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安全性及關鍵技術研究綜述

2016-12-20 07:25:00楊澤艷周建平王富強吳毅瑾孫永娟
水力發電 2016年9期
關鍵詞:變形工程研究

楊澤艷,周建平,王富強,吳毅瑾,孫永娟

(1.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北京100120;2.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100048)

?

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安全性及關鍵技術研究綜述

楊澤艷1,周建平2,王富強1,吳毅瑾1,孫永娟1

(1.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北京100120;2.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100048)

依托古水、茨哈峽、馬吉、如美等壩高250~300 m級、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的水電站工程,對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安全評價方法、壩體設計與安全標準和工程措施、堆石料工程特性及本構關系、變形特性及滲透穩定性、抗震安全性及措施方案、安全監測等關鍵技術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結果表明,按照特等工程、特級建筑物設計安全標準,建設超高面板堆石壩是安全可靠、風險可控的。研究提出的相應設計安全標準和安全控制指標可供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建設借鑒。

300 m級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安全評價;壩體設計;變形特性;抗震措施;安全監測

1 研究背景

由于河流梯級水電開發及水資源合理配置的需要,未來我國西部還將建設一批調節性能好的高壩大庫工程[1]。有些壩址適宜建設高堆石壩的水電站,但考慮到土心墻堆石壩方案填筑量大、防滲土料占用耕地多、環境影響大,有的工程壩區附近甚至沒有可利用的防滲土料,從而會抬高水電站建設成本,電價競爭性降低,投資效益變差,故工程建設各方迫切希望在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筑壩技術上有所突破。

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因其適應性、安全性和經濟性良好而得到廣泛應用。但由于近年建設的幾座2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在取得成功及寶貴經驗的同時,部分工程出現壩體變形比預計的偏大、面板出現擠壓破損、壩體滲漏量較大等問題,業內一些專家對能否安全建成250 m級或更高面板堆石壩表示擔憂和質疑。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正面臨從200 m級壩高向300 m級壩高發展的技術挑戰。

2006年,啟動了《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適應性及對策措施研究》工作,并于2011年結束。適應性及對策研究雖然取得了“在適當條件下,采取適當的工程技術措施后,建設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是可行的”結論意見[2],但由于受時間和經費等限制,適應性課題僅以分析研究為主,未開展大量試驗研究,也沒有回答安全性問題。從2012年開始,依托古水、茨哈峽、馬吉、如美等壩高250~300 m級、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的水電站工程,開展高面板堆石壩安全建設關鍵技術研究。希望通過研究,提出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安全性評價方法及指標,解答建設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的安全可靠性關鍵技術問題,明確4個依托工程安全設計要求及應采取的關鍵技術,為大江大河上游、高山峽谷地區、交通運輸不便、經濟不發達地區選定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建設提供技術支撐。研究成果可在古水、茨哈峽、馬吉和如美等水電站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壩型選擇上應用,并可在其他水電站工程上應用。

該課題的研究存在如下技術難題:

(1)堆石體本構規律等基礎理論存在局限性。筑壩堆石料具有明顯的復雜性、不均勻性和多相耦合性,本構規律極其復雜。國內外學者提出的堆石體本構模型很多,目前用得多的還是鄧肯E-B模型、沈珠江雙屈服面模型或清華K-G模型。本構模型缺陷已嚴重制約超高壩應力變形預測的準確性。因此,通過研究提出廣泛認可、適用超高壩特點并且實用的本構模型是主要技術難題之一。

表1 課題依托工程特性

序號壩名地點河流設計階段壩高/m壩長/m泄洪量/m3·s-1正常蓄水位/m庫容/億m3裝機容量/MW地震設防烈度1古水云南德欽瀾滄江可研243430130022651818008度/0286g2茨哈峽青海興海黃河可研2575700911029804120008度0226g3馬吉云南福貢怒江可研2708001410015704742008度/0227g4如美西藏芒康瀾滄江可研3158001340029003730008度/032g

(2)試驗檢測手段受限。三軸試驗中堆石料“縮尺效應”明顯,堆石料長期變形性態、超高圍壓下顆粒破碎很難通過試驗手段準確檢測。堆石料試驗參數的檢測手段有限,導致無法準確描述堆石料的力學特性的變化,也是其主要技術難題之一。

