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茂成,劉錦芳,周米良,陳治鋒,陳 勇
(1.湖南省煙草公司湘西自治州公司,湖南吉首 416000;2.湖南工業大學,湖南株洲 412007)
?
湘西州職業煙農評價體系及其培育機制構建
田茂成1,劉錦芳2*,周米良1,陳治鋒1,陳 勇1
(1.湖南省煙草公司湘西自治州公司,湖南吉首 416000;2.湖南工業大學,湖南株洲 412007)
隨著城鎮化和老齡化雙重效應的疊加,種煙勞動強度大、比較收益低,導致種煙農戶快速減少,為應對這一嚴峻現實,需培育職業煙農、提高種煙收益、穩定種煙隊伍。結合湘西州本地實情,運用平衡計分卡理論,設計評價指標,制定評價方式,依托主觀評分和客觀取數綜合計算得出煙農評級,并從差異化扶持、系統化培訓、機械化作業以及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和煙農合作社建設等方面設計合理措施,引導職業煙農培育。
職業煙農;評價指標;差異化扶持;培育機制;平衡計分卡
城鎮化背景下城市對農村的虹吸效應促使大量接受過文化教育的青壯年勞動力流入城市,進而加速農村的老齡化進程,湖南省湘西州種煙主體已是40~50歲的中老年人。同時,由于種煙成本快速上升、山區地形不利于規模化種植、種煙比較收益下降,湘西州種煙農戶不斷萎縮,面臨“誰來種煙”的嚴峻問題。當前,國家煙草局已將培育職業煙農作為穩定煙農隊伍、應對“誰來種煙”的戰略舉措,在全國各地煙草局開展試點、建設。職業煙農是指在適度規模種植農戶基礎上逐步發展形成的,將煙葉生產作為產業經營,以種煙收入為家庭經濟主要來源,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守誠信的新型煙葉生產經營主體[1]。湘西州煙草公司根據當前煙草發展形勢需要,對種煙農戶進行評價定級、分類扶持,培育“精于種煙,以此為生”的職業煙農,探索山區地形下欠發達地區的職業煙農培育模式,可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
平衡計分卡是基于戰略管理的現代績效評價方法的典型代表,它通過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發展4個指標之間相互驅動的因果關系展現組織的戰略軌跡,實現績效考核—績效改進,以及戰略實施—戰略修正的戰略目標過程[2]。筆者依據平衡計分卡理論,結合湘西州煙草調研實際,經過與煙草公司專家和煙草農業研究學者反復討論修訂,設計職業煙農評價的戰略地圖(圖1)。
針對湘西州煙葉種植、收購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從規模、技術、質量、誠信等方面設計指標評價考核,通過組織數十位煙草方面的專家、學者及相關單位領導,經過多次開會討論研究,反復修訂,形成湘西州煙農分類評價指標(表1)。
2.1 數據采集方式 依據設定的評價指標,對煙農進行公正、公允的打分評級,評價數據有兩個來源:一是客觀取數。從煙農簽訂的種植合同、煙葉收購系統、物資供應系統等數據庫中獲取相關數據,按照計算規則自動生成相應分值[3]。二是主觀評分。由煙技員根據煙農在各種植環節:清殘、冬翻、移栽、田管、烘烤中的具體表現給分,主觀評分還包括預檢員根據煙農配合預檢情況給分,分級收購員根據煙葉交售中混部位、混等級、混雜物情況的打分,以及煙葉交售表現給分,即根據是否存在不聽從導售安排,不服從級別裁定、刁難收購人員、尋釁滋事,冒名交售或將身份證等證件憑證轉借他人用以煙葉交售或有與煙販勾結等行為,判定是否取消職業煙農資格。
2.2 評價定級 湘西州煙草公司全面應用手持終端系統,每位煙技員、預檢員、分級質檢員都可以通過手持終端輸入對煙農的評分,能夠實現數據分布式采集。在煙葉種植、采收、烘烤、分級、交售完畢之后,對煙農的人員主觀評分和客觀取數評分均已完成,并采集、錄入數據庫,于每年的11月份進行一次煙農級別評定。將煙農按照得分排序,在初始時依據25%、30%、35%、10%的比例來設定分數線,劃分A、B、C、D級煙農,以后再根據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調整各級別比例。
