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烏力杰
(作者單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語影視譯制中心)
淺談譯制片配音中話筒的使用及錄音技術處理聲音的手法
巴圖烏力杰
(作者單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語影視譯制中心)
在錄音過程中如何處理人聲,是影響節目效果的關鍵所在,本文重點闡述了錄音技術中的處理手法,通過重點闡述泛音,從而詳細分析配音演員的配音情況。
譯制片;話筒;配音;聲音
藝術是人類心靈高層次的追求,當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心靈的追求就成為了一個新的目標,人們開始關注于藝術,審美水平也隨之增加,其必然提高對藝術作品的要求。為了滿足西部蒙古族電視觀眾的藝術需要,近年來,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語影視譯制中心引進了很多譯制片,如何對這些譯制片進行配音,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譯制片的錄音并不只是單純的聲音的記錄,在錄音過程中往往需要加入許多藝術創造,不但要求聲音與藝術情境相符合,同時,聲音也要符合藝術作品中人物的特點,這對配音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進一步提高錄音水平。錄音的效果要能烘托氣氛,表達出作品的意境,真正體現出影視藝術的實質。在對譯制片進行錄音時,首先要對影片有充分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對情境和人物的把握,并通過后期的聲音處理,還原成最佳狀態,使得整個影片恢復到原始的狀態中,充分展現它們本來的魅力。由于現在的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錄音技術得以不斷改善,功能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其體現的藝術效果也不是以往可以比擬的。由于同步錄音數字技術可以保證聲圖并行,因而被廣泛采用,現已成為譯制過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聲音錄制方面,首先,樂器是主要的工具,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古典音樂;其次是人聲錄制。如何提高錄音技術,使聲音處理達到最佳效果,這是錄制工作者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以往的錄制以單聲道為主,當時技術相對落后,錄音設備也不完善,只要求對聲音進行記錄并給予簡單處理就可以了,換句話說,其對于錄音的要求往往只是完整記錄。從上個世紀開始,錄音技術得到了迅猛發展,技術手段越來越完善,多軌錄音使得聲音的還原效果大幅較高,真正能達到所要表達的藝術意境,隨后,數字音頻技術的應用,使得錄音水平達到了新的高度,人聲處理方面的技術水平也越來越高,這也使得技術與藝術能夠很好地結合在一起,達到接近完美的程度。筆者常年從事錄音工作,在工作中發現了許多問題,在處理這些問題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此進行歸納總結,希望能對同行的現實工作起到指導作用。
從專業方面來看,聲音錄制廣泛存在于廣播電視領域,無論是本土節目的播放,還是譯制片的處理,都離不開聲音錄制;從日常生活方面來看,它也廣泛存在于我們身邊,對于聲音的錄制是各個家庭都可能遇到的事情。聲音錄制一般包括兩方面,首先是語言聲音,它廣泛存在于譯制片的配音中,對譯制片搭配合適的配音,是譯制片能夠吸引人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錄音工作中最受人關注的部分,另一方面是歌曲演唱。
