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對SDH技術及基于SDH技術的多業務平臺(MSTP)的技術進行概述,簡述了SDH和MSTP的發展歷史、及應用前景,闡述了SDH和MSTP的特點及其應用;設計了基于SDH的MSTP平臺的點對點組網開通的實際案例,并對其進行分析和測試。
關鍵詞:SDH;MSTP;光纖通信;交叉連接;E1
1 概述
SDH技術憑借核心網在帶寬和技術上的優越特性以及在同步復用、光接口標準化、網管性能、網絡拓撲、安全穩定性等方面的突出特點,在構建接入網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推動了接入網的健康發展。我國網絡建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依然存在許多問題。特別是主干網帶寬供大于求,城域網帶寬供不應求的局面還十分突出。面對這種情況,城域網光網絡成為接下來網絡建設的重點。現階段寬帶城域光網的構建已經形成了多種技術路線。而在這個過程中,以SDH技術為基礎的多業務傳送平臺(MSTP)逐漸顯露出頭角。MSTP和傳統通信平臺不同,它集多種網絡服務為一身,藉由一個平臺,就可以實現多種網絡設備的功能,從而避免了大量數據輸送和接入設備的接入,優化了網絡結構,提高信息處理效率。MSTP兼容了TDM、ATM、以太網等多種業務的接入和傳送服務,相較于別的城域網建設技術,MSTP在話音、數據、圖像、IP業務等方面具有更好的適用性,價格低廉,性能優越,更加便于向全光網絡升級,故而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
2 MSTP的發展、技術特點及其應用
SDH是同步數字傳輸體制的簡稱,屬于數據傳輸協議的一種。其中對數字信號的幀結構、復用方式、傳輸速率等級以及接口碼型等內容進行了明確說明。SDH網以光纖為硬件平臺,經由內部的網絡單元(NE)提供同步信息傳輸、復用、分插和交叉等業務。SDH的等級和速率如表1。
MSTP技術源于SDH,經過近十幾年的不斷發展,已經將傳統的SDH復用器、數字交叉鏈接器(DXC)、WDM終端、網絡二層交換機和IP邊緣路由器等多個獨立的設備集成為一個網絡設備,MSTP是SDH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一種具體體現,通過對多種網絡通信業務的整合,納入統一的控制下,從而提高網絡業務的實現品質和效率。MSTP對于以TDM為代表的混合業務有著十分突出的適應性,故而常用作網絡邊緣的融合節點。MSTP平臺應用范圍廣泛,從網絡設施剛剛起步的小型運營商進行局間或POP間建設,到網絡設施建設已經成熟的大型運營商,都MSTP都能夠為其停高效的分組數據服務,從而為電路交換網向分組網的轉變提供有利的基礎條件。
MSTP的技術優點大體有如下幾點:(1)SDH網絡節點結構技術成熟,實踐數據豐富,同時實現了技術標準的全球化。這些都是SDH超出其他技術的優勢所在。而MSTP以SDH為技術基礎,在和當前電信網絡相融合方面先天上就具有很大優勢。同時,使用MSTP還有利于網絡節點的優化、減少硬件設施上的投入,增加業務實現效率和提高網絡外延性等。(2)由于MSTP的業務集成特性,利用MSTP建設城域網,不但有利于充分挖掘帶寬利用效率,還可以最大限度減低二層、三層設備的數量,實現網絡設施結構的優化。(3)MSTP具有SDH的特性,終結協議和功能轉換的效率速度很快,不僅為運營商在網絡邊緣開展多種業務服務提供了便利條件,還能夠實現這些業務和專門的骨干網間的協議轉換。
3 基于SDH的MSTP平臺的應用設計
該設計是一項專門為重慶盛山水電站設計的光纖通信系統工程。其支持傳統的SDH網絡功能及虛級聯(VCat)、鏈路調整(LCAS)功能和SDH高低階交叉矩陣,支持完整的IF/Ethel-net透傳和二層交換匯聚功能。該系統具備完善的傳統PDH和SDH傳輸接口、FXS/FXO語音接口。并且還能提供豐富多樣的數據接口等。該設備小巧緊湊、功能齊全,具有價格低廉、配置靈活、接入業務種類豐富、產品可靠、傳輸效率高等特點,可滿足中小容量的城域多業務寬帶接入需求,同時也可以廣泛應用于各種企業專網的升級改造,特別適用于網絡匯聚、寬帶接入、光纖到戶等場合。通過設計ME點對點組網使得水電站在偏遠地區及時通網與外界保持緊密聯系,該系統適應了通信發展的需要,發揮了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1 網管和計算機的準備工作