(3)大壩填筑模擬及應力變形計算手段有限。除受堆石料本構模型、材料參數等的影響外,大壩靜動力應力變形預測精度還取決于計算方法、網格的精細程度、邊界條件的簡化、壩體填筑、擋水、滲流等加載卸載的模擬方式等,是亟需突破的瓶頸之一。

(4)壩體內部變形安全監測儀器失效率高。由于線路或設備結構超長、施工質量及維護等影響,超高面板堆石壩出現了安全監測儀器失效和耐久性差等特點,嚴重影響對大壩性態的監測和評價。

2 研究主要內容

2.1 依托工程

本課題依托工程與適應性及對策研究一樣,主要為正處于可行性研究階段的古水、茨哈峽、馬吉和如美等4個工程,主要工程特性參數見表1。這些工程地震設防烈度均較高,壩址都位于交通不便、深山峽谷、經濟不發達的邊遠地區。

2.2 主要內容

本課題研究除包括深化筑壩材料、壩體應力變形及滲透穩定等內容外,增加了抗震安全性和安全監測關鍵技術等,不再針對面板混凝土特性和防裂抗裂技術、大壩施工技術等開展研究。課題共分解為6個專題若干個子題[3- 9]。

(1)專題1。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安全性評價方法研究。主要對國內外面板堆石壩技術進展進行回顧,說明目前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分析典型高面板堆石壩存在的問題,提出面板堆石壩安全性評價方法,開展風險分析及調控研究。

(2)專題2。設計與安全標準和工程措施研究。在總結2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工程經驗的基礎上,針對300 m級高壩的特點開展依托工程面板堆石壩結構設計,提出改進措施,量化設計控制指標及控制標準,明確工程措施。

(3)專題3。堆石料工程特性及本構關系研究。深化壩料工程特性試驗研究,通過多途徑研究提出考慮縮尺效應、顆粒破碎影響后統一的計算模型參數。包括:依托工程堆石料現場爆破碾壓試驗研究、堆石料室內三軸剪切試驗研究、堆石料數值剪切試驗研究、堆石料工程特性及計算模型參數研究等。

(4)專題4。變形特性及滲透穩定性研究。采用經2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反演分析及并經進一步修正后的計算模型、方法和統一的壩料參數,開展壩體變形及接縫位移等常規及精細化計算分析,或必要的模型試驗,量化變形預測參數,以及開展堆石體高水頭滲透穩定安全性研究。

(5)專題5。抗震安全性及措施方案研究。總結面板堆石壩抗震特性,進行壩料動力特性試驗和計算及動力反應控制標準和工程措施研究,充實面板堆石壩抗震安全性。

(6)專題6。安全監測關鍵技術研究。總結2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安全監測技術現狀,分析存在問題,研發適應300 m級面板堆石壩較大變形的新型壩體變形監測技術。

3 主要研究成果

3.1 高面板堆石壩安全性評價[3,4]

(1)通過對高面板堆石壩技術進展的回顧和調研分析可知,200 m級面板堆石壩筑壩技術是成功和可靠的,其壩體布置、壩體分區及筑壩材料、防滲結構、壩基處理、導流度汛與填筑分期、堆石填筑和面板混凝土澆筑、試驗研究與計算分析、安全監測等實踐成果及經驗,可以在300 m級高面板壩的建設中參考和借鑒。

(2)高面板壩堆石壩安全性評價需從整體安全、穩定安全、結構安全等3個層次進行評價。整體安全為第一層次,主要包括洪水設計和抗震設計標準、壩頂超高等方面;穩定安全為第二層次,主要包括變形穩定、滲透穩定和抗滑穩定,核心是變形穩定;結構安全為第三層次,主要包括對筑壩材料和壩體結構的相關要求。

(3)研究表明,高面板堆石壩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不利地形、地質條件,壩頂漫流,蓄水后壩體變形過大,面板結構性裂縫和擠壓破壞,壩體和壩基滲漏及滲流破壞,地震引起的面板破壞、止水失效,計算和分析理論不足等。壩坡安全系數和可靠度都呈現隨壩高增加而降低的趨勢,對250 m級以上的面板堆石壩需要適當放緩壩坡,增加壩坡穩定的可靠度。

