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勇孔燕
摘 要:為適應農業現代化,提高糧食的國際競爭力,就需要進行土地規?;洜I,根據我國不同經濟地區的劃分,從中找出上海、河南、四川和遼寧四個較為典型的省份,對其土地資源的現狀、利用狀況及現有的政策措施加以分析、對比。
關鍵詞:規?;?;政策;路徑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6.089
我國地域廣闊,地區差異大,不同的地區要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發展適度規?;洜I,現以四大經濟區域為著手點,通過對上海市、河南省、四川省、遼寧省的自然經濟條件、土地規?;洜I現狀以及各地政府的政策扶持狀況進行分析。
1 上海土地規?;洜I現狀與政策
上海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8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6302家,經農業主管部門認定的糧食家庭農場3555個。2015年,上海市糧食單產量達到6921.2公斤/公頃,在全國31個省居第二位。上海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30)中提出:
(1)上海市經濟發展水平高,政府財政資金雄厚,給農民提供了相對健全且較高水平的社會保障,以保證失地農民的后顧之憂,一方面提高了閑置土地的利用,另一方面加速了土地流轉的步伐。
(2)支持純農地區發展,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整合優化。
(3)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合理使用化肥農藥。
(4)有效整合分散細碎的農地產權,積極深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分類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今年,上海將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進而推動現代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
(5)圍繞城市需要重點發展都市農業,扶持并培育一系列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基地,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附加值。
2 河南土地規?;洜I現狀與政策
河南省是全國重要的農業大省和糧食主產區。河南省用占全國1.74%的國土面積,養育了占全國747%的人口。河南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30)中提出:
(1)鼓勵和支持農村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等規模經營主體長期流轉。允許農戶將農村土地經營權折價入股,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在農民自愿的情況下依法托管農戶承包地,實現整組、整村集中連片流轉,實施資金扶持、實施項目扶持、實行稅費優惠政策等多方面扶持規模經營主體。推動規模經營主體在現代農業發展中不斷做大做強。
(2)積極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和土地收益保障貸款試點,并對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貸款利息和擔保費予以補貼,并逐步擴大農業保險覆蓋范圍。在土地流轉過程中要堅持自愿有償,堅持土地自愿流轉,流轉收益歸農戶所有,加強監管,保證農地農用,堅守農地農用的底線。
(3)加大了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力度,減緩了耕地下降的態勢。
(4)大力保護生態環境,加大對水土流失、土地污染的防治力度,提高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能力。
(5)適當增加園地。穩定平原區園地面積,利用淺山、丘陵區荒坡地等適當集中發展園地。
(6)加快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
3 四川土地經營規?;F狀與政策
為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加快土地流轉,實現土地規?;洜I,進而實現農業現代化,四川省根據本省的情況,在四川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30)中制定出如下政策:
(1)綜合治理水土流失,有序推進土地整理復墾。
(2)為盤活農村集體資產,四川省成都市重點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試點,農民持股分紅。
(3)加強耕地抗災能力建設,減少自然災害損毀耕地數量。
(4)省農業廳日前與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等聯合印發《四川省農村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暫行辦法》,四川省出臺《農村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試點工作方案》,向農業企業、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業生產經營活動提供貸款,以保障其在農業生產經營中對資金的需求。
(5)推廣先進適用農機裝備和技術,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6)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在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時,四川省蒼溪縣推出重點工作責任清單制,明確責任主體、強化責任落實、嚴格督查考核,2015年,全縣新建成萬畝現代農業園區3個,優質糧油1萬畝。
4 遼寧省土地規?;洜I現狀與政策
截止到2013年年底,遼寧省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面積達到811.7萬畝,占家庭承包面積的16%,比上年增加了64.3%。為拉動當地農業的發展,實現規?;洜I,遼寧省政府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30)中制訂了以下政策:
(1)遼寧省多形式引導、規范化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償轉讓,大幅釋放黑土地產出效益,促進農民多渠道增收。
(2)引進、示范、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拯救黑土地,截止2014年7月,適合本省玉米生產的保護性耕種技術體系已初步建成,示范推廣面積超過600萬畝。
(3)競價流轉,讓農戶利益最大化。
(4)為了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擴大規模后的資金“瓶頸”問題,沈陽、錦州、鐵嶺和昌圖縣已經開始“試水”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為這些地區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解決資金難題提供了一條出路。
5 各地完善土地規模化政策的路徑
像上海市這樣,人多地少,耕地資源有限,土地資源肥沃,高科技發展水平高,擁有大量人才的省份,應結合規模經營的推行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新型農業,加大在農業方面的技術投入力度,實現高產高效農業,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如上海市正在進行的“互聯網+”農業,應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對農業進行全程跟蹤以保障糧食安全,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
像四川省這樣,氣候復雜、地勢復雜,耕地資源不豐富,經濟欠發達地區,城鄉二元結構突出,這類地區現階段還不宜通過規模經營來追求農業現代化,但是也可以通過規模經營來進行農業的綜合開發(如四荒開發),通過效益型農業的發展來增強農業的基礎地位。同時應加快第二、三產業的發展,鼓勵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減少對土地的依賴。
像河南省這樣的糧食種植大省,非農經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但人口多,農業發展的人口壓力仍較大,應鼓勵和支持農村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等規模經營主體長期流轉,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同時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促進土地的流轉和集中。
像遼寧省這樣土地肥沃,耕地資源豐富的地區,應大幅的釋放土地的產出效應,對農業資源廣度和深度的開發上進行規模經營。遼寧省區域農田污染嚴重,土壤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部分地區還出現了海水倒灌,農田鹽漬化??刹捎幂喿餍莞姆绞?,恢復土壤肥力,提高土地產出率。同時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開展技術合作,攻克科技難關,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優化品種結構和質量,為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開拓道路。
參考文獻
[1]張俠,葛向東,彭補拙.我國土地經營規模的區域差異性分析.人文地理,2003,(1).
[2]孫英,郭強.四川丘陵地區實現農業適度規?;洜I的探討.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