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芹++黃利++張俊++魏紹斌
摘要: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是一種生殖功能障礙與糖代謝異常并存的內分泌紊亂綜合征。在中醫并無其對應的病名,根據其癥狀,可參考“月經后期、閉經、崩漏、不孕癥”等病。治療上主要強調從腎、脾、肝論治。相關研究表明,痰濕型PCOS是本病最常見的證型之一[1]。筆者在綜合歷代中醫文獻相關論述后,發現肺與痰濕型PCOS有密切的聯系,本文將從肺的生理功能與病理變化論述肺與痰濕型PCOS在發病及治療方面的聯系。
關鍵詞:肺;痰濕型PCOS;證治
中圖分類號:R27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6)11-0007-03
PCOS的主要特征是排卵障礙、卵巢呈多囊樣改變、高雄激素血癥和胰島素抵抗,主要臨床表現是月經不調、稀發甚至閉經以及不孕、多毛、痤瘡、黑棘皮、肥胖等,至今病因仍不明確。中醫臟腑辨證以腎、脾、肝為主,而不同證型的PCOS辨證與相應臟腑又有所側重,筆者認為痰濕型PCOS的產生與治療除了與上述三臟有關,與肺也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1肺與痰濕型PCOS發病的關系
11肺與氣、血《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諸氣者,皆屬于肺”。肺主治節,調節全身的氣、血、津液。肺居上焦,諸臟之上,為華蓋,“天氣通于肺”。肺主氣,不僅主呼吸之氣,還調節各臟腑經絡之氣及一身之氣。正如《醫門法律》所言:“一身之氣,稟命于肺,肺氣清肅,則周身之氣莫不服從而順行。”其次,通過肺的呼吸運動,調節著人體氣機的升、降、出、入。氣行則水行,氣滯則水停,肺氣郁滯,治節無權,則津停為濕,濕聚成痰。肺朝百脈,血液的運行,依賴于肺氣的推動。肺通過參與宗氣的生成,助心行血,以保證人體血液運行順暢。故《難經·一難》說“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類經·藏象類》中云:“水因氣生,氣為水母,凡肺氣所及,則水精布焉。”此外,《素問·營衛生會第十八》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人體水谷精微必須上達于肺,通過肺化赤為血,以行周身。“氣為血之帥”,氣是血液運行的動力。當肺主氣功能失調,則會出現血行不暢甚至血脈瘀滯,形成瘀血,瘀血又可影響氣機正常運行,使津液受阻,再次形成痰濕,痰阻血道,二者相互膠結,相互為患,阻滯沖任,出現月經后期、稀發乃至閉經和經量過少等現象。
12肺與皮毛《素問·痿論》提出“肺主身之皮毛”。《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記載:“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在體為皮毛,在臟為肺。”肺通過宣發作用將水谷精微敷布于全身,潤養周身皮毛,以護衛肌表,抵御外邪。正如《素問·經脈別論》曰:“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肺朝百脈,輸精與皮毛,毛脈合精……”明代皇甫中《明醫指掌·咳嗽論》[2]云:“夫肺居至高之上,主持諸氣,……外主皮毛,司腠理開合,衛護一身,如天之覆物”。由此可見,肺與皮毛的關系密切。在二者關系中,肺起主宰作用[3]。其次,肺在體合皮,其華在毛,肺臟功能正常與否,可直接反應在皮毛。《素問·生氣通天論》有云:“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郁乃痤。” 《外科大成》提出痤瘡是“由肺經血熱郁滯不行而生。”《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肺風粉刺》記載“肺風粉刺,此證由肺經血熱而成,每發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腫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內服枇杷清肺飲,外敷顛倒散。”由此可知,肺經血熱,氣血郁滯,皮毛開合失司,壅阻肌膚,可發為痤瘡。若肺經蘊熱夾有痰濕,則會使病情加重,病程纏綿、反復。痰濕內停,郁久化熱,熱灼津液,煉液成痰,濕熱濁痰瘀滯肌膚也可發為痤瘡。
