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GPS 法律的緣起、行業治理及國際合作
編者按:瓊安·艾琳·蓋博瑞諾維奇教授早在1987年就從事空間和測控法律專業的教學,隨后長期擔任美國密西比大學遙感與航空航天法中心教授。2015年,國際空間法學會理事瓊安·艾琳·蓋博瑞諾維奇女士獲得中國空間法學會國際貢獻獎殊榮,這是該學會頒發的首個國際貢獻獎。
2016年11月10日,中國空間法學會第3期學術沙龍邀請艾琳·蓋博瑞諾維奇教授做了題為“美國 GPS 法律的緣起、行業治理及國際合作”的報告。本次沙龍主題雖然并非全新的,但對中國來說具有顯著意義,鑒于我國已發射并建立了自己的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因此對我國的遙感與衛星定位系統相關法規的制定有很強借鑒意義。來自國內眾多不同機構的空間領域學者參加了這次沙龍。以下是蓋博瑞諾維奇教授報告的主要內容。

瓊安·艾琳·蓋博瑞諾維奇教授
今天我將和大家談談有關GPS系統建立的過程、GPS系統當前運營的情況以及圍繞GPS系統的國際合作等等問題。看看今天的我們,在場所有人都利用各種形式使用著GPS系統,大家使用的智能手機構成了我們對GPS的認識,我在北京打車發現任何出租車的儀表盤前都裝有GPS功能的手機。這些構成了我們對GPS的初步認識,但GPS的設計者將GPS視作在一定速度、一定高度、一定軌道上的旋轉的衛星群構成,衛星間可以相互協作并發送信號到地面。在任何給定的時段內,一部分處于待命的衛星可以中繼已經停止工作的衛星,持續提供信號傳送。
今天我主要為大家介紹GPS系統運用涉及的法律問題。ppt畫面的主題為太空導航,換句話說,就是每一顆人造衛星被設定為在太空中尋找一個特定物體,可以是衛星、行星、恒星以及可以釋放射線的星云,通過各個星體位置對人造衛星所處位置進行修正。這種利用天體位置進行自我定位的方法在古代歐洲和中國等地的天文觀察中都有應用,我們今天正在使用人造衛星確定我們在太空中的位置,并做著與過去同樣的事情。因此,上述內容正是全球定位系統如何發展的起點。

讓我們回到1960-1970年代,當時一些科學家和工程師發現使用原子鐘出現計時不精確的情況,他們想到把原子放置在衛星上,后來發現可以利用衛星和原子鐘進行導航,由此開始了相關領域的研究。
研究最早起步于1978年,1989年第二代導航衛星發射成功,1995年GPS系統初步建立,并應用于軍事用途但精度不夠。導航系統的商用化大約是在10年前開始的,市場認為可以利用衛星為大眾提供導航產品與服務。上世紀80年代初,大韓航空的悲劇促使了GPS系統在世界上的加速運用。1983年大韓航空一架由紐約飛往首爾的班機在
飛抵日本附近時誤入蘇聯導彈試驗禁飛區,后被蘇聯導彈擊落。在當時的情況下,GPS系統投入使用便顯得十分迫切。時任美國總統里根正是在這種慘痛的代價下,把美國投入使用GPS系統提到了議事日程上。

今天我們把GPS看作是單一系統,但實際上系統的每一部分都是由不同模塊控制,每個模塊又由與之相關的上級模塊控制。
最初GPS在空間領域的應用完全由軍方掌握,尤其是美國空軍對衛星的控制。衛星發射到地面的信號(數據流)所屬權和操作權歸美國聯邦政府所有,但其中有一些類型的數據和信號面對公眾是免費使用的。軍用信號數據和民用信號數據在GPS系統接收精度有多種方式進行有效區分,即民用信號數據在精度上不如軍用。商用地面接收部門則擅長根據接收信號數據的精度不同來計算收費。

私人機構,主要是指私人商業機構。私人商業機構創造了大量基于信號數據的免費服務和產品,包括我們所使用的依靠GPS提供服務的手機、捕魚作業的專用地圖、具有GPS功能的登山裝置,還有一些在網絡上基于GPS的在線應用,如在線地圖。例如我對GPS使用中最典型的是將GPS用在了寵物狗身上,即在狗頸部后方的皮膚上植入一個類似手機SIM卡的芯片。如果狗走失,則可以通過GPS尋找。這些都是基于民用GPS提供的產品。
這一系列的商用都涉及法律條款。《美國法典》是我們記錄自美國開國以來國會通過的所有聯邦法律的匯總。1998年建立了GPS的相關國家安全法規,2000年,美國將GPS寫入《美國法典》,以法律形式確立了GPS的軍事目的和民用目的的維持與運行、聯邦無線電導航計劃的編制與修訂、GPS年 度報告的編制以及GPS用戶設備采購資金使用限制等方面的條款。《美國法典》第15卷闡述了GPS的商用或國家空間計劃的相關法律,成為公眾使用GPS的法律依據。我們很清楚GPS對于許多領域的利用價值,很多利用行為經過《美國法典》授權成為法律。GPS的綜合管理始于1996年,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首次設置了一個跨部門機構,即部際GPS執行委員會,該部門后被國家執行委員會所代替。
國家執行委員會中涉及國家太空定位、導航和測時的部分,其執行小組和核心人員來源于國防部和交通部,對GPS的價值與多用途有了更好的認識。該委員會也是國務院、國土安全部、農業部等部門的合作單位。由于各國都在打造本國的定位導航系統,為防止相互間的影響,各國間的溝通交流變得日益重要,因此,GPS國際合作組織是執行委員會對外進行GPS相關領域合作的平臺。GPS國際合作組織獨立于聯邦政府之外,負責政府以外使用GPS的管理。
GPS國際合作組織和執行委員會都屬聯邦機構(白宮是最高負責部門,國防部和交通部則對GPS的使用負責),負責管理如何使用GPS。以上就是有關GPS的組織架構。大家可以看到,該組織在聯邦政府,不僅在大多數部門內,也在部門外利用著大量的經驗與專業知識,這也是正在進行的過程。
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有關GPS在軍用和民用領域的相關法規,以便大家對法規的優先級有所了解。美國國會認為GPS是科研、民用和太空建設的中心內容,系統應用是以民用、軍用和科研為核心的。商業機構生產商能夠依此法條為社會制造與提供使用GPS系統的相關設施、設備,且設備制造和使用過程都在軍方的視線下進行。
GPS的含義包括以下重要組成:衛星,同步設備,地面基站,數據鏈,指揮控制系統。這五部分共同構成了GPS系統。

美國是三權分立的體系。國會職能是立法,總統職能是行政。國會授權總統持續推動GPS對用戶免費。比如,當你使用一個需要GPS的手機應用時,本來是需要繳納費用的,但現有的國際合作使得目前用戶無需為GPS信號的使用付費。另外,美國總統積極與其他國家、國際組織和國際機構簽署協議,就建立各方能夠接受的GPS系統國際標準進行合作。我們也鼓勵各國用免費的方法來推廣GPS的使用。
關于GPS系統被錯誤或非法使用的問題,當個體發覺自己是被非法定位時,只能通過關閉定位服務來防止濫用。而軍方則可以在GPS系統遭遇企圖非法使用時,仍正常使用GPS的功能。GPS系統的可持續發展使其在科研、民用領域可長期免費使用。(本文根據現場錄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