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馮立啟
正是因為價格和區域限制放開了,受市場經濟調節作用,企業反而能夠實現充分競爭。
國家發改委日前宣布,決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廢止《食鹽價格管理辦法》,同時放開食鹽出廠、批發和零售價格,由企業根據生產經營成本、食鹽品質、市場供求狀況等因素自主確定。
保障食鹽市場和價格基本穩定
國家發改委要求,屆時各地要做好改革前后政策銜接,細化改革措施,抓緊建立完善食鹽儲備體系,研究制定應急預案,確保食鹽安全穩定供應。食鹽生產經營企業要做好食鹽調度和配送工作,完善企業儲備制度、保持合理庫存,切實保障食鹽市場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和經濟欠發達的邊疆民族地區普通食鹽穩定供應,做到不斷供、不脫銷。
為了保持食鹽價格基本穩定,各地要加強食鹽零售市場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和經濟欠發達的邊疆民族地區價格監測,注重研判預警,當食鹽市場出現異常波動時,要及時采取投放儲備等有效措施,保持食鹽價格穩定。特殊情況下可依法采取臨時價格干預或其他緊急措施,防止普通食鹽價格異常波動。同時,要加強食鹽價格監督檢查,發揮12358價格監管平臺的作用,受理舉報投訴,查處哄抬價格、串通價格、囤積居奇等不正當價格行為,維護食鹽市場秩序。消費者可通過12358價格監管平臺舉報價格違法行為。
供應有充分保障食鹽價格不會出現異常波動
日前,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就全面放開食鹽出廠、批發和零售價格后,社會關心的問題進行答記者問。
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我國鹽資源十分豐富,食鹽市場供應主體較多,實施鹽業體制改革方案、放開食鹽價格后,總體上看,食鹽市場供應有充分保障,普通食鹽價格不會出現異常波動。
這位負責人說:我國鹽資源十分豐富,鹽行業多年來產大于銷。2015年我國原鹽產能11345萬噸,消費量為8876萬噸,其中食鹽消費量僅為1000萬噸左右。同時,我國食鹽市場供應主體較多,登記注冊的鹽業生產企業有300家左右,鹽業流通企業有4000多家。
今年4月國務院印發《鹽業體制改革方案》,決定推進鹽業體制改革,完善食鹽專營制度,打破食鹽生產企業只能銷售給指定批發企業、食鹽批發企業只能在指定范圍內銷售的規定,允許食鹽生產企業進入流通和銷售領域,食鹽批發企業開展跨區域經營,全面建立起競爭性市場結構,食鹽價格具備放開條件。因此,按照鹽業體制改革方案的統一部署,國家發改委決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將全面放開食鹽出廠、批發和零售價格。
建立儲備體系企業儲備不低于一個月平均銷量
這位負責人表示,國家將建立健全食鹽儲備體系,建立由政府儲備和企業社會責任儲備共同組成的全社會食鹽儲備體系,其中政府儲備不低于本地區一個月食鹽消費量,企業儲備不低于正常情況下一個月的平均銷售量,遇有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發生時,要及時采取投放儲備等手段,確保食鹽安全穩定供應。
為了保持價格穩定,會加強食鹽市場價格監測,建立健全應急保障機制,保持食鹽價格穩定,特殊情況下可依法采取臨時價格干預或其他緊急措施,防止普通食鹽價格異常波動。此外有關部門也會加強食鹽市場價格監督檢查,依法查處哄抬價格、囤積居奇等不正當價格行為,維護市場秩序。
鹽改后會不會出現“天價鹽”?
食鹽專營體制下實行區域封鎖,跨區域用鹽將會受到處罰。專營主體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既從事鹽政管理,又從事鹽業經營,政企不分,容易滋生腐敗。而且,消費者基本只能選擇中鹽的加碘食鹽,其他的鹽在市場上很難買到,這一定程度上講等于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
另外,各級鹽業公司壟斷食鹽銷售,有的地方鹽價甚至翻了10倍。目前市場上400克裝的食鹽售價大概在兩三元左右,但據一生產商透露,每袋食鹽的成本僅在0.5元左右。這種負擔無形中被轉嫁到了老百姓身上。
新政出臺之后,食鹽價格由政府調控變成企業自主定價,在投機、心理預期等一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下,一開始價格波動在所難免,肯定也會有一些奸商借機提價,甚至制造恐慌,哄抬鹽價。
不過,正是因為價格和區域限制放開了,受市場經濟調節作用,企業反而能夠實現充分競爭。在鹽業整體產能過剩的背景下,部分企業不僅不會賣“天價鹽”,反而可能以低于成本價賣出,以此來去庫存。
最終,食鹽價格將由企業根據生產成本、營銷成本、食鹽質量、供求狀況等因素來自主確定。
再退一步講,真有天價鹽現象出現,國家對食鹽的投機、囤積、炒作等行為還是會嚴厲打擊的。
保障偏遠山區貧困地區食鹽穩定供應
食鹽價格放開后,偏遠地區因受運輸距離遠、成本高的影響,價格有可能會上漲,甚至出現缺貨。那么這個時候,還是需要政府出手,穩定市場的供應。
對此,發改委也回應稱,國家讓各地組織好食鹽的調配和運輸,及時采取投放儲備、臨時價格干預等手段,確保內地山區及邊遠貧困地區普通食鹽穩定供應和市場價格基本穩定。
同時,要求各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政府補貼運銷費用或直接補貼貧困人口等方式,保障邊遠地區和經濟欠發達的邊疆民族地區人口能夠吃得上、吃得起合格碘鹽,并按照已經建立的社會救助機制,確保低收入群體不因放開食鹽價格而降低生活質量。
“舌尖上的食鹽安全”如何保障?
食鹽放開價格后,市場上難免會出現投機倒把分子,用工業鹽沖銷小包裝食鹽和腌制用鹽這類案件可能會多發。
監管難度增加,相關部門在質量監管方面必須投入更多力量,保障食鹽質量。
公安、司法、衛生計生、工商、質檢、食品藥品等部門需要一起配合,對食鹽定點生產、批發企業實行更嚴格的規范條件,建立食鹽質量追溯體系,讓百姓吃上放心鹽。
取消食鹽專營,鹽業專營企業首當其沖地會受到影響,對政策保護依賴過重的企業無疑將是重磅一擊。行業會經歷一輪洗牌,一些產銷一體、跨區域經營、具有資源品牌技術優勢的大企業會脫穎而出。由于普通用鹽的價格和供應還是會維持相對穩定,中高端食鹽的市場占比將進一步提升,相應的企業也會逐步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