1.1譯制片的語言聲
語言聲包括很多方面,如經常遇到的對話、朗誦,還有一些影視品中的配音等,都屬于語言聲。影視中要求語言要體現出生活化,一般不需要夸張的聲調,對音色的要求也并不高(朗誦等情況除外)。因此,對于語言聲的錄制要求并不復雜,不需要加工音色,近距離拾音即可,但是,在錄取過程中要做降噪處理,從而保證聲音的清晰度,要求聲音聽起來清晰飽滿,具有一定的圓潤度。在運用擴音器的情況下,有可能出現“嘯叫”的狀況,這主要受現場環境空間的影響,設備的擴音效果不好,往往會造成這種局面,因而,在錄制時要對此作出相應的處理。可以根據擴音的情況來進行區分,“嘯叫”也叫“回受”,往往是由高頻聲音造成的,在聲波不斷擴大的情況下最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往往與揚聲器傳聲器的角度有關。這種聲音不能出現在錄音中,所以,在處理的過程中要予以消除。這種高頻聲音往往會引起人們強烈的不適感,同時損耗設備,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損失。聲波需要經過揚聲器兩次放大,之后再被傳聲器拾取,經過這樣一個復雜的過程,聲波將形成一種回路而無限放大,最終超過人體的承受范圍,使其產生明顯的不適感。調整兩種設備的角度,可以打斷這種回路,也可以通過衰減音頻消除“嘯叫”。
1.2“最美錄音”的實現
人的聲音分為不同部分,其中基音是基本聲音,在這個基礎上將會出現聲調的變化,二者共同組成了聲音,后者被稱為泛音。音色是由泛音決定的,只有一定范圍內的泛音音色才能被廣泛接受,泛音也會有高低不同,音色強則音量更加高亢、圓潤、豐滿,反之,則可能走音。泛音分為高中低三個檔,在不同檔位之間,存在平滑的過渡過程,只有合適的音色才能還原聲音的本來效果。
人聲雖然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但其自身因素往往起著決定性作用,由于每個人的生理特點不同,所以,聲音也存在著一定的差別,主要表現在基音部分,當人的情緒發生波動時,泛音就會出現明顯變化,由于音色的變化,聲音明顯不同。當人們談論不同的內容時,必然會帶有情緒的變化,為符合不同的語境,這時候聲音的起伏也會不同,最終造成聲音的差異。基音和泛音的頻率范圍如圖1所示。

圖1 頻率/HZ
在實際工作中,聲音的錄制過程實質是對不同聲音進行處理的過程,主要通過對泛音區間的控制來實現,由于人的聲音頻率不同,必然會造成音色各異,不同頻率需要劃分不同的音段,每個音段對音色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會帶來不同的效果。高頻段的音頻對音色的影響較大,這時候它的解析能力發生變化;中頻段主要干擾清晰度,在這種情況下,音色的明亮度將會受到影響;低頻段中音色亮度將會下降,但聲音更趨豐滿,處于低頻段下,聲音往往較為渾厚。對音頻進行分段,其目的是為了在錄音工作中合理處理聲音,在對演員的聲音進行錄制之后,還要對其進行改良,在此過程中,對聲音的處理,主要通過對泛音的處理來實現。對于音色的處理要從多方面考慮,首先,要明確影片中的人聲是在什么樣的情境下發出的,這就決定了處理的基本方向,其次,要對當時的聲音進行劃分,只有充分找到聲音區間,才能正確表達音色。當然,要完成這項工作需要借助一系列技術手段,并考慮到各個不同的情況,從而采用具體的方法。
2.1話筒是為應用服務的,實際需要決定了話筒的選擇
話筒分為不同的種類,不同的音響效果對于話筒的要求不同,錄制一些響亮的聲音,一般選用動圈話筒,這樣可以使聲音更加清晰。如果要進行原聲樂器的錄制,一般選用電容話筒,這種話筒可保持聲音的自然、細膩,所以,更適合用原聲樂器或者鼓聲、清脆的人聲在上方拾音。對聲音自然性要求較高的地方多用此類話筒,但需要注意的是,選用該種話筒的時候,混音器要能向話筒提供幻像電源,否則就需要購買電池,這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不方便之處。
話筒頻率輸出是在一定范圍內進行的,其頻率響應分為兩類:平坦頻率響應和特定頻率響應。
