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李妍婕
·城市建設之變 “建”與“變” 讓城市更多彩
·本刊記者 李妍婕

李白故里江油。圖/舒剛
劉墉曾說,“一座城市所要表現的,不只是現代,還有古典;不僅是繁華,還有悠閑;不單是整齊,還有變化。”光陰不但改變了人的外貌,也會改變一座座城市的氣質。各種現代建筑拔地而起是城市外在的裝扮,而基礎設施的提檔升級卻是城市內里的升華。
在四川,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于1月聯合印發《2016年全省經濟工作要點》,明確今年我省將全面開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年行動”。其中,將重點加強城市新區、地下綜合管廊、城市群城際鐵路等方面的投資建設,力爭新建地下綜合管廊200公里,完成城鎮基礎設施投資1650億元。
在“建”與“變”之間,城市會呈現出怎樣的面貌?
1月12日,從高空俯視南充高坪區下中壩,記者看到的是一幅現代化的城市布局畫面,新建的城市道路四通八達,道路兩邊綠樹成蔭,下中壩與江東新區,圍繞高坪核心商業區,分南北雙翼,展翅齊飛。
這是城市新區建設的一個縮影。
2015年12月,在全省城市新區建設工作現場會上,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何健提出:“新區建設始終是四川推進城市建設的主戰場。”推動城市新區建設,不僅能有效拓展城市新空間,增強城市發展動力;還能提升城市品質,增強對人口的吸納能力。
宜賓市宜賓縣的新區建設,產業聚集可持續發展特點突出。“新區規劃了以六大基地為核心的產業園區,通過落實優惠政策、做優投資環境,吸引了一大批大企業、大項目落戶。”宜賓縣委副書記、縣長丁應虎說,目前園區已落戶企業84家,累計年產值達467億元,提供崗位約5.5萬個,為新區建設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新區建設是為了城市更加美好,但一座城市沒有人,就是空城。為了激活新城,各地紛紛創新舉措。
遂寧市河東新區不斷完善綜合商業配套,著眼集聚商氣人氣。引進萬達集團投資25億元建設萬達廣場,將建成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閑、居住等功能于一身的大型超級城市綜合體。
眉山市丹棱縣通過建美城市、建好樓盤、制定政策等綜合措施,吸引人們到縣城置業定居。本縣和外地的農民到丹棱城鎮購買商品房,縣財政給予每平方米260元購房補貼,享受水、氣及有線電視入戶費等5000多元的優惠政策,引導開發商同時給予5%左右的總價優惠,目前已有5000多戶農村居民進城購房落戶。
沿自貢市南岸科技新區向東,新修的雙向8車道邊上,每隔200米左右就有一個長方形的水泥臺,這是自貢新建地下綜合管廊的通風口。順著通風口往下,就進入到管廊內部——非常寬敞且一眼望不到頭,四面被混凝土包裹,兩邊還有排水溝。

溫江全域圖。圖/scp圖片庫/向實
地下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它的建成將給我們的城市帶來怎樣的好處?
“以往的城市,道路反復開挖飽受詬病。地下管線條塊分割、多頭管理,各種管線重疊交錯、安全問題多。”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綜合管廊能減少對地下空間的占用,同時有效減少道路因管線施工反復開挖造成的“馬路拉鏈”現象。
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地下綜合管廊并投入運營。
四川積極行動起來,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地下管線的普查,目前已有32個城市完成普查工作。成都、自貢、樂山、綿陽、南充5個城市成為省級試點城市。目前全省已建成綜合管廊33.25公里,在建30.64公里。
位于高新區大源組團的地下綜合管廊,是成都市開建的首條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寬11米、高2.2米,整個管道成“回”字形,這個面積為5.5萬平方米的綜合管廊,能為周邊18個開發地塊提供水力、電力、通訊。
“地下管廊最大好處是日后維修不再需要挖開路面,只要進入,一眼就能發現問題。”成都高投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規劃設計總監王鵬說,這不僅在時間上搶占了先機,更大大節約了維修經費。
從長遠來看,之后的50年甚至100年,成都大源片區不需要再為管道“開膛破肚”,這對一個城市的長遠發展來說,值得!
下一步,全省各地逐步推開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力爭2020年實現建設1000公里的目標。
2015年6月,在蜀漢路與金牛大道之間,金糧路與金富路兩條橫向城市快速干道完工通車。
“金牛區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目標很明確:做強交通樞紐、做精關鍵節點、做到全域暢通。”金牛區北改辦相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金牛區城北片區路網規劃建設推進順利,互通互聯,互通外聯,截至2015年底,北改區域規劃的16橫12縱骨干路網已基本形成,累計完成道路建設194公里。
成綿樂鐵路客專建成通車讓樂山駛入“高鐵時代”,融入了成都1小時經濟圈。如果說成綿樂高鐵,就像一條城際公交,穿行在成都平原城市群,那么未來,另一條城際線,將從綿陽始發,串起遂寧、內江、宜賓片區。
根據《成渝城市群城際鐵路網規劃(2015-2020年)》,綿遂內宜城鐵全長370公里,其中,綿陽站作為換乘車站,經由此,還可以和成綿樂高鐵實現無縫對接。
除此之外,截至2015年底,我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6000公里,形成16條進出川高速公路通道。
“近年來,從‘省省’高速到‘市市’高速,再到‘市縣高速’‘縣縣高速’,我省高速公路建設的重心在不斷下沉。今年開通和開工的高速線路,將串接起更小更多縣級的經濟單元。”省交通運輸廳規劃處有關負責人說。
另一方面,四川還將試點建設城市慢行系統,改善“綠色出行”條件。內江、南充、雅安、眉山和閬中開展全國第三批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示范工程建設,2015年底,試點城市已完成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專項規劃并有序實施。
隨著基礎設施的逐漸完善,建設中的一座又一座城市正在讓巴蜀大地氣象更多彩。(責編: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