為引導煙農職業化發展,需從差異化扶持、系統化培訓、機械化作業以及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和煙農合作社建設上采取合理措施,引導培育。

圖1 職業煙農評價的戰略地圖Fig.1 Strategic map of professional tobacco growers evaluation

考評指標Assessmentindex細化指標Refiningindex單位Unit最高分值Maximumscore賦分區間一(100%分值)Assignedintervalone賦分區間二(65%分值)Assignedintervaltwo賦分區間三(35%分值)Assignedintervalthree賦分區間四(0分值)Assignedintervalfour基本條件(18分)Basicconditions規模hm28分種植1.33hm2以上(含133hm2)種植1.00~1.33hm2(含1.00hm2,不含133hm2)種植0.67~1.00hm2(含0.67hm2,不含100hm2)種植0.67hm2以下(不含0.67hm2)年齡歲5分年齡55歲以下(不含55歲)年齡55~60歲(含55歲,不含60歲)年齡60~65歲(含60歲,不含65歲)年齡65歲以上(含65歲)年限年3分連續種煙3年以上(含3年)連續種煙2年種煙1年新種植戶收購情況(30分)Purchasingsituation數量履約率%15分完成90%~100%(含90%)完成80%~90%(含80%,不含90%),完成70%~80%(含70%,不含80%),完成70%以下(不含70%)交售均價%15分高于所在煙站5%(含5%)高于所在煙站2%~5%(含2%,不含5%)高于所在煙站0~2%(含0,不含2%)低于所在煙站技術執行(20分)Techniqueimplementation清殘、冬翻%5分完成比例達到80%以上(含80%)完成比率60%~80%(含60%,不含80%)完成比率40%~60%(含40%,不含60%)完成比率低于40%(不含40%)移栽%5分移栽密度技術執行率達到90%以上(含90%)移栽密度技術執行率80%~90%(含80%,不含90%)移栽密度技術執行率70%~80%(含70%,不含80%)移栽密度技術執行率低于70%(不含70%)田管%5分施肥、田間整齊度達到80%以上施肥、田間整齊度達到70%~80%(含70%,不含80%)施肥、田間整齊度達到60%~70%(含60%,不含70%)施肥、田間整齊度低于60%(不含60%)烘烤%5分成熟采收,分類編竿及上部4~6片煙葉一次性采烤達到90%以上(含90%)技術執行率75%~90%(含75%,不含90%)技術執行率60%~75%(含60%,不含75%)技術執行率低于60%(不含60%)與行業互動情況(22分)Interactionwiththeindustry種植安排%8分種植面積與配肥面積吻合度大于95%(含95%)種植面積與配肥面積吻合度90%~95%(含90%,不含95%)種植面積與配肥面積吻合度85%~90%(含85%,不含90%)種植面積與配肥面積吻合度低于85%(不含85%)配合預檢次8分預檢符合率90%以上(含90%)預檢符合率75%~90%(含75%,不含90%)預檢符合率60%~75%(含60%,不含75%)預檢符合率60%以下(不含60%)預約安排次6分按煙站預約收購安排進行煙葉交售有1次不按預約安排有2次不按預約安排有3次及以上不按預約安排收購表現次一票否決不聽從導售安排,不服從級別裁定、刁難收購人員、尋釁滋事,冒名交售或將身份證等證件憑證轉借他人用以煙葉交售或有與煙販勾結等行為學習與成長(10分)Learningandgrowth培訓情況%10分各種煙農培訓參加率100%各種煙農培訓參加率80%~100%各種煙農培訓參加率60%~80%各種煙農培訓參加率低于60%合計Total100分
注:年齡超過65歲及收購不配合或有與煙販勾結情況為否決項。
Note:Age over 65 years old and acquisition does not cooperate and collusion with tobacco traders was veto item.