首先來看平坦頻率響應。人耳能聽到的頻率有一定的范圍,在這個范圍內有相同的輸出電平,其適合在不能改變或修飾原聲的情況下應用。錄音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如圖2所示。

圖2 平坦頻率響應
接著來看特定頻率響應。它通常是在特定的應用情況下對聲源進行強化。它會提高聲音的清晰度,在一定范圍內呈現一個峰值,如圖3所示。
2.2環境對話筒有一定的影響,不同的環境要選擇不同的話筒

圖3 特定頻率響應

圖4 話筒拾音模式
每種話筒都有自己的特點,但同時也有其不足之處,如在聲音重現方面,全向型話筒最具有優勢,但是它對于回聲的靈敏度太高。環境的變化決定著應當使用哪一種頻率效應。平坦頻率往往更能顯現出自然的聲音,如果不想對聲音進行改變的話,大多選用這種話筒,目前,錄音棚多使用這種話筒。特質頻率則以它獨特的音響效果應用于特殊的環境中。
除了上文所提及的幾種話筒外,還有幾種常見的話筒,下文對其特點進行簡單分析。
第一,全向型。由于對聲波的采集是無死角的,因而可以最大程度還原自然聲音,有較高的靈敏性。
第二,銳心型。它的入射角為正面110°,從而使反饋受到抑制。
第三,心形。方向和前者相同,但是角度卻會增加,這樣可以防止背面聲音的干擾。
第四,超心型。角度雖然較小,可以從正背兩方面進行,在不同的方向將會采集到不同的聲音,更適合立體聲錄制。
第五,雙指向性。方向與前者相同,但是靈敏度較高,對側面的效果較差。
以上五種話筒,具體情況如圖4所示。
使用話筒進行拾音的時候,應當盡量使用頻率響應和聲音頻率范圍對應的話筒,或者至少要將高于聲音最高頻率以及低于其最低頻率的聲音過濾掉。
所有的話筒都有自己的適用范圍,如果使用范圍比較廣,可以選擇全向型話筒,從而更好采集現場的聲音,它體現出來的配音效果也更為真實自然。如果要改變音色,則需要用另外一種話筒,兩個心形話筒有助于聲音的融合,全向型話筒的應用范圍較廣,它可以對準某一個具體的配音演員使用。
油菜田里,米凱爾·弗里蒙特(Mikael Fremont)看上去心情不錯,鮮艷的黃色油菜花已經凋謝,花謝后長出了細長的豆莢,這些豆莢可以產出有價值的菜籽油和用作牲畜飼料的蛋白質粉。5月里,當他的獵犬在農場里飛奔撒歡時,這位身材魁梧的41歲的種植者發現了幾乎被忽略的現象:泥土上覆蓋的一層枯枝爛葉。
3.1近距離
近距離拾音對聲源有一定的距離要求,一般在5厘米之內,角度不可以太高,否則低頻氣團將會對其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影響音響的效果,如果角度過低,必然會產生低頻聲音。如果角度過大,傳感器將無法感知氣流,必然使震動減少,它將對低頻聲音產生影響,使得整個頻率不平衡,最終導致音量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要選擇適當的傳感器,一般而言,動態范圍越廣,其對于拾音的效果就越顯著,通過加置防風罩,可以降低呼吸的噪聲或者可能存在的漏氣聲音。
3.2中距離
中距離拾音,傳聲器和聲源的距離一般在20cm以內,角度與前者相似,某些歌唱活動比較適合這一距離,相對傳統的唱法大多選用這種拾音方式。
3.3遠距離
遠距離拾音,由于距離聲源的距離較長,一般超過20cm,當有多個聲源時,大多選擇這種方式,它能讓配音演員的配音效果更為理想。它主要調整的是中軸線的角度,但是這種情況也會造成失音,因而需要注意調整其高度。
選用何種拾音方式取決于技術人員的經驗,他們要充分了解音響的實際效果,這樣才會提高他們的判斷力,從而高效完成錄音。
在這個過程中,要通過調整話筒角度和通過監聽器找到合適的位置,如果效果不佳,可以考慮換位,或者選擇更加合適的話筒。只有不斷調整,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一個富于經驗的音響師,能了解各種類型話筒的基本特點,能準確把握配音演員的聲音特點,綜合考慮室內音效等因素,從而作出準確判斷。
當然,話筒的遠近對聲音的拾取也有一定的影響,距離較近時,外界的影響會變得較小,此時,需要拾取的人聲會越多,而環境聲音則會變少。如果能在一個標準的環境下錄音,則完全不會受外界聲音的影響。指向性話筒能起到這方面的作用,配合一定的隔音措施,將使錄音效果達到最佳狀態。話筒軸線對準鼻子和嘴巴之間,可完整拾取人聲。
