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旅游:從2014年品牌創立至今這期間最大的轉變是什么?
陳福榮:創立之初,主要是探索性地做一些產品,因為我不是專業的工藝設計或產品設計出身,所以最初的探索領域會比較廣,從材料、設計的工作方式、品牌風格做一些探索,最終對產品的理解慢慢有了清晰的方向,之后逐漸縮小范圍。在產品上,比較有邊界地去設計,會幫你界定你的位置?,F在的WUU比較成熟地在做市場,目前主要有三個日用品系列和一個燈具系列。最大的轉變,我覺得就是在探索過程中,去了解WUU是什么,WUU的品牌是什么。慢慢去理解之后,我們現在做的成品更注重人跟物的使用體驗,還有就是逐步探索物體的本質可以是什么方式。
海峽旅游: 什么驅動WUU持續不斷推出讓人眼前一亮的物品?
陳福榮:這點挺感性的,我這兩天在看英國藝術家大衛·霍克尼的一本書,他說不管是攝影師、藝術家,還是設計師,各行各業都有一個共同點,如果你熱愛這個行業,熱愛你的志業,它已經滲透到你的生活里面去了,你就會在每個階段里,接收刺激到你的新鮮東西,然后這個東西可能是一些非常散亂的靈感,其中包括你對市場突然的理解,而有些是在生活中你跟人接觸,跟物體接觸的體會,還有像是使用習慣的購買等等,所以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一樣的體驗,促使你去做一些事情。
海峽旅游: WUU強調設計、功能、工藝、美感,也專注新材料研究,后者對于WUU有著什么樣的意義?
陳福榮:材質這塊是挺好玩,第一點就是我們做事情特別慢,做事特別慢就很容易陷到細節里面去,然后你就會對現有的很多東西覺得不夠優秀不夠好,所以你在研發產品時,你會對產品的材料可能跟其他人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其他人覺得做一個燈具,用銅或大理石做燈具,他就是用這個材料,找現有的工廠打個樣,然后幾個模板下來,就是這樣子,我們會直接切入到工藝這塊,因為產品要有相當好的感受,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情緒表達,不同的工藝附在不同的材料上面,它更有不同的情緒表現,所以我們會很細致地去探索這些材料。我們工作室做得比較慢的原因是因為做得很細,對現有工藝保持懷疑態度,如果你很輕松去做的話,東西有可能會變得非常粗糙,觸摸產品的手感非常劣質。我覺得WUU在做這些事,不是在做行業的改變,只是想做一些自己能看的過去、自己可以接受的東西,把它做到我們真的很滿意的級別。
海峽旅游:短視頻是WUU推廣的一大亮點,如何看待這種表達方式?
陳福榮:推出WUU品牌時,國內還沒有類似的方式在做,但是這兩年下來,有一些品牌跟著做了。WUU的視頻主要是和新橋合作,在“錘子與莊子”項目里,是他第一次拍短片,得到非常專業的好評。他的工作室就在我們隔壁,中午還去他家開會了。這次燈具視頻,新橋就想到用設計師的工作狀態與燈的成形方式在畫面上做一個結合,為此他寫了劇本,準備拍一個更深入的燈具視頻。因為我們是朋友,一起合作很自然就有靈感觸碰,我覺得我們是在共同成長。
海峽旅游: WUU還有哪些新計劃?
陳福榮:明年會推出完整的燈具系列,此外還有家具系列,之前也嘗試做過家具,但當時更多是WUU剛開始探索積累的事情。在做燈具的這兩年里,WUU慢慢地找到了方向,包括設計風格和對設計的重點把握,重新把家具拾起來做一個簡單的家具系列,對WUU作為一個日用家居品牌的完整性是個補充。我們會重新思考WUU,但是基本的理念不會改變,慢慢找到適合我們的市場。我們面對的可能是偏向中高端市場的消費群體,可能比國內一些新的設計品牌的消費群更高一點。當我們特別愿意花精力把質量和使用體驗做到很好時,我們就發現市場好像變得更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