3.1 差異化扶持 對A、B、C、D級煙農予以差異化對待,優先保證A、B級煙農的生產收購計劃,適度調增其在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分級等環節的生產投入補貼[4]。如育苗環節,成本為1 050元/hm2,職業煙農按等級只需出300~450元/hm2,其余由煙草公司補貼;機耕環節,對職業煙農按等級以600~900元/hm2的優惠價收取冬翻、旋耕、起壟費用;植保環節,煙草公司對職業煙農按半價提供農藥;烘烤環節,煙草公司按25元/擔(1擔為50 kg,下同)的標準補貼A、B級煙農;分級環節,50元/擔的成本,A、B級職業煙農只需要出25元;煙草公司對A、B級職業煙農按10元/擔補貼專業化運輸費用,煙農自己不需要出錢。
按照煙農級別分別給予相應的煙葉種植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人身意外保險補貼及子女上學獎勵。如煙葉種植的保費,州煙草公司承擔60%,省級和縣級財政承擔40%,按煙農級別支付保費750~900元/hm2,最高賠付金額為1.5萬~1.8萬元/hm2。全州2015年受災農戶8 963戶,損失面積1 374.19 hm2,保險賠付1 492.93萬元。在引導煙農向A、B級煙農發展的同時,要注意防范和化解差異化扶持所引發的煙農潛在矛盾。
3.2 系統化培訓 對煙農的培訓教育需要從激發其內在動力、改善培訓模式和加強煙技員隊伍管理上入手,以促進其學習成長,進而提升生產運營,提高經營績效。
3.2.1 通過宣傳教育,讓煙農認同煙草公司開展煙農評價,建設職業煙農隊伍的戰略舉措。打造職業煙農隊伍是國家煙草局穩定煙葉種植的重大戰略措施,通過各項扶持政策,讓職業煙農獲得比外出打工更高的收入,且通過穩定收購價格,補貼生產投入,讓種煙的成本收益優于其他經濟作物種植,從而吸引年富力強的農民長期種植煙葉,保證產量,提高質量。通過印發宣傳冊,依托各級政府部門、煙站、煙技員等廣泛宣傳以及煙農間的口碑相傳,讓職業煙農理念深入人心,促使農戶在衡量成本收益之后,自發地學習煙葉種植技術,改善生產經營,遵守煙草公司規定,提升煙葉生產績效,向A級煙農標準努力。
3.2.2 應根據煙農的特點和煙葉生產實際,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種方式開展系統培訓。培訓時,煙葉生產旺季與淡季相結合,全面培訓與專題培訓相結合,理論培訓與現場觀摩、操作相結合。合理安排時間,實現旺季種煙、淡季培訓,使煙農不僅會種煙,還會經營,不僅能掌握科技興煙技術,還能掌握現代科學管理,逐步將其培養成為職業煙農;精心編選培訓教案,采用的教案均經過評比,確定為優秀教案,才能夠作為教材用于煙農培訓;利用煙葉生產旺季進行煙葉生產專題、專業技能培訓,由煙站站長、經驗豐富的煙技員、優秀煙農授課指導。為了不誤農時,煙技員可以深入田間地頭,向煙農講解煙葉生產技術要點和防治病蟲害知識[5]。
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在某一種植環節進行之前,開展該環節的專項培訓,如在6月份烘烤之前開展專業烘烤培訓,在7~8月份,開展煙葉分級的培訓。將煙農學校(基層煙站)辦成集中教育平臺,使煙農學校成為煙農互通信息、交流經驗、傳授技術的家園。
3.2.3 加強煙技員隊伍建設管理,激發其積極性。目前對煙技員采取勞務外包的聘用模式,煙技員的收入與煙草公司正式員工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工作積極性不高。因此需完善考核管理辦法,將煙技員的收入與煙農培訓任務完成情況,煙農隊伍的穩定情況,煙農的收益情況,煙農的滿意度等掛鉤,湘西州煙草公司通過明晰崗位職責,確立具體的目標考核辦法,提高了煙技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采取多種方式引進、培養煙葉生產技術員,具體方式有定向培養、校企聯合辦學、公開招聘。并經常開展教育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專題講座、技術比賽等活動,提升煙技員的綜合素質。
3.3 加強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建設 土地流轉是實現規模化生產,進而提升煙農收入的重要環節,而完善的土地流轉服務機制是促成土地流轉的關鍵。
3.3.1 搭建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在鄉鎮建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并以合作社為推廣媒介,為農戶提供土地流轉服務,包括土地流轉指導價格、土地轉讓信息、合同模板以及政策咨詢、協調流轉價格、督促合同兌現、處理流轉糾紛等服務[6]。協調鄉鎮政府對于職業煙農的土地流轉予以補助,如7 500元/hm2的流轉費,鄉鎮提供3 000~4 500元/hm2的補貼。
3.3.2 大力培育土地流轉中介組織。土地流轉中介有利于為土地供需雙方搭建橋梁,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土地交易效率。如湖南土流信息有限公司建立的土流網,不僅提供土地流轉行業信息服務,而且能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過程中的土地質量評估、土地評估、在線交易、抵押貸款等提供服務。通過建立統一的土地流轉信息服務網絡,及時收集、發布土地流轉信息,能使廣大農戶及時準確獲取可靠信息、促進農村土地快速流轉。
3.4 推進煙農專業合作社建設
3.4.1 準確定位合作社綜合服務職能。合作社是煙葉生產服務的實施主體,是設施管護的責任主體,是適用技術推廣的承擔主體,是煙用物資供應的配送主體。合作社不但要做好專業化服務和基礎設施管護,還需開展運用技術推廣、煙農技術培訓、煙葉科技實驗等項目。合作社不僅承包了增溫補光育苗、測土配方施肥、土壤改良、GAP管理、不適用煙葉處理等運用技術推廣任務,還承擔了肥料、農藥、農膜等煙用物資的配送,以及煙苗、煙葉的運輸等業務。需依托合作社開展職業煙農的生產投入補貼,降低煙農種植成本。
