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曉京
中圖分類號:TL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10-000-01
摘 要 設備不符合項的處理是核電工程建設過程中比較關鍵的環節,即便是I類和內部不符合項,處理不好有可能影響工程的關鍵路徑。本文結合近年來遇到的I類或內部不符合項判定和處理經驗,對處理過程中部分易引起爭議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質量保證的角度介紹處理相關不符合項的實踐。
關鍵詞 不符合項 質量保證
一、概述
核電工程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不符合項。對不符合項的識別與處理往往會影響到設備的制造安裝過程,對于重要設備或是嚴重的不符合項則有可能影響整個核電工程的進度。因此,設備不符合項的處理一直是核安全監管部門、業主、工程公司及供應商等各方關注的問題。
二、不符合項判定和處理過程中的問題分析
II類和III類不符合項對工程的質量、進度和成本方面有著更加明顯的影響,也更加受各方面的重視,但I類和內部不符合雖然項影響小,受重視程度不高,但在處理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問題,例如內外部不符合項的判定,到底是否為外部不符合項?這個問題同時決定著管理介入程度到底應該有多深。
內部不符合項不是核電工程關注的重點,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可分為兩種情況:1)未偏離采購方所認可技術文件,僅偏離供應商內部標準或技術要求;2)偏離采購方所認可技術文件,但設備供應商確定為自行報廢或改作它用的不符合項。前一種情況對工程本身而言實質上未產生偏離,后一種情況因設備本身未應用到核電工程中,也未對工程質量造成損害。從這點看,內部不符合項與核電工程本身并無關系。按供應商按內部控制程序自行處理即可,過多的插手或介入供應商內部不符合項的問題,實際上不能體現核電分級管理的原則。過多地注意供應商內部不符合項,將使不符合項處理的流程復雜化,不利于集中精力處理重要的不符合項。
上述規定實際上很明確的規定了內外部不符合項的判定界面,但實際上,很可能會面對很多較難判定的問題,比如,焊接不符合項。在RCCM相關規定中,準許在焊縫/產品/零件上(除規定的情況外)在同一部位可以進行兩次補焊。這就引出一個問題:補焊是否構成不符合項?有觀點認為不構成,因為規范允許補焊。也有觀點認為構成不符合項,因為之所以要補焊就是因為一次焊接沒有達到標準或規定要求。存在爭議的根源在于相關標準或規范允許補焊。面對這類問題,我們也基本形成了較為一致的觀點,即構成不符合項,準許補焊可以看做是準許返工或者維修。S7350即規定待焊坡口表面的焊接修補,制造商應提出不符合項報告(NCR)。但至于是內部不符合項還是外部不符合項,則主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比如,在很多工程采購文件中,設計方明確規定了可以進行補焊,那么則按內部不符合項處理。同時不同的業主,也可能會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有些業主會規定核級承壓焊縫如果出現問題必須列為外部不符合項。當然如果兩次補焊后仍不能滿足要求,則必須開啟外部不符合項再做相關處理。
在實際工程中除機械類設備外,儀控類設備也會面臨這樣問題。隨著數字化技術在核電領域的不斷擴展,DCS基本成為了各個核電站的標配設備,但在其軟件邏輯編制過程中,會有大量的錯誤和問題,這也是軟件編寫的一個普遍現象,沒有哪款軟件一次代碼編寫成功率很高,都需要大量的測試和糾錯過程。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如果按照標準規定,出現與采購文件不符的地方就要開啟外部不符合項的話,那么整個DCS項目的管理成本無疑是巨大的,也是不可接受,因此在項目執行過程中也需靈活處理,在某一階段內如果供貨商自行檢查出問題,并按照其內部規定的程序進行了處理,則免于開啟外部不符合項。而在最終驗收甚至貨到現場后發現的問題則應嚴格按照外部不符合項處理。
三、輔助性的管理工具
關注不符合項,除了要保證工程成本外,另一個重要點事避免對工程進度產生影響。而很多情況下不符合項本身的工藝處理時間不是很長,而NCR的審查時間卻占據了整個不符合項處理的一大半時間,由于管理問題而導致了項目的拖延更是讓人感覺到惋惜。目前各大核電工程公司都有先進的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統,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縮短了NCR在審查上的時間,例如石島灣高溫堆示范工程隨著信息化系統的上線和優化,其NCR的審查時間大幅縮短僅為原來的三分之一甚至更短,不但節省了項目工期,同時相關問題也讓更多的人在第一時間可以得到分享,避免同樣問題的出現。但現在每一個工程都有供貨商、工程公司、業主等多家單位參與,很多報告的審查流程要經過多個單位,在每個單位內部都有信息系統支撐整個流程,而各單位間則很少有直接對接的接口,這就從IT層面打斷了NCR的審批流程。其實從技術角度上看,對接各個單位的信息系統不是技術難點,關鍵是要解放思想,實現更多的信息共享,這樣才能進一步的釋放信息化系統這類輔助管理工具對工程的作用。
四、結語
本文對設備不符合項處理過程中易引起爭議的內外部不符合項的區分問題進行了分析,可以看出雖然規定很明確,但有時確實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項目執行過程中要在滿足規范和質量要求的前提下,靈活判定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后續處理。同時也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管理工具,輔助工程管理,以最大限度的減少管理成本。
參考文獻
[1] 核電廠質量保證安全規定,國家核安全局,HAF0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