服務外包業務大部分屬于人力資源密集型產業,具有較強的就業吸納能力,能夠有效地刺激接包國的人力資源質量和就業水平的提高,從而促進區域產業結構升級。資本是影響產業結構變動的直接生產要素。服務外包在為承接國吸引大量的國際直接投資以外,也能夠引導本國資本投向服務業,促進承接國服務業的資本積累,從而促進接包國的產業結構升級和優化。
綜上所述,本文假設:國際服務外包通過技術外溢、就業和資本積累三個中介變量促進區域中心城市產業結構升級。本文通過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變形公式來表示國際服務外包和區域中心城市產業結構升級的關系。方程如下:

其中,Ht代表t時期區域中心城市產業結構水平,用產業結構水平系數表示;Ot,Et,Ft分別表示t時期區域中心城市技術溢出、就業和資本三個因素,c1,c2,c3則分別表示三個變量的彈性系數。為了消除異方差性,對各個變量進行自然對數處理。
在計算區域中心城市整體產業結構水平時,參考周昌林和魏建良(2007)、黃秀英(2009)的區域產業結構水平測度方法,本文總體產業結構水平指標公式調整如下:

其中,ki表示第i個產業部門產值占總產值的比例,hi表示第i個產業部門的產業水平。由于我國統計體系不完善,很難找到單個部門的生產數據。因此,本文用三次產業的勞動生產率表示各自的產業結構水平。pi表示第i個產業部門的產值,li表示第i個產業部的就業人員數,把勞動生產率修正為。
國際服務外包的技術溢出效應主要用服務外包行業勞動生產率來衡量,即西安市服務外包出口金額與年末國際服務外包行業從業人數之比,并進行了開根號處理。由于西安市服務外包出口金額和年末國際服務外包從業人數的整體數據難以獲得,本文使用西安高新技術開發區軟件園相關數據。西安軟件園聚集了西安85%以上的軟件與信息服務企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國際服務外包的就業效應用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從業人數來衡量;國際對外直接投資(FDI)的分行業統計數據缺乏,資本積累效應用國際直接投資額來衡量。本文選取2001年~2015年時間序列,數據主要來源于《西安統計年鑒》(2002年~2016年)、西安市商務局網站統計數據、西安軟件園2012年宣傳推廣手冊整理。西安市服務外包出口金額和國際直接投資數據均利用當年人民幣兌美元的平均匯率換算為本國貨幣值。

表1 殘差平穩性檢驗結果

表2 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結果
4.1ADF檢驗
本文對各個變量的實踐序列進行了對數處理,使用ADF檢驗方法進行平穩性檢驗,采用SIC準則確定滯后期。經檢驗,各個原始序列單位根檢驗值都大于顯著性水平的臨界值,均不平穩。各變量經過一階差分處理后,在5%顯著性水平下都可以拒絕原假設,均為平穩序列。因此,LNH、LNO、LNE、LNF均為一階單整序列。
4.2協整分析
通過對各解釋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可知,各解釋變量均為一階單整,滿足協整檢驗的前提條件。在檢驗各個變量間的協整關系時,本文采用了EG兩步檢驗法。通過OLS得到變量間的協整方程:
lnHt=0.6708+ 0.1445lnOt+0.0383lnEt+0.0955lnFt(23.4625) (11.3993) (2.4209) (2.8026)
R2=0.9935 F=3163.408
從估計結果看,回歸方程擬合度達到99.35%;T統計量和F統計量均顯著通過了檢驗。為了防止出現“偽回歸”現象,本文對回歸模型的殘差序列(假設為ε)進行ADF單位根檢驗。檢驗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殘差序列ε為平穩序列。通過協整分析證明西安市產業結構水平與國際服務外包行業生產效率、軟件與信息服務行業從業人數和國際直接投資額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在三個中介效應變量中,技術外溢效應的影響最為顯著,國際服務外包生產率每提高1%會使得產業結構水平增加0.1445%;就業效應的影響較小,說明行業就業數量的增加不足影響產業結構水平;國際服務外包的資本積累效應對產業結構的影響相對較小。
4.3格蘭杰因果檢驗
Granger因果檢驗要求序列必須具有平穩性。通過前述ADF檢驗可知,各時間序列的一階差分序列具有平穩性。因此,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檢驗來確定因變量與各自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本文根據SIC準則確定最優滯后階數為3(見表2)。
檢驗結果表明,西安市國際服務外包行業生產效率、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行業從業人數和國際直接投資是西安市產業結構水平變動的格蘭杰原因。該結論與理論分析和實踐結果較為符合。
綜上所述,西安市產業結構水平與國際服務外包生產率、軟件與信息行業從業人數和國際直接投資之間存在單向且統計顯著的因果關系。在三個中介效應中,技術外溢效應的促進作用更加顯著。基于以上結論,并結合西安市國際服務外包行業的發展現狀,本文認為:在跨國公司主導的國際服務外包價值鏈中,我國本土的國際服務外包企業仍然處于高新技術產業的勞動密集型環節。因此,企業必須提升自身的技術吸收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構建企業核心優勢。
[1] 樊秀峰,寇曉晶.國際服務外包對我國制造業縱向技術溢出效應[J].國際經貿探索,2013(05).
[2] 郎永峰,任志成.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技術溢出效應研究——基于服務外包基地城市軟件行業的實證分析[J].國際商務研究,2011(05).
[3] 周昌林,魏建良.產業結構水平測度模型與實證分析——以上海、深圳、寧波為例[J].上海經濟研究,2007(06).
F719
A
2096-0298(2016)11(b)-132-02
①西安社科課題(14E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