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小強 浙江山川有色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浙江紹興 312000
土工試驗數據智能無縫對接工程地質勘察數據庫方法初探
文/蘇小強 浙江山川有色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浙江紹興 312000
土工試驗數據借助EXCEL錄入,使用的是手工錄入方法。對于巖土工程地質勘察數據的成果展示、數據分析、調查研究來說,這種方法產生的巖土工程地質勘察表格比較多,數量較大,即便是熟練者在錄入時也會有錯誤產生,而且錯誤不易被發現。近年來,土工試驗數據智能無縫對接工程地質勘察數據庫的方法,以其在數據監理、智能編碼、篩選、匹配等方面的先進性,在工程實踐中逐漸取代了過去手工輸入的方式。本文圍繞土工試驗數據智能無縫對接工程地質勘察數據庫入庫操作展開論述,旨在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數據精確性。
土工實驗數據;智能數據庫;無縫對接
巖土工程地質勘察行業需要將土工試驗數據進行錄入、分析、評價,以圖表、報告的形式形成重要基礎數據,在地基土的承載力計算等方面能提供重要參考數值。國內外工程勘察軟件成果顯示,工程勘察軟件在數據分析、計算等方面功能都很強大,但是也都普遍存在數據錄入復雜,輸入不方便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采用智能數據無縫對接的新方法,才能將指標眾多、數量龐大的數值進行高效率、準確地存儲,例如土工試驗數據成果表和勘察軟件工程地質勘察數據庫的結構和數據組織方式的無縫對接,就可以將工程地質勘察數據智能無縫地加以錄入,并確保準確性。
1.1數據分析
土工實驗數據中的參數比較多的是含水率、密度、土粒分析、界限、滲透率、直接剪切等等物理力學指標試驗數據。使用傳統的EXCEL方法進行計算,獲得表格形式的土工試驗數據成果表,所有的試驗數據在表格中的排列都是以固定形式存在的。

土工試驗數據成果表
1.2軟件分析
工程地質勘察數據庫軟件分析系統,使用ACCESS數據庫對中間、支撐數據進行分析,以表格的形式進行數據存儲,采用的方式包括:
(1)EXCEL手段為輔,對土工試驗數據采用手工分類的方法,將工程地質勘察數據庫數據表的結構逐條進行提取、編排。批量導入工程地質勘察數據庫軟件錄入界面;
(2)通過數據接口文件批量導入的方法,將工程地質勘察數據進行數據接口文件導入;
前者使用的范圍較為廣泛,但是存在錄入不準確,數據龐大的問題,后者無法對所有指標類型進行錄入,特別是對結構復雜的數據或者同一指標數據,都無法實現導入。因此,將二者進行智能無縫對接就成為不二選擇[1]。
1.3數據對接
工程地質勘察數據表格數量是非常龐大的,結構也很龐大,各種表格、參數、關系也較為復雜,而且截至目前,土工試驗數據成果有關的規范一直沒有統一的固定的格式,缺少統一的數據接口標準體系。按照數據對接的要求,應綜合考慮信息化技術的特點,將數據中的結構、數據表、成果表等數據區域進行分析與對應處理,方能達到工作需要的水準。

數據庫三軸壓縮試驗數據表與工試驗數據成果表數據區域對應表
土工試驗數據成果表將三軸壓縮試驗土樣數據在不同壓力下對應的試驗數據形成土工試驗數據進行重組和重新存儲,保證軟件工程地質勘察數據庫中數據的合法性。

三軸壓縮數據在軟件中的數據表形式
1.4批量導入
智能數據軟件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批量導入,比一般的數據導入時間節省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在巖土工程地質分析評價和勘察報告的錄入、編寫中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實踐中,對土工試驗數據進行錄入時,要達到簡單、便捷、準確無誤,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使用智能無縫對接數據錄入,做到自動化、高效、簡單方便;
(2)對各種類型和指標的數據均可實現導入;
(3)對各指標分階段導入的需求能夠予以滿足,保證指標數據導入在覆蓋和追加方式上可以選擇;
(4)對智能化進行提取時,根據土工試驗數據入庫標準進行監理,監理過程要合法,監理結果可以隨時導出、定位、查看、修改。
例如在勘查項目的土工試驗中,對一些指標進行分析或者分階段獲取時,需要在系統設計階段進行通盤考慮,才能在操作時實現無縫對接:
①從土工試驗數據成果表中提取指標數據,批量導入數據庫后形成對應的整張表格;
②在土工試驗數據成果作為指標數據進行確認后,對土工試驗數據成果進行批量導入;
③結合看查項目的增量和勘察項目的階段進度,對指標數據進行表原的數據分析,最后見個數據追加到數據表中[2]。
1.5數據監理
對數據眾多,結構復雜的土工試驗數據,施行人工干預,土工試驗數據粗錯多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對土工試驗數據在導入前后的監理不夠。土工試驗數據缺乏完整合理的數據問題的監理工作會給整個土工試驗數據造成丟失、不完整等問題,需要監理工作不斷進行導出和聯動定位,方能解決。
2.1針對土工試驗數據導入的實踐我們得出結論,數據監理可以實現對土工試驗數據修改以達到準確,通過智能編號、篩選、自動匹配等方式將土工試驗數據快捷入庫,形成土工試驗數據成果表控制數據空值成果表。

數據智能導入流程圖
2.2通過數據導入的智能算法,在導入流程過程中實現了無縫導入,例如如果要選擇土工試驗數據對應數據表,則應從數據庫中調取某一勘察項目的土工試驗數據成果表。

在數據表中調出三軸壓縮試驗數據后,智能地將土工試驗數據成果和數據庫中的工程信息等相關信息進行選擇性錄入,建立或者覆蓋數據,形成指標數據的導入流程:

2.3工程地質勘察軟件的智能無縫對接數據錄入方式,彌補了當前熱門軟件不能對所有類型和指標的土工試驗數據進行批量導入的不足,而且提高了數據導入的工作效率和準確率。經過實踐證明,使用土木地質工程軟件智能無縫對接工程地質軟件后,將過去的數據錄入工作量和數據錄入工作時間大大縮減,原本十天錄入的工作量,幾十分鐘就可完成,準確率可以達到百分之百,這種方法不僅讓錄入人員從繁重的數據錄入工作中得以解脫,而且使巖土工程地質分析評價和報告編寫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提升到了新的層次[3]。
結語:
土工試驗數據導入智能無縫對接勘察軟件的使用,實現了土工試驗數據成果表的詳細分析,將工程地質勘察數據庫的結構和組織方式進行了更加準確的調整,使成果表和數據庫數據表實現了無縫對接。并且,經過工作中數據處理方面的經驗和流程后,成果表和數據庫的對應進行了智能化的監理、編號、篩選和匹配,解決了傳統數據錄入中長期存在的問題,改變了軟件的使用習慣,將手工錄入數據的準確率低等問題加以完美的解決。今后的工作方向應在工程地質勘察數據庫和土工試驗數據中智能化方面不斷進行完善和研究,進一步將兩者進行有機集成。
[1]桑國聰.淺論工程地質勘察中相關問題的研究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3,(18):88-88,89.
[2]楊穎杰.探討在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技術創新[J].房地產導刊,2015,(27):414,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