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5日,特朗普內閣已經提名12人。隨著名單不斷刷新,人們越來越困惑,川普的選人標準到底是什么?既有論功行賞,又有不計前嫌,人員組合也非常多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美國或將擁有歷史上最富有的政府班底。

特朗普最初做出的提名似乎是對忠實追隨者的褒獎。包括將其前競選活動負責人班農任命為白宮首席策略師兼高級顧問、退役陸軍中將邁克爾·弗林任命為國家安全顧問、在共和黨初選中第一個為其背書的參議員賽森斯任命為司法部長等。
作為“政界新手”的特朗普也在積極吸納“局外人”。在其所任命的內閣官員中,不少人在政策經驗方面幾乎是空白。被提名為財政部長的姆欽是高盛集團前合伙人,特朗普15年的朋友,在競選期間擔任特朗普的財務總監。雖然沒有政府工作經驗,但姆欽將成為特朗普內閣的關鍵一員,負責踐行稅制改革、重修貿易協議、增加基建投資等一系列承諾。
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也是華爾街富翁。名氣雖不像沃倫·巴菲特那樣家喻戶曉,但也稱得上是“股神”。羅斯以收購快要破產的企業然后重組獲利見長,有“破產重組之王”之稱。特朗普與羅斯還是患難之交,其企業曾負債34億美元,羅斯從中斡旋,為特朗普贏得了周轉的時間。在特朗普競選期間,羅斯一直擔任競選團隊的經濟政策顧問,幫助其制定了包括退出TPP、大幅下調企業稅稅率、擴大基礎設施建設支出等政策。
在這群沒有政府經驗的超級富豪中,財富排名第一的是被提名能源部長的哈羅德·哈姆,他身家150億美元,福布斯排行榜第30位。這位石油大亨靠自我打拼建立起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是特朗普競選陣營的能源政策顧問。
提名教育部長的貝齊·德沃斯,身家51億美元,其家族是共和黨的大金主之一。德沃斯的丈夫迪克是大名鼎鼎的安利公司繼承人。在今年的大選中,德沃斯共資助了121場競選活動,僅在俄克拉荷馬一個州就拿出21萬美元支持相關候選人。
當然,在任命重要內閣成員時,特朗普也愿意 “不計前嫌”。比如,印第安納州州長麥克·彭斯被提名為副總統。這位“建制派”,在共和黨內保守派人士中評價甚高,能擔當起特朗普和黨內建制派之間的“橋梁”。
而被提名為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的妮基·海利,被提名為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的湯姆·普賴斯,在初選階段都是特朗普的競爭對手。特朗普看重他們,不僅因為海利是美國最年輕的現任女州長,普賴斯是一位名醫,更因為彼此政見相投。
為了“取悅”競選期間對其持批評態度的黨內人士,或 “令這些人放心”,特朗普也不惜啟用前朝重臣。
退役海軍上將馬蒂斯雖然有“瘋狗”之稱,但他是小布什對伊戰爭的指揮官,絕對的鷹派人物。他被提名任國防部長,得到了共和黨內的一致認可。趙小蘭任交通部長的提名則有助于夯實特朗普和國會山之間的合作關系。趙小蘭曾在小布什政府中擔任勞工部長,她也是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的妻子。
除了保守強硬派和富豪,特朗普內閣的另一個特點是,軍人數量似乎有點“太多了”。
已經獲得提名的軍人有:馬蒂斯任國防部長,邁克爾·弗林任國家安全顧問,畢業于西點軍校、在冷戰期間是陸軍軍官的邁克·蓬佩奧任中央情報局局長。
此外,特朗普還在考慮任命退役陸軍上將彼得雷烏斯為國務卿、退役海軍上將凱利為國務卿或國土安全部部長、海軍上將羅杰斯為國家情報局局長。外界分析,特朗普認為奧巴馬太軟弱,讓美國在全世界失去了尊重,所以他起用了強硬派班農、馬蒂斯和弗林,想讓美國再次強大起來。
至今,在國務卿人選上,形勢始終有些撲朔迷離。不過這種次序關系似乎也說明外交處于特朗普決策圈稍外圍的地位,經濟和安全才是“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