ME設備所有的操作維護工作都需要TMaster網管來執行,因此在開通設備時需要準備一臺計算機。本計算機需要具備以下要求:CPU PⅢ、內存256M、硬盤50G以上配置,串口,網卡,1024*768以上顯示器,需安裝有TMaster 1000 EMS網管軟件,同時還需要準備一根串口線和一根交叉網線。
3.2 組網設計
本次設計采用兩臺設備點對點的方式進行組網,同時采用SNCP方式來進行實現對其的保護作用,有主用光口和備用光口。采用常見2×STM-1/4 SFP的主板,同時采用STM-1/4擴展板、8/32E1擴展板以及FE擴展板這三種擴展板。首先將兩臺設備的兩個AP都分別連入本地LAN的交換機中,此時這兩個AP起到的作用其實就相當于一根“無形的網線”和橋接器了。當兩個AP連入后會默認其中一個AP為主AP即主光口,另一個為副AP為備用光口,一般將連接上外網的一邊設置成主AP。兩個AP的設置方式基本相同,都是在AP的管理界面中選擇“橋接模式”,并在“遠程橋接MAC地址(Remote Bridge MAC)”中輸入對方AP的MAC地址。注意兩個AP要設置成同樣的SSID,同一網段的IP地址、子網掩碼,且使用相同的信道。點對點組網方便、傳輸距離遠、傳輸速率高,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小,而且成本低等優點,但是本次傳輸距離由于較遠所以同時需要采用中繼模式來實現網絡的連接,一中繼AP點為信號的連續,同時它可支持點對點的傳輸。圖1為點對點組網示意圖。
3.3 硬件設備開通設計與測試
該設計采用屬性配置、插板配置、時鐘源配置、時鐘模塊屬性配置、用戶、通信配置、時隙配置(需配置為并發選收方式)七種配置方式。在完成ME點對點的主板設計、程序的檢查、組網的設計和配置的設置后,根據要求對ME設備進行了誤碼性能指標測試、抖動指標測試、漂移指標測試、可用性指標測試,測試結果滿足設計的要求。傳輸設備連續測試24小時誤碼為零,一個標準的接入網假設參考配置中,其可用性指標優于99.99%,相當于一年內不可用時間小于53分鐘。該系統開通后,測試人員進行了環路測試,設備運行良好,能夠滿足設計要求和用戶要求。
4 結束語
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針對基于SDH的MSTP平臺的設計出ME點對點組網,本系統的功能測試涵蓋了大多數MSTP的功能模塊,其性能和指標的測試也是嚴格參照標準要求及其相關方法進行的測試,并達到了所有相關標準中規定的的要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個基于SDH的MSTP平臺的系統的設計是成功的。從傳輸網絡現狀來看,大部分的城域傳輸網絡仍以SDH設備為主,基于技術成熟性、可靠性和成本等方面綜合考慮,以SDH為基礎的MSTP技術在城域網應用領域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參考文獻
[1]余君.MSTP技術在城域傳送網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0.
[2]咸廷偉,孫仁祥,毛琦.基于MPLS(多協議標記交換技術)的IPQoS應用[J].微計算機信,2003.
[3]王曉明.MSTP在陜西電力通信網中的應用[J].電力系統通信,
2008.
作者簡介:徐結海(1967-),男,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副教授、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