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聞

內容包羅萬象
關于《山海經》書名的含義,有學者認為:在先秦古漢語中,陸地隆起高聳的地貌叫“山”,人和物的聚集眾而廣叫“?!保瑒澐稚较怠^域叫“經”。“山、海、經”的原意是:“山、水、人、物和區域的劃分?!?/p>
還有學者說:《山海經》顧名思義,它是以山為經、以海為緯來記述上古社會的。書中的“山海”觀念囊括了名山棋布的海內華夏和四海之外的廣大世界,含有天下和全世界的意義。“經”是經歷、經過的意思,有別于儒家的經典之義。綜合而言,《山海經》就是上古先民對自己經行世界的一次記述。無論哪種解釋,都強調了這部書所記載的內容包羅廣泛,而且反映的是當時人們的一種生活狀況。
事實確實如此。今天通行本的《山海經》共18卷,包括《山經》、《海經》兩部分。從卷一到卷五是為《山經》,它以四方山川為綱,依南、西、北、東、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節,節與節之間又用有關聯的語句相承接。從卷六到卷十八是為《海經》,《海經》又包括《海外經》四卷,主要記載海外各國的奇異風貌;《海內經》四卷,主要記載海內的神奇事物《大荒經》四卷,主要記載與黃帝、女媧和大禹等有關的許多神話傳說。最后一卷則是對《山海經》地理狀況的總結。
據統計,《山海經》記載了100余個國家、近3000個地名、447座山、300余條水道、加204個神話人物、300多種奇獸、400多種植物、100余種金屬和礦物。至于散布于全書中的神話傳說,更是俯拾皆是。
成書年代眾說紛紜
我們今天看到的《山海經》并非最初的原貌,而是西漢末年劉向、劉歆父子帶領一批校書大臣校訂而成。原始的《山海經》有32篇,經過整理而成為今本的18篇。
那么,原本32篇的《山海經》成書于什么年代?對于這個問題,歷來眾說紛紜。概括起來大致有三種觀點:
第一種說是大禹及其屬臣伯益所作,撰著時間當為上古的虞夏之際。西漢的劉歆、東漢的王充都持這種說法??梢钥隙ǖ氖牵渡胶=洝分写罅康纳裨捁适麓_實源自上古的口耳相傳,但說全書皆為虞夏之物,顯然證據不足。
第二種說是出于眾手,作于戰國,成于西漢。宋代朱熹在《楚辭辨證》中首先提出,中國古代神話集中于《楚辭》的《天問》篇中,《山海經》是根據《天問》而作。后來學者袁珂明確指出:“以今考之,實非出一時一人之手,當為戰國至漢初時楚人所作?!?/p>
最后一種意見以歷史學家蒙文通為代表,他根據《山海經》中地名、物名、神怪圖像以及稱“書”為“經”“藏”等的說法,推斷此書很可能是從印度至中國各地的記錄。而這一記錄者是戰國時期墨子的學生,印度人隨巢子。這是一種有新意的見解,但仍有待充分的證據。
雖然《山海經》的成書年代還沒有定論,但經劉向父子整理后,便受到廣泛重視,研究者層出不窮。國外學者對《山海經》的研究也是如火如荼。
《山海經》的現代價值
《山海經》記載的雖然多是上古之事,且作者和成書年代難有定論,但其內容仍具有現代價值。
《山海經》中包含著許多令我們感動的神話故事,積淀著中華民族的精神。
比如,《北山經》中的精衛是一個矢志不移的形象,浩瀚的東海因為精衛鳥的不懈努力而日益變淺。在這個故事中,生命的頑強和尊嚴得以彰顯?!逗M馕鹘洝分?,刑天雖然被天帝砍掉腦袋,卻仍不肯放下手中抗爭的武器。這些神話到文人的手里,變成了一篇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后世的名著像《鏡花緣》、《紅樓夢》也從《山海經》中取材。
一部記載著奇山異水、神奇怪獸的典籍,也為當下的電影電視貢獻了很多故事。如今年從《大圣歸來》里沒臉沒型的大反派、“混沌”,到創下票房紀錄的《捉妖記》里的小萌神胡巴,再到電視劇《花千骨》中的“十方神器”,《天眼傳奇》里的鳴蛇和離朱……它們都有著同一個來源——(《山海經》。
《山海經》中雖然有很多看似“荒誕不經”的記載,卻是上古先民觀念的一種反映,因此,今天的學術界,越來越重視它作為信史的一面。書中的肅慎國,匈奴國、犬戎國、氐人國,都是秦漢時期曾經在我國北方頻繁活動的古族。書中關于上古社會的傳說,則含有對中華文明起源的追憶。炎黃兩個部落的戰爭,實際上反映了炎黃兩個古族逐漸融合共同構成為華夏族的史實。而對炎帝、黃帝、舜的世系的記載,則是研究上古文明的重要史料。
此外,《山海經》敘述我國的地理也很有系統,特別是《五藏山經》中對西域地區山川形勢記載十分周詳,有學者認為,漢代人對于西域地理的認識,一定程度上就來源于這部書,并斷言早在漢武帝遣使通西域之前,就出現了由民間自發開辟出來的絲綢商隊通道。這個觀點讓我們對絲綢之路又有了重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