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煒
(1.西安測繪總站,陜西 西安710000)
海島(礁)地形圖印刷前的質量檢查
魏 煒1
(1.西安測繪總站,陜西 西安710000)

根據測繪生產中的實際體會,主要探討海島(礁)地形圖印刷前質量檢查的重點因素及關鍵環節,進一步明確出版地形圖各要素技術規定和表示原則。介紹在檢查過程中必須采取的各種檢查方法,通過這些檢查措施,可以發現地形圖上的遺留問題并改正,以確保出版地形圖質量。
海島(礁);地圖出版;質量控制
海島(礁)地形圖到了出版印刷前的階段,已經過了三級檢查驗收,并處理解決了大部分的質量問題,但仍難免有少量的問題遺漏。印刷前的質量檢查作為出版前的最后一道把關工序,檢查人員一定要以認真負責的態度,仔細嚴謹的作風進行查圖,發現地圖上的遺留問題,確保出版地形圖的質量。
1.1 圖外整飾
圖外整飾的大部分內容是通過填寫元數據后由程序自動生成,檢查的重點包括:
1)地圖上端中間及四角的圖名、圖號注記是否正確,字等級、位置、間隔是否合適。按照《海島(礁)地圖圖式》的相關規定,圖名為4個字及以上時間隔2 mm,圖名為3個字時間隔一個字,圖名為2個字時間隔2個字,出版圖應嚴格按圖式規定執行。
2)4個圖廓角的經緯度注記是否正確。由系統軟件自動生成的度分秒注記常保留小數點2位,而圖式規定注記只取到整數位,在檢查中要留意圖幅的經緯度注記是否按規定取整,一旦出現帶小數點注記應加以改正。
3)方里網表示是否完整,圖內遇見同顏色的黑色注記、點狀符號等是否空開0.2的間隔。尤其注意在多次圖幅修改過程中出現的誤刪除一截方里網現象,保持方里網完整,不無故中斷。檢查方里網注記是否正確,圖內靠近圖廓角以及整百km數的坐標線處要注記完整的km數。靠近圖廓角的橫坐標數字前還須加注本圖所在的投影帶號。重點檢查靠近圖廓角的首末方里網的注記是否完整,有無丟失注記現象。
4)圖例表示是否正確,內容是否完整,位置是否正確,圖幅之間的圖例是否一致。鄰接圖表是否填寫正確,要用最終的正式接圖表資料對照檢查。鄰圖為自由邊的刪去程序生成的圖號,只居中注記自由邊。
5)附注里的生僻字注記是否與圖內一致,如果一幅圖的圖內沒有生僻字,則刪去自動生成的“附注”2個字注記。
1.2 圖幅接邊
圖幅接邊檢查包括:
1)線狀地物、地貌接邊。圖幅之間的道路、居民地、溝渠、河流、等高線、陡坎等的性質、等級要一致,接邊要接上,不偏移。上下游河流漸變要自然合理,河流上游的寬度等級應不大于下游。
2)面域接邊。圖幅間的海域、干出灘、島(礁)、面狀水系和植被面等的接邊性質屬性應完全一致,圖邊面狀要素填充符號完整。可在計算機上通過圖幅之間分層構建面拓撲檢查,查看拓撲面顏色是否保持一致,如一致則屬性相同,接邊色彩不一致則需要修改。同時查看面積范圍是否銜接上。
3)注記接邊。檢查圖幅之間相同的注記是否保持一致,縣等級以下的居民地名稱注記出現跨圖幅注記時,面積較大的注在圖內,面積小的注在圖廓間,注記字體大小比注在圖內小兩級,并改為黑色細等線體。湖泊、水庫名稱跨圖幅注記時,同樣面積大的名稱注在圖內,面積小的注在圖廓間,字大比注在圖內小兩級,字體改為藍色細等線體。而跨圖幅的海洋名稱,群島、列島名稱,半島名稱,水道名稱和海島(礁)名稱等的注記在相關圖幅都要注上,無論面積大小一律注在圖內,字體等級、顏色、大小保持一致,檢查時應特別注意居民地與海域要素在接邊注記的區別,防止漏注及圖幅間注記不一致的問題。海上養殖場的范圍也要接邊,接邊圖幅養殖場的養殖種類要保持一致,大面積的海上養殖場往往需要要3、4幅圖同時接邊,查看同一養殖場的飼養種類注記是否保持一致。
1.3 圖面效果
地圖的表示原則是在保證精度的前提下處理好地物、地貌之間的相互關系,并保證圖面的美觀、協調。