(4)正常工況壩坡抗滑穩定目標可靠指標取4.45~4.7,對應壩坡抗滑穩定最小安全系數可按1.6和1.7控制。變形可靠指標在竣工期和蓄水期分別為2.22和2.02,蓄水期面板撓度可靠度指標為1.766,大于歐洲結構設計規范Eurocode 0的指標1.5。壩體滲透穩定可靠度指標為9.91,說明大壩滲透穩定具有足夠的安全裕度。

3.2 設計與安全標準和工程措施[3,5]

(1)根據各依托工程特點,開展了面板壩壩體布置、材料設計、壩料分區、防滲結構、基礎處理等方面的設計研究;在筑壩料選擇、壩體斷面設計、材料分區及設計指標、面板結構設計等方面均提出了比200 m級面板堆石壩更高的要求,計算結果表明,壩體抗滑穩定、滲流、應力變形均在已有經驗范圍內。

(2)歸納總結提出適用于300 m級面板堆石壩的安全控制原則及標準。安全控制原則包括樞紐整體安全、滲流控制安全、變形控制安全和抗滑穩定安全,安全量化控制指標包括防洪標準、抗震設計標準、壩頂安全超高、大壩滲流控制指標、壩體變形控制指標、面板變形及應力控制指標、接縫變形安全控制指標、抗滑穩定控制指標等。

(3)工程措施包括上限設計標準、適當超高的樞紐整體性安全措施,壩料、接縫滲流控制措施,壩體整體和不均勻變形控制措施,較大的壩頂寬度、上部壩高放緩壩坡、壩內加筋、加強護坡措施、提高壩體壓實密度等抗震措施。

3.3 堆石料工程特性及本構關系[3,6]

(1)針對4座依托工程筑壩材料的強度及應力應變特性、密度及縮尺效應對筑壩材料強度的影響、顆粒破碎特性、復雜應力路徑的影響、堆石料的流變特性,開展了大量室內三軸試驗。試驗結果表明,砂礫石料的K值高于塊石料;隨著孔隙率的減小,模型參數提高對抑制壩體變形影響顯著;小于5 mm的顆粒含量越少,破碎率越高,在高圍壓條件,顆粒粒徑越大,顆粒破碎越明顯。

(2)堆石料的顆粒破碎存在兩種與尺寸有關的細觀機制:一是大顆粒易于破碎,導致大試件材料參數低于小試件;二是大顆粒的咬合作用強于小顆粒,導致大試件材料參數高于小試件。兩種機制之間的綜合作用決定了縮尺效應。從實際安全監測數據看,表現為高壩的實際變形值大于計算預測值,大壩堆石的實際變形參數低于室內三軸試驗值。

(3)通過室內大型試驗、現場試驗和數值計算模擬等3種方法相互補充和驗證,結果表明,高圍壓條件下顆粒破碎是導致縮尺效應的主要原因之一,隨堆石料最大粒徑的增大,初始摩擦角φ0稍有增加,摩擦角衰減值Δφ明顯增加,試驗最大圍壓越大,縮尺效應越明顯,隨最大粒徑的增加,體積變形模量明顯減小,楊氏模量系數變化相對較小。應力路徑對堆石料強度影響不大,堆石料的流變量和流變趨穩時間均有所增加。

(4)通過茨哈峽筑壩料現場碾壓試驗,并參考已有2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實踐經驗,研究提出了300 m級高面板壩壩料碾壓參數及施工控制標準。堆石料孔隙率按17%~19%控制為宜;砂礫石料相對密度控制標準應大于0.90,按照0.92~0.95控制為宜。現場原級配試驗的最大、最小干密度均大于室內試驗值,計算得到的相對密度均小于1,不會出現室內試驗計算得到相對密度大于的不合理現象。

3.4 變形特性及滲透穩定性[3,7]

(1)通過研究開發并驗證了適應于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應力變形分析的數值計算模型和計算方法,相比200 m級面板壩的計算分析程序主要有如下改進:反映堆石顆粒破碎特性的堆石本構模型;堆石材料的流變特性及相應的數值分析模型;堆石材料特性的時效變化規律及其相應的數值模擬方法;堆石與混凝土材料的非線性接觸特性及相關模擬方法;精細化建模及大規模數值計算的并行計算方法。