13肺與水液代謝《素問經脈別論》曰“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津四布,五經并行。”清汪昂《醫方集解》提出“肺為水之上源”。肺在人體的水液代謝中有重要作用。通過肺的宣發,可將水液布散并滋養皮毛和周身肌膚;到達皮毛的水液在衛氣功能的調節下,生成汗液,排出體外,此為人體水液代謝的途徑之一;通過肺的肅降,將上焦的水液向下布散,經過腎的蒸騰氣化,下輸于膀胱,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此為人體水液代謝的途徑之二,故《血證論臟腑病機論》[4]曰“小便雖出于膀胱,而實則肺為水之上源”;肺司呼吸,通過吐故納新,也會帶走部分水液,此為人體水液代謝途徑之三;肺與大腸相表里,當肺的宣發、肅降功能正常,可推動大腸的傳導,促進糞便的正常排出,帶走部分水液,此為人體水液代謝途徑之四。由此可見,肺在人體水液代謝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景岳全書腫脹》曰“水為至陰,故其本在腎;水化于氣,故其標在肺;水最畏土,故其制在脾。”當肺宣發和(或)肅降功能失常,水液代謝就會出現障礙,停聚于體內,形成痰濕,濕阻上焦,則會導致清陽不升,痰蒙清竅,出現頭重如裹,喉間多痰的癥狀;痰濕中阻,胃失和降,則會出現納呆、脘痞等癥狀;痰濕可隨氣升降,流躥全身,流滯于經隧,則會出現疲乏無力,四肢倦怠;泛溢于肌膚,可見形體肥胖;痰濕阻滯經絡、胞脈,氣血運行受阻,血海不能按時滿盈,則會出現月經后期、量少,甚至月經稀發、閉經;痰濕內阻胞宮,兩精不能相合,不能攝精成孕,則會出現不孕。
2從肺論治痰濕型PCOS
21宣肺治濕吳鞠通曰:“輕開上焦肺氣,蓋肺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濕亦化也。”石芾南指出:“肺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濕自化,即有兼邪亦與之俱化。”故在治療痰濕型PCOS的過程中,要重視肺經風藥的運用,風性善行,走竄力強,能行氣發散,宣散濕濁,酌加荊芥、防風、桂枝、羌活、獨活等藥,以保證肺的宣發、肅降功能正常,人體水液才能正常的代謝。其次肺與大腸相表里,肺的宣發、肅降功能的正常與否,直接影響大腸的傳導功能,《素靈微蘊·卷四》指出:“肺與大腸表里同氣,肺氣化津,滋灌大腸,則腸滑而便易。”病理上,臟病及腑的如肺氣不降、肺燥津傷、肺氣虛弱等皆可導致便秘這一大腸病變[5]。導師魏紹斌教授在治療便秘時常用對藥桔梗、冬瓜仁,桔梗上行宣肺,體現了肺與大腸相表里的特點,還可升陽除濕;冬瓜仁下行既可利濕,還可潤腸通便,兼有美白的功效,一上一下,調節氣機,臨床常用常效。雖然濕邪位于中焦,應當健脾化濕,但是脾氣散精,必然上歸于肺,肺實施其通調水道之功效,以使水液代謝處于正常狀態,可見肺氣之通暢尤為重要,因此,即便濕邪位于中焦,治療時仍不應忘卻宣肺之法,而要更加注重宣肺之法[6]。
22金水相生《素問·上古天真論》說“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傅山在《傅青主女科》提出“經水出諸腎”。月經的產生是以腎為主導,受天癸的調節。薛立齋云:“天地以五行更迭衰旺,而成四時,人以五臟六腑,亦應之而衰旺……腎水當籍肺金為母,以補其不足。”婦女月經之來、胎之營養、得載、帶之固攝,產之順逆均與肺氣有關[7]。五行關系中,肺為腎之母,如果因燥熱傷肺,或汗出傷津,或素食辛辣燥熱之物導致肺陰虧虛,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耗損腎陰,導致水虧血少,形成“母病及子”的病理變化,影響月經的正常來潮。在治療上金能生水,郝文軒[7]指出:肺腎兩臟在生理上有相生之義,在病機上有相傳之能,于治療則有同濟共須之妙。柴松巖[8]在治療婦科疾病上巧妙運用“ 金水相生”“補肺啟腎”,自成一派。于素明[9]以維腎湯治療肝腎陰虛、腎陽虧虛之絕經前后諸證,方中沙參一味別具匠心,補肺啟腎,借鑒前賢劉奉五治療血虛、腎虧所致閉經時以“沙參、麥冬” 養肺滋腎,提高療效。因此在治療月經過少或后期的痰濕型PCOS的病人中,運用補腎陰的藥物如熟地、山藥、山茱萸、枸杞子等同時,可酌情加用沙參、麥冬等養肺陰之藥,以達到“金水相生”,充養腎陰的療效。
綜上,筆者認為,從肺的生理功能與病理變化可推知肺與痰濕型PCOS在發病及治療方面有密切的聯系。
參考文獻:
[1]李平基于中醫臨床的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文獻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4,7
[2]吳謙醫宗金鑒[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3
[3]楊文思“肺主皮毛”理論的文獻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08,11
[4]唐容川血證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16
[5]孔小云,黃穗平從機體水液代謝角度看肺與大腸相表里[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1,17(4):4
[6]孫榮宣肺乃治濕之要法[J].吉林中醫藥,2011,31(3):3
[7]郝文軒略論“金水相生”[J].吉林中醫藥,1985,15(5):47-48
[8]張巨明柴松巖治療婦科疾病治療經驗[J].中醫雜志,2010,51(51):128-130
[9]于素明維腎湯治療絕經前后諸證39 例[J].北京中醫,1999,20(2):33-34
(收稿日期:2016-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