技術的提高有助于實踐工作的展開,所以,要高度重視各環節,只有核心技術提高才能改善錄音質量,達到更好的錄音效果。調音技術是目前錄音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術手段,在譯制片中,它的作用更為重要。譯制片制作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對每個信號都進行調整,所以需要更高的技術進行專業處理,否則無法取得好的錄音效果。聲響定位在這個過程中同樣重要,通過對其中的混音進行調整,美化相關音質,特別是對一些低頻部分進行美化,將使最終呈現出來的聲音更為飽滿豐富。
譯制片的制作不只是錄音,后期制作同樣重要。首先要編輯錄制的聲音,將這些聲音混合在一起,然后對其進行調整,以藝術品主題為線索,根據當時的情境進行制作,使整個聲音符合當時的狀態。
6.1軟件
后期制作往往需要用到軟件,有兩種常見的軟件:單音軌編輯軟件和多音軌編輯軟件。具體運用何種,需要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只是單人播音,用前者就可以了。但是加入其他成分必須使用后一軟件,如背景音樂的制作,必須使用多音軌編輯軟件。
多音軌錄音軟件主要將信號融入到立體聲混音,如PYRAMIX多音軌軟件,會將其融入到立體聲中,之后再對聲音進行修飾,修改之后的音質往往更加優美,從而提高了配音的效果。
6.2效果處理
聲音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在譯制片后期制作階段,對某些特定的頻帶有時強調,有時不強調,這個時候如何突出特定的音軌,使它們彼此之間產生差異,就需要使用均衡器來實現,它可以很好地對音軌進行處理,使其呈現的聲音聽起來相似或擴大差異。
塑造聲音還可以通過頻率減少的方式實現。此外,如果過度增強低頻,則會導致聲音的清晰度降低。因為低頻或者高頻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對清晰度產生重要作用的中頻就會被屏蔽,整體清晰度因此就下降了。
壓縮器的作用同樣不可小覷,它可以調低高音的信號,降低聲音的失真程度,減少音差,響度將會因此而增大。當演員的聲音高低不等時,可以應用壓縮器的相關功能進行調整,從而降低變化的幅度,使聲音聽起來更真實。
要使聲音達到自然的狀態,必然要加入混響,在這一過程中聲音將被融化,同時也會增加漆膜厚度,因而,采用混響的方式處理聲音時,應注意一定的“度”,否則聲音容易失真。
6.3格式
所有信號進行處理之后都要保存下來,根據存放的目的地不同,應用的文件格式也有一定的差異,WAV多用于CD保存。之后運用文件或編輯文件時,所獲得的文件內容質量較優。使用合適的錄制頻率,可減少在轉化過程中產生的噪聲。
比特率并不十分重要,只要適合后期制作即可,但如果編碼軟件丟失了部分數據,必然會影響音質,過度強調文件的大小,將對制作效果產生影響。應用WAV文件保存原始聲音,將會使聲音的真實性得到最大程度地保留,減少文件轉換帶來的風險。
本文首先對錄音進行了劃分,分析了如何對人聲進行處理以及處理后的效果,目的是找到制作完美譯制片的方法。譯制片的錄音技術人員必須具有良好的音響修養和經驗,深入了解作品的主題內涵和創作特點,此外,還要對一般所使用的音響設備和錄音場地的情況熟悉了解,從而在全面統籌的情況下,制定一個完善的錄制方案,以便呈現出最佳效果。
[1]楊德雄.數字背景下的錄音技術發展分析[J].中國傳媒科技,2013(3).
[2]韓強,何慶安.淺談錄音技術中人聲的處理手法[J].新聞研究導刊,2015(5).
[3]劉嘉彧.淺談錄音技術中人聲的處理手法[J].成都日報報業集團:時代教育,2011(3).
巴圖烏力杰(1978-),男,蒙古族,本科,新疆巴州蒙語影視譯制中心技術部副主任,工程師。研究方向:蒙古語影視譯制相關技術管理、譯制片后期混錄合成及片頭片尾包裝工作,現代廣播電視新技術在影視譯制中的實際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