(2)通過典型高面板堆石壩的數值計算分析表明,當混凝土面板壩壩高達到300 m量級時,壩體和面板的總體應力變形規律與200 m級壩高的混凝土面板壩基本相當,但堆石體的位移和混凝土面板的應力均有較為明顯的增大。研究揭示了高混凝土面板壩面板擠壓破損機理。

(3)根據對4座依托工程的應力變形計算分析成果,大壩應力變形分布規律合理,符合高面板堆石壩的一般規律。對于古水和茨哈峽壩,在采取一定的變形控制措施后,壩體變形可以控制到與2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大致相當的水平;對于馬吉和如美壩,由于壩高相對較高,蓄水后面板局部應力偏大,可通過平順兩岸趾板地形、設置縫間柔性材料等措施解決。

(4)通過滲透變形試驗研究,驗證了古水和茨哈峽工程的墊層區與過渡區的反濾關系。墊層料承受滲透梯度200時未發生滲透破壞。滲流分析成果表明,不考慮面板防滲作用,當墊層料滲透系數達到10-4cm/s量級時,墊層料在過渡料的保護下不會發生滲透破壞,但下游堆石料的滲流出口需要適當采取措施做好滲流出口保護。

3.5 抗震安全性及措施方案[3,8]

(1)改進和發展了筑壩堆石料的廣義塑性本構模型、真非線性模型、循環本構模型和三維彈塑性接觸面本構模型;提出了高面板壩波動分析方法和波函數組合法的非一致地震輸入、面板塑性損傷分析、非線性庫水與大壩耦合及涌浪的精細化分析方法。

(2)通過MPI并行計算、GPU加速技術、多任務、內存優化、高效求解算法等先進技術,集成了上述理論與方法,發展、完善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大規模三維靜動力分析軟件。

(3)建立了基于穩定分析、變形分析、面板防滲體系的高面板壩抗震安全性評價方法、評價標準以及極限抗震能力分析方法;結合古水工程,論證了壩頂下游壩坡加鋼筋網、面板上部設置永久性水平縫、面板中部壓性豎縫內間隔填充復合橡膠板等抗震工程措施的有效性。

3.6 安全監測關鍵技術[3,9]

(1)通過對天生橋一級、洪家渡、三板溪、水布埡和糯扎渡等5個典型大壩的監測儀器設備及運行情況進行調查發現,現有監測儀器和設備已不能完全適應300 m高面板堆石壩建設要求。研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300 m級面板堆石壩內部變形監測、表面變形監測、實時動態監測等技術的改進方向和新型儀器設備研發方向。

(2)針對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的監測關鍵技術,研發了管道機器人、柔性測斜儀、1 000 m級超長管路沉降儀、土石壩監測廊道等內部變形監測儀器和監測技術,實驗表明,精度滿足高土石壩監測要求。同時深入研究了SAR數據的特征以及各類SAR數據的特性,建立了相應的處理流程,形成了高分辨率雷達衛星數據InSAR與D-InSAR處理技術,實驗結果表明精度在2 cm以內,可滿足高面板堆石壩外部變形監測要求。

(3)在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監測實時動態智能反饋與預測系統方面,設計了神經網絡模型的建立方法和演化算法,提出了實用的預警預報理論和方法、高面板堆石壩的安全指標體系和應急預案原則,提出了基于物聯網的高土石壩智能反饋與預測平臺系統的開發方案,概述了各模塊的具體功能、數據和展示要求。

4 主要結論及建議

4.1 主要結論

(1)國內外2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工程建設積累了較豐富經驗,工程實踐和大量科學研究更加深化了對高面板堆石壩的工程特性和運行狀態的認識,查明了高面板堆石壩變形較大、面板擠壓破損和滲漏量過大的形成機理和原因。2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建設總體上是成功的,技術是可靠的,這為更高面板堆石壩建設奠定了必要基礎。

(2)高面板堆石壩工程安全評價體系涉及防洪安全、抗震安全和大壩穩定安全性。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壩的安全評價涉及大壩抗滑穩定、變形穩定和滲流穩定。鑒于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的特殊重要性,研究提出了更高的安全目標(可靠性指標),建立健全了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安全評價方法和安全標準。

