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錦
拔罐、刮痧、艾灸作為中醫的外治法,近年來日益受到人們的喜愛,但是人們對其認識還存在一定的誤區。為此,記者采訪了廣州市白云區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呂妮娜,請她為大家解答中醫養生的困惑。
《黃帝內經》曰:“陽氣者,若天之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边€說“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陽氣是命門真火,生命的根基和原動力。所以《易經》講:大哉乾元,萬物資始!通俗講:有了太陽才有了生命,陽氣就是人身的太陽,所以平時大家從在養生治病時,則需護陽,溫陽,養陽、通陽,切不可傷陽。“藥有所不及,針有所不及,古人用艾灸純陽之性來扶陽。”呂妮娜介紹。

艾灸糾正陽氣虛弱
艾灸涉及范圍廣,現代人做艾灸一般是以保健為主,呂妮娜表示,應該順應四季養生,其中,重要的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遵循自然規律的法則。在三伏天炎熱酷暑,人體陽氣相應旺盛的時期,人體皮膚的腠理疏松,陽盛于外而虛于內,此時使用扶陽散寒治療方法,來糾正人體陽氣虛弱狀態,可以使病人冬天少發病或不發病。同時,要注意需從飲食、起居、情志等方面做調整,補益陽氣,扶正祛邪。
不要在晚上施灸
《扁鵲心書》中說:“人于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關、中脘,雖不得長生,亦可得百年壽?!苯ㄗh大家養生保健可以常灸中脘、神闕(肚臍)、氣海、關元、命門、足三里、三陰交、太溪穴,最好在上午、中午進行,注意不要在晚上施灸,此時人體的陽氣已漸漸潛藏,不宜調動陽氣,順應氣機。特別是宮寒朋友、虛寒體質者均可適當艾灸,每周1~2次,以施灸部位溫暖舒適、氣血流通為度。
呂妮娜提醒,艾灸前后,最好喝1杯溫水。因為有些人是陰虛體質,灸完容易口干上火,補充溫鹽水可以很好地預防上火。
艾煙可辟穢防蟲
艾葉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氣,除污濁,凈化空氣。呂妮娜指出,艾煙嗆鼻與否與藥材好壞相關,好的艾葉燃燒起來很溫和、很清香,不會嗆鼻,如果艾條摻雜了雜質可能會嗆鼻。因此,艾灸時宜選用上等艾條。
過饑過飽不要艾灸
艾灸四季皆宜,夏季灸也不必擔心中暑,注意通風換氣即可。呂妮娜說,“即使外面很多無煙灸,但是個人不提倡,還是傳統的艾灸好?!背鞘菦]吃早餐或自己在家封閉、悶熱的環境下艾灸才有可能發生中暑,但暈厥卻時有發生。呂妮娜提醒,過饑、過飽時不要艾灸。此外,某些禁忌癥也不宜艾灸,建議大家到正規醫院進行相關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