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心
一、運用信息技術,增強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近年來被廣泛應用到教學中,信息技術的直觀呈現方式能帶給小學生極強的吸引力,讓數學知識更加多彩。例如,教學“軸對稱圖像”這部分內容時,使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等腰三角形、飛機、蝴蝶這三幅圖,并用紅線畫出對稱軸,讓學生觀察并感受對稱圖形的特點。學生都被美麗的圖案吸引,對軸對稱圖像的理解更深入。通過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法,把書本中死板的知識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數學課堂教學變得更形象生動,讓學生更容易掌握枯燥的知識和重點難點概念。
二、精心設計活動,營造高效課堂
小學數學課堂探究活動的設計必須從學生出發,設計出可以激發其參與熱情,提升其學習興趣的活動。在各種探究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獨立自主地進行探究,不僅使學生充分掌握知識,而且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對數學的情感,促進小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每個學生都具有潛在的創新才能,要把這種潛能轉化為現實中的創新能力,應營造濃厚的創新教育氛圍,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數學教師自身要具備創新精神,這是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因為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可忽視,教師本身具有的創新精神會極大地鼓舞學生的創新熱情。因此應該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掌握更靈活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豐富和提高自己。
2.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和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較適宜的“氣候”和“土壤”。以“升學率”為教育目標的應試教育,使得教師和學生都處于高度緊張的機械知識傳授狀態中,嚴重阻礙學生獲取新知。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轉變過去教師“教”和學生“學”并重的模式,實現由“教”向“學”的過渡,創造適宜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的活躍課堂氣氛,從而形成有利于學生主體精神、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健康發展的寬松教學環境。
3.通過游戲以助學激趣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知識,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又符合他們的認識規律。如教學一位數除法時,可以設計摘蘋果的游戲:在黑板上畫一蘋果樹,在又紅又大的蘋果上分別寫有不同的算式,樹旁畫上表示不同結果的各種籃子,讓學生將算式與結果對應的蘋果摘到各自籃子里,大大提高學生的興趣。
三、引導合作學習,活躍課堂氛圍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合作學習,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活動,進一步創新教學方法,讓合作、探究貫穿課堂教學始終,有效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把學生熟知的生活事例引進數學課堂,使生活常識數學化,如教學“圓柱的側面積”這部分知識點時,首先向學生展示一個側面積基本相同的空心紙筒和一個實心圓柱并提出問題:同學們猜想并討論一下老師手中哪個圓柱的側面積更大?話音剛落學生七嘴八舌地討論了起來,之后我將學生分成各個不同的小組,給每一個小組分別發放了紙筒和圓柱,要求學生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部分學生將紙筒垂直剪開之后,發現是一個長方形,他們使用卷尺對其長寬進行測量并得到了側面積。這時我開始引導學生:實心圓柱是無法剪開的,大家有什么好點子呢?之后啟發學生將紙筒圍起、展開、再圍起,這時有思維靈活的學生發現了圓柱的底面圓周長便是剪開后長方形的長,高便是長方形的寬,再使用卷尺測得相關數據之后,順利計算出了圓柱體的面積。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同時讓他們動手動腦,課堂氛圍非常活躍,教學效率得到了提升。
2.重視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喜愛活動是兒童的天性,活動可以給他們快樂、知識、經驗、智能和健康,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每位教師都應掌握教育這一最大秘訣——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育于活動之中,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逐步形成積極進取、樂于合作、自我調節、適應環境的良好心理品質,使學生的身心素質得以健康發展。
四、結語
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與實施是每一位一線教師應當深入研究的課題。我們必須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深化課程改革,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從而有效提升教學實效性,真正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