1)地物、地貌之間的相鄰關系正確,圖面保持美觀。主要有:有方向配置符號要轉方向,如密灌、石塊地、露巖地在計算機自動配置的符號都是一個方向,出版時需要轉成不同方向。大面積的植被生成的符號密度過大,圖面不美觀,需要適當拉大間距。標高列配置合理,盡可能保持一個公里網標注一個,間距10 cm左右。封閉的圍墻內與外邊的植被應不一致;臺階壓蓋處應無植被;主要街道應與雙線等級的道路相連接等。等高線的入庫數據是不間斷的,在出版時等高線遇棕色坎及黑色梯田坎、路塹等要中斷。等高線過密區域為防止粘連要斷開首曲線,斷等高線時既要保持圖面美觀又要合理,按高程順序統一斷1、3或2、4根等高線,不能隨意中斷,更要防止斷等高線后在圖面上出現高曲矛盾;河岸邊、海岸邊的最低高程等高線不能中斷。同色地物之間要有0.2 mm的間隔。圍墻齒、陡坎齒不壓蓋街區、獨立房;石質陡崖、依比例干出礁的邊線齒不應有互相交、粘連現象等。
2)地物的普染面是否顯示完整,各面層的壓蓋關系處理是否合理。如等高線層要在植被面層以上,不被壓蓋。隧道面要放在最上層,其虛線的實部壓蓋其他地物,虛部不壓蓋地物。島(礁)面、碼頭面不能被海洋面壓蓋,但棧橋式碼頭中的鏤空面要表示成海洋面,不是白色面。注意三層面的關系,如居民地里空地上的水池面要顯示,不被空地面壓蓋。
3)注記位置合理。注記位置應準確,嚴格按入庫數據顯示位置,檢查是否有不依比例的主島、干出礁名稱注記的位置有偏離的現象;村莊注記位置是否與入庫數據一致,發現注記偏移要移到準確位置。城區里同等級、同寬度的街道注記字大要一致,不能有大有小。同方向、角度的街道注記方向應保持一致。海域的水道名稱注記方向應與水道的方向保持一致,否則會使用圖人對水道的走向產生誤解。注意生僻字在圖內顯示正確,防止出現生僻字未能顯示的現象。
印前檢查采取在計算機上檢查和打印紙質出版圖檢查相結合的方法。利用數據在計算機屏幕可無限放大的特性,在計算機上查地圖的細節、局部。機上檢查結束后,還應在打印的紙質圖上檢查,可以看地形圖的整體,也可以檢查局部,圖面檢查采取類似讀書的方式,在出版圖上仔細閱讀,發現問題處畫直線在紙圖的圖廓外并標注,方便修改及復查。圖外整飾檢查看注記、圖例符號是否正確,有無丟漏,可結合直尺進行量測,測量字與符號的大小、間距是否符合圖式規范的要求。接邊檢查可將4到6幅接邊地圖同時鋪在桌面上檢查,檢查接邊更加直接、一目了然。單幅圖檢查結束后可把幾十幅按圖號順序上下排列整齊,一幅一幅地翻看,進行對比檢查,看相關圖幅的圖名、圖廓注記的等級是否一致,圖例內容是否完全一致,查看是否個別圖有丟漏項。實踐表明,通過多種方法相結合的印前檢查,可以有效控制質量,杜絕原則問題的遺留。
最終成果數據拷貝并打印紙質成果圖后需要到印刷廠進行出版工作,在工廠做印刷前打印校樣,主要檢查工廠印刷的合版樣圖與數據成果是否完全一致,印刷廠的軟件、字庫是否與地圖制作單位的協調統一。對樣圖可能出現的符號或面狀普染表示不完整、注記丟漏等現象及時發現修改。反復核對印刷廠打樣圖,與成果圖完全一致后,檢查人員方可簽字確認,得到確認后印刷廠排版印刷。
[1] 李恩寶.1∶10 000數字化地形圖生產質量控制及檢驗[J].東北測繪,2001,24(1):37-39
[2] 張春明,榮幸.數字地形圖生產的質量控制與評價[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0(2):241-244
[3] 金云和,陳光建,肖振華.數字地圖出版原圖審校工作的探討[J].海洋測繪,2003(11):45-46
[4] 孫萬民,孫群,張保明.海圖出版質量監測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海洋測繪,2004(3):40-43
[5] 翟翊,郭萬嶺,翟輝琴.大比例尺數字地形圖的數據質量控制[J].測繪學院學報,2000,17(1):22-24
[6] 范愛民,景海濤.地圖數字化質量問題研究[J].測繪通報,2004(4):1-3
[7] 楊夢梅,王輝,王莉莉.1∶50 000 數字地形圖成果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探討[J].測繪技術裝備, 2013 ,15(3):32-34
P285.7
B
1672-4623(2016)06-0099-02
10.3969/j.issn.1672-4623.2016.06.033
魏煒,工程師,主要從事攝影測量內業的編輯、入庫出版工作。
201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