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多肉植物在花卉市場大受歡迎,成為很多家庭的新寵。然而最近一段時間,有一種說法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多肉植物含有毒素,人類接觸它們可能有中毒風險,嚴重的還會引發心臟病。這是真的嗎?外表憨厚可愛的“肉肉”們真的是人類的“健康殺手”嗎?
少數多肉植物有毒
多肉植物擁有飽滿多汁的肥厚葉片,在園藝上又稱多漿植物或多肉花卉,它們多數產于非洲、美洲、地中海沿岸、大西洋島嶼、馬達加斯加等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有50多個科近萬種,色彩和形態極其豐富。而“暗藏殺機”的多肉植物,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在市面上較為常見的多肉植物里,僅大戟科和奇峰錦屬的植物才有毒,例如大戟科的麒麟掌、龍骨、虎刺梅以及奇峰錦屬的玉樹等。
有毒“肉肉”危害有多大
很多種類的多肉植物體內都有白色乳汁或無色黏液,這是一種多糖物質,可以增強多肉植物的抗旱性。同時這種黏液和乳汁在植物受傷時,可使傷口迅速結膜,既防止了體內水分散失,又避免了病菌感染。然而,如果人接觸了有毒多肉植物的汁液,就會引發一些中毒癥狀,例如皮膚發紅、腫脹、疼痛、瘙癢以及過敏等。
此外,奇峰錦屬多肉植物的有毒物質,確實可以引起心臟的中毒癥狀,因為這些物種含有影響神經和肌肉的毒素,一旦過量攝入,可導致中毒,使人出現劇烈嘔吐、腹痛、腹瀉、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等情況,嚴重中毒者可在發病后數小時死亡。但是請注意,這并不代表在家里擺放多肉植物就會引發皮膚過敏或者傷害心臟。因為這些有毒物質是在汁液中,并不會以氣體的形式排放出來。也不是說只要一接觸多肉植物就會對心臟有害,或者引起皮膚過敏等癥狀。只有在這些多肉植物受到侵害破損后,我們接觸其汁液,才會引起皮膚瘙癢、腫痛等癥狀;而只有在攝入的情況下,才可能傷害心臟。所以,如果我們對多肉植物只是日常觀賞,不隨意觸摸、玩弄,更不去品嘗,就不會有問題。
如何避免“肉肉”帶來傷害
如果您的家里恰好養著一株有毒的多肉植物,扔了又舍不得,您該怎樣避免它可能給您和家人帶來的傷害呢?
首先,多肉植物破損后會流出汁液,因而不要隨意摘取它們的花、葉、莖等,以免釋放其體內的有毒物質。千萬不能隨意取食多肉植物組織,并且要避免被帶刺的多肉植物扎傷。
其次,在接觸有毒多肉植物后,要仔細清洗接觸部位,防止有毒物質存留。如果皮膚受傷破損,要盡量避免接觸多肉植物,倘若不小心接觸了多肉植物,也不要用接觸過的手揉眼睛。如果出現中毒癥狀,要第一時間到醫院就診。
(摘自《長春日報》2016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