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大四汪
校訓:博學、求真、至善、盡美。
主要院系:音樂、美術、設計、戲劇、舞蹈、新媒體、藝術教育、動漫學院、流行音樂、文化管理、戲曲等。
知名校友:劉云智、李霞、唐建平、趙聰、董瑤、賈滌非、張夢、王曉燕、張彤、畢銘鑫、金仁順、張凱麗、丁海峰、李寧、張凱、羅景文、梁博、金志文等。
吉林藝術學院是東北地區唯一一所綜合性高等藝術院校,其前身是創辦于1946年的東北大學魯迅文藝學院音樂系,1958年組建吉林藝術專科學校,此后又先后合并吉林省文化干部學校、吉林省藝術學校、吉林省歌舞劇院附設的音樂舞蹈學校、吉林市藝術學校、長春電影制片廠附屬長春電影學院等各具特色的藝術院校,形成了培養多種藝術人才的綜合性辦學格局,1978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改稱“吉林藝術學院”。1995年,吉林藝術學院成為吉林省首批擁有省重點學科的院校,2000年吉林省戲曲學校并入吉林藝術學院,逐步確立了其東北地區藝術教育的優勢地位。目前,學院擁有表演、造型、綜合、城市藝術四個校區,開辦三十八個本科專業。學院以藝術節和大學生校園文化藝術節為載體,每年不間斷地舉辦音樂會、設計作品展、繪畫展、話劇小品、舞蹈專場等活動近千余場,所以,能到吉林藝術學院就讀是很多學子夢寐以求的理想。
白山巍巍,吉藝精神源遠流長;松水泱泱,吉藝學子桃李芬芳。七十年櫛風沐雨,七十載薪火傳承;七十年春華秋實,七十載弦歌不輟,今年9月22日,吉林藝術學院迎來建校七十周年華誕。校慶標志的內涵取自孔子《論語·為政》:“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漢字“心”與阿拉伯數字“70”的融合象征著學院創新求真的向學之心、立德樹人的向善之心、追求卓越的向上之心。
吉藝青春,于細節處窺見無與倫比的美
我從小就不喜歡數字,我可以信手拈來一句美麗的歌詞或者詩句來表達我的心情,卻不能用勾股定理論證眼淚落下的速度以及笑容綻開的弧度。所以,來到吉藝,我不曾丈量過腳下臺階的長度,也沒有計算過青春從開始到落幕究竟有多遠的距離。
似乎人總是不擅長記住一些微小的事情,而在我的生命中又有多少美好的小事被我錯過了呢?比如,在吉藝學習生活快四年了,我不曾知道自由大路校區樓門口有二十四棵大樹,記不得它們在夏季被晚風吹得沙沙作響的聲音;我不曾知道音樂學院從一樓到頂樓有九十五節樓梯,盡管我那么多次拾階而上;我不曾知道圓廳的樓頂有二百三十四塊玻璃,雖然我在剛入學時覺得那里很有藝術感,用手機和相機拍過很多次;我不曾知道造型校區噴泉上方有九百二十四根金屬管,盡管我常常吐槽這個噴泉不夠氣派;我不曾知道戲劇影視學院到舞蹈學院門口的地上有一千四百四十六塊盲道磚,其中有十塊已經有了裂痕;我也不知道有多少次在午夜結束工作室的工作匆匆離開大廳時,瞥到保安大叔們或站或坐的身影,我從未試圖與他們攀談過,自然不會知道保安王叔已經在吉藝工作了十二年,不會知道二食堂拉面的小哥可以把面拉成頭發絲那么細穿過針眼,也不會知道后門那家理發店已經開了十三年……已經到了該告別的時候,我卻突然很想重新認識這里的一切。吉藝,此時此刻,我想像初次見面一樣輕聲地問你的名字,想像一位闊別多年后再次重逢的朋友那樣問你好不好,想用我那蹩腳的數學知識仔細地算一算我們之間究竟錯過了多少美妙的故事……
吉藝,我把四年青春交給了你,把我的喜悅和痛苦交給了你,把我每一次手足無措、每一次疲憊不堪以及從不輕易示人的狼狽全部展現給了你,卻在離開時,才想起我還沒有好好地認識過你。請時間走得慢一點,再慢一點吧,讓我能夠與你完成從相遇到告別應該做的事,讓我們好好地認識一下彼此,然后以告別作為你我新的開始。
聚四海之情,匯青春之義
@朝聞道:我從南方來,在吉藝已經三年了,我逐漸在這里找到了歸屬感,逐漸習慣了這里平凡的一點一滴。在這段時間里,我愛上了食堂二樓白紗窗上婆娑搖曳的樹影,看著樹葉冒出嫩芽,變得蒼翠欲滴,轉眼金黃燦爛一樹繁華,然后不知不覺間又凋落飄零,一地哀傷。三個四季輪回,這里的一切仿佛在不斷地變化著,卻又不曾改變。隨著畢業的即將到來,我對這個地方的眷戀之情也越發濃烈,或許真的到畢業那天,我的內心會有更多的傷感和不舍。現在,我只能希望自己能夠更好地把握剩下的大學時光,也請畢業的學姐學長們各自珍重。
@對方正在輸入:吉藝有曾經悉心教誨并幫助過我們的老師,有我們青春不老的神話。畢業后,我很懷念在吉藝的時光,星光閃耀的音樂廳、單純質樸的舍友、美麗寧靜的校園……每當我看到教學樓外墻上“吉林藝術學院創建于1949”這幾個大字時,我的記憶便定格在那個久遠的時空里。無論畢業以后我們去哪、在干什么,無論何時想起,我們留在吉藝的青春印記總是那么清晰可見,美得讓人想落淚。
@邢五仁:七十歲對于一個人來說已是暮年,七十載光陰對于一所大學來講正值青春。吉藝,愿你輝煌永駐,情義長留,歲月行進,經典依舊!
@家里有顆星:話說母校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我們可以隨便吐槽,卻不能容忍別人說一句不好的話,這里或許是我們在上學期間不愛待而畢業以后總想走進去再看看的地方。有時候我很羨慕別人的大學有多大、多氣派,但轉念一想,那些并不屬于我。所以,在我心里,能成為吉藝的一份子我感到很驕傲,也很自豪。我是2015級戲曲編導專業的學生,這個專業是吉藝新開設的,它的歷史將由我和我的同學們共同書寫。今年是母校七十周華誕,我希望吉藝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Micooo:轉眼間,四年大學生活就要結束了。姐妹們即將各奔東西,我們一起經歷了吉藝的春夏秋冬,一起走過了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在剩下的時間里,我希望每一分一秒都可以慢慢地過,我們可以再多看看學校的噴泉,多走走幽深的長廊,多看一場同學們盡顯青春活力的球賽……在這里,我把白巖松說過的一段話送給即將畢業的我們和即將成為吉藝學子的弟弟妹妹們:“走,就有希望。總遠遠地惦記著夢想,會被現實與夢想之間的差距打敗。不如暫時忘記夢想,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生活遲早會回饋你一份厚禮。”吉藝,謝謝你出現在我的青春里,伴我成長,給留下那么多美好的回憶。
@滄浪水煮魚:人生的路太長,總會有很多錯過的事情,總會有很多遺憾。當我們不得不離開吉藝時,請不要慌,告別是下一場音樂會開始的前奏,也是上一場音樂會最后的尾音。我們可以不慌不忙地走,可以好好地認識每一個人,好好說“你好”,好好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