3.4.2 著力解決能人引領問題。充分發揮能人在合作社建設中的引領作用,使能人“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可從多渠道、公開招聘合作社管理人員,探索能人培育機制。
3.4.3 積極開展煙葉生產配套設施綜合利用。提高煙農對專業化服務的內生需求,鼓勵合作社在堅持“以煙為主”的前提下,依托和充分利用烤房、育苗工場、農機具等設施,在閑置期積極開展多元化經營,堅持“有設施、有技術、有品牌、有訂單、有效益”的原則,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培育有特色的產品,提高設施綜合利用率。
3.5 機械化作業 在老齡化進程加快、人工成本快速上升背景下,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種植效率需要依靠機械化水平的提升。因此,需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3.5.1 加快適宜山區的煙草農業機械的研究和推廣。對煙農需求開展調研,研發適用湘西州山地地形的中小型農機,按照“大中小適用,高中低結合,全程覆蓋,一機多用”的原則,高效運用農機資源。
3.5.2 進一步提升煙葉生產基礎設施條件,以適應煙用機械的運用。對水池、溝渠管網、機耕路、調制設施、防雹基地建設,進一步鞏固提升。同時,針對山區特殊的地理條件,按照“宜平則平、宜臺則臺、宜坡則坡、宜梯則梯”的原則,開展基本煙田土地治理,提高適宜機械作業的煙田面積。
[1] 黃曉東,周義和,劉相甫,等.論職業煙農的培育[J].中國煙草學報,2015,21(S1):77-80.
[2] 于海燕.基于平衡計分卡的企業知識型員工績效管理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4.
[3] 李滿良,朱家明,丁才夫,等.影響恩施州煙葉生產穩定發展因素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煙草學報,2013,19(4):94-100.
[4] 曹紅祥,崔志軍,臧傳江,等.濰坊煙區職業煙農隊伍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煙草科學,2016,37(2):71-76.
[5] 黃曉欽,趙佳榮.寧鄉縣職業煙農隊伍建設的思考[J].作物研究,2015,29(8):909-911.
[6] 黃擇祥,臧傳江.山東煙區土地流轉模式探析[J].中國煙草科學,2015,36(5):96-100.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and Cultivating Mechanism for Professional Tobacco Growers in Xiangxi Autonomous Prefecture
TIAN Mao-cheng1, LIU Jin-fang2*, ZHOU Mi-liang1et al
(1. Xiangxi Autonomous Prefecture Branch of Hunan Tobacco Company, Jishou, Hunan 416000; 2.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
As the dual effect superposi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aging, and labor intensive and low comparative returns of growing tobacco, tobacco farmers get a rapid reduction. To cope with the grim reality, we need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 tobacco farmers to improve seed yield cigarettes and stable tobacco grower team. We design evaluating indicator and formulate evaluation methods based on balanced scorecard, through which we calculate the farmers rating with subjective ratings and objective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Xiangxi Autonomous Prefecture. We guide and cultivate professional farmer from differentiated support, mechanized operation, systematic trai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land circulation service system and the farmers cooperative.
Professional tobacco grower; Evaluation indicator; Differentiated support; Cultivation mechanism; Balanced scorecard
湖南省煙草公司湘西自治州公司科技項目(州煙技[2015]88號)。
田茂成(1968- ),男,湖南龍山人,高級農藝師,碩士,從事煙葉種植與管理研究。*通訊作者,講師,博士,從事煙草農業管理研究。
2016-10-19
S-9;F 3
A
0517-6611(2016)33-02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