(3)通過大量案例研究,系統甄別了堆石壩樞紐工程及大壩的主要風險因素,分析評價可能造成的危害,研究提出了改進工程布置、設計和計算,施工管理和運行維護等的工程技術和風險防范措施。研究表明,嚴格按標準進行設計、建設和運行管理,更高面板堆石壩的安全性是能夠得到保障的。

(4)綜合開展了堆石料室內三軸試驗、現場碾壓和數值剪切試驗,較系統地研究了“縮尺效應”及堆石材料的強度和應力應變關系,初步揭示了堆石體高圍壓情況下,式樣尺寸、顆粒形狀、顆粒破碎、流變以及復雜應力路徑等因素對本構關系和力學參數的影響,結合大壩變形反演分析,提出了修正高壩堆石料本構模型和計算參數的意見和建議。

(5)結合古水、茨哈峽、馬吉、如美等依托工程的條件,研究提出了改進后的堆石料靜動力本構模型及其設計計算參數,發展了三維靜動力分析軟件。通過依托工程大壩數值模擬計算和參數敏感性分析,揭示了高壩應力應變分布規律,應力水平和不協調變形問題,提出了保障工程安全的對策措施,論證了抗震工程措施的有效性。

(6)為滿足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內部變形監測的需要,研究提出了管道機器人、柔性測斜儀等內部變形監測的設計思想和技術路徑;研究了合成孔徑雷達技術(SAR)在大壩變形監測方面的應用前景和技術改進方向。提出了1 000 m級超長管路系統和壩內廊道系統的設計方案。

綜上所述,按照特等工程、特級建筑物設計安全標準,建設超高面板堆石壩是安全可靠的、風險可控的。研究提出的相應設計安全標準和安全控制指標可供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建設借鑒。未來還需要結合各個工程的具體條件,進一步深入研究筑壩材料特性、壩體結構和壩料分區,預測大壩應力應變規律,細化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措施。

4.2 建 議

由于受現場條件的限制,本課題研究中僅對茨哈峽水電站筑壩材料進行了堆石料現場爆破和碾壓試驗。對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壩而言,還需進一步深入地開展研究工作。

(1)針對壩型選定的面板堆石壩工程,應考慮縮尺效應和顆粒破碎影響,開展具體壩料工程力學特性研究,取得計算分析參數。

(2)繼續開展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大規模精細化數值仿真計算方法的研究,綜合面板混凝土損傷模型、面板與堆石體非線性接觸模型以及堆石體真實本構模型等,模擬施工、蓄水和地震作用等,精確預測大壩應力變形的變化。

(3)跟蹤、總結大茅坡面板堆石壩管道機器人及羊曲面板堆石壩壩內監測廊道的應用情況,為下一步在300 m級高土石壩中的推廣應用積累經驗。

5 結 語

針對300 m級面板堆石壩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創新點如下:

(1)綜合采用現場碾壓、室內三軸、數值剪切等多途徑,首次揭示了高圍壓、復雜應力路徑條件下堆石顆粒破碎規律、“縮尺效應”影響物理機制及規律,提出了反映堆石顆粒破碎特性的本構模型以及考慮縮尺效應影響的模型參數變化規律。

(2)采用模型壩計算和參數敏感性分析方法,揭示了壩高從200 m級到300 m級壩體、面板應力及變形的差異,壩體最大沉降量與壩高的關系介于線性與平方關系之間,量化了中硬巖堆石料級配、孔隙率等關鍵因素對大壩變形的影響。

(3)通過大規模精細化數值分析,首次揭示了高壩面板擠壓破損機理。造成面板擠壓破損的宏觀原因是過大的堆石體變形,細觀原因是面板縱縫處的接觸擠壓效應。接觸擠壓效應包括轉動擠壓和位移擠壓兩個方面的作用。

(4)開發了狀態相關的廣義塑性模型,集成了人工邊界和等效波動方法,對高面板堆石壩進行了強震作用下的動力分析,論證了高面板堆石壩順坡向瞬時動拉應力區集中在0.5~0.9H(H為壩高)和0.2L(L為壩軸向長度)范圍內,提出了局部鋼纖維混凝土面板的抗震措施。

