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
丁丁看什么東西都不順眼:晚上寫作業,嫌燈光太刺眼,讓他眼睛發花;吃飯的時候嫌筷子太短,夠不著他喜歡的菜……總之就是每件事都有不合他意的地方。咳,這么一來丁丁不就成“找碴兒大王”了?
可是媽媽想: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們或多或少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點。根據這些缺點,提出修改意見,是一種簡便的發明方法。比方說,用扇子扇風很費力氣,于是人們發明了電風扇;小朋友個子長得比較快,于是人們發明了可調桌椅。很多發明都是人們針對原有物品的缺點,用心思考改進而創造出來的。何不把“找碴兒大王”變成“發明大王”,讓丁丁利用找缺點的方法進行點兒“發明創造”呢?于是,在媽媽的幫助下,丁丁當起了“發明家”。
滅蚊玻璃
一到夏天我的煩惱就來了。不知道為什么,蚊子特別喜歡我,老是在我的身上留下一個個小紅包,癢死了。我想發明一種滅蚊玻璃。這種玻璃看上去和平常的玻璃沒什么兩樣,可是里面有秘密武器——在制造玻璃的時候就加入了一種強力滅蚊藥,這種滅蚊藥對我們人類沒有害處,可是它散發出來的氣味能把想鉆進窗戶的蚊子殺死。如果有了這種玻璃,我就再也不怕可惡的蚊子了!
丁丁發現好多蚊子都是偷偷從窗戶縫里溜進來的,所以就有了發明“滅蚊玻璃”的想法。他的這個“小發明”很有實用價值,如果真的能實現可就造福全人類了。
原來,發明并不神秘,只要你敢想敢做,就沒有什么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