(5)集成研發了300 m級面板堆石壩關鍵監測技術。通過構建內外部相結合的監測體系,首次提出了大壩內部設置廊道布置儀器的監測新方法,研發了管道監測機器人、柔性測斜儀、1 000 m級超長管線沉降及水平位移計等新型監測儀器。

目前,研究成果已在古水、茨哈峽、馬吉、如美、拉哇和大石峽等水電站壩型選擇和工程設計中應用,其中古水、茨哈峽、拉哇和大石峽等工程已確定面板堆石壩為選定壩型。

[1]楊澤艷, 周建平, 蔣國澄, 等. 中國混凝土面板堆石壩的發展[J]. 水力發電, 2011, 37(2): 18- 23.

[2]楊澤艷, 周建平, 蘇麗群, 等. 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適應性及對策研究綜述[J]. 水力發電, 2011, 38(6): 1- 5.

[3]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 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 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 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公司, 云南華電怒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 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安全性及關鍵技術研究[R]. 北京: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 2016.

[4]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等. 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安全性評價方法研究成果報告[R]. 貴陽: 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5.

[5]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國電建集團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等. 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設計與安全標準和工程措施研究成果報告[R]. 貴陽: 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5.

[6]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等. 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堆石料工程特性及本構關系研究成果報告[R]. 西安: 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5.

[7]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等. 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變形特性及工程措施研究成果報告[R]. 北京: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2015.

[8]大連理工大學, 等. 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抗震安全性及工程措施研究成果報告[R]. 大連: 大連理工大學, 2015.

[9]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等. 300 m級高面板堆石壩安全監測關鍵技術研究成果報告[R]. 昆明: 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5.

(責任編輯 焦雪梅)

Research Summary on Safety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300 m-Level Face Rockfill Dam

YANG Zeyan1, ZHOU Jianping2, WANG Fuqiang1, WU Yijin1, SUN Yongjuan1

(1. China Renewable Energy Engineering Institute, Beijing 100120, China; 2. Power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of China, Ltd., Beijing 100048, China)

For constructing Gushui, Cihaxia, Maji and Rumei hydropower stations which are currently in feasibility study stage and will construct a 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 with height about 250-300 m respectively, the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s, dam design, safety standards and engineering measures, rockfill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itutive relation,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eepage stability, aseismic safety and measures, and safety monitoring of 300 m-level face rockfill dam are systematically researched, and a series of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show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ultra-high face rockfill dam is safe and reliable when design the dam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of special-class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e. The proposed design safety standards and safety control indicators can be referenc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

300 m-level high 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 safety evaluation; dam design; deformation property; aseismic measure; safety monitoring

2016- 08- 01

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科技項目(GW-KJ-2012-16),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公司、云南華電怒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共同組織研究

楊澤艷(1962—),男,湖北老河口人,教授級高工,一級注冊結構師,副總工程師,主要從事水電工程設計、咨詢及管理工作.

TV641.43

A

0559- 9342(2016)09- 0041- 05

猜你喜歡
變形工程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談詩的變形
中華詩詞(2020年1期)2020-09-21 09:24:52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我”的變形計
例談拼圖與整式變形
會變形的餅
子午工程
太空探索(2016年6期)2016-07-10 12:09:06
工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免费小视频| 69av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成人综合网址| 成人午夜网址|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看av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精品国产香蕉在线播出| 国内精品视频区在线2021|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国产精品女主播|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欧美啪啪精品| 成人国产免费| 日韩午夜片|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五月六月伊人狠狠丁香网| 国产久操视频| 免费在线色|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国产综合网站| 在线播放91|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成人看片欧美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国产一级|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91福利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国产精品女主播| 日韩午夜伦|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天堂亚洲网|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日韩午夜片| 国产精品99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盗摄精品| 男女精品视频|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奇米影视狠狠精品7777| 国产精品2|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亚洲三级影院|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毛片| 91av国产在线| 伊人蕉久影院| 国产成人你懂的在线观看|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彩视频|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 成人久久18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 91|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欧美a在线看|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国产91色在线| 天堂成人在线|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九| 四虎AV麻豆|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