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偉
摘 要:綠色城市綜合體是在商業城市綜合體的基礎上,融入各種節能環保的元素,使這些元素與各種商業功能進行組合,從而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綜合體。綠色城市綜合體作為生態建筑工程之一,能以最小的生態代價獲取盡可能多的商業價值。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又提高了經濟效益,不僅符合我國所要建設的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更是符合全世界各國所一致努力追求的環保事業。
關鍵詞:城市綜合體;節能環保;生態建筑;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TU-0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33-0048-02
城市綜合體也被稱作為城市商業綜合體,英文名字為HOPSCA,即豪布斯卡,是當今地產模式中的最高形式。伴隨著城市功能的綜合化、規模大型化和空間與流線組織復合化,城市綜合體順應成長為一種全新的復合地產。本文從技術應用研究為出發點,以武漢綠地中心為例,對基于綠色理念的技術應用做一些探討。
1 綠色城市綜合體的概念
1.1 “綠色”
“綠色”即綠化生態、資源節約、節能環保,是綠色綜合體的核心氣質;“綜合體”即城市綜合體,是綠色綜合體的本質屬性。由此可將綠色綜合體定義為以環境友好為核心,融入并整合多元城市功能,通過合理的功能、便捷的交通、均衡的空間等,通過可持續的生態基質,將各種有機各功能部分進行串聯,連成統一整體,并發揮城市催化效應的一種城市新型功能混合區。綠色城市綜合體以綠化功能為主導功能,融合多元城市功能,采取一種可行的城市綜合體功能模式。該模式以低碳生態為主導,迎合時代發展潮流,將成為新型的城市力量。
1.2 “綠色綜合體”
“綠色綜合體”是一種全新的城市綜合體的建造模式,它的實踐比它的定義、理論要先出現,如海陽市“盛華國際”綠色生態城市綜合體和海口觀瀾湖國際高爾夫度假區綠色城市綜合體等,都是已經建成的綠色城市綜合體,可是目前學術界對綠色綜合體的理論暫無定論,同時實踐中更多地也只是套用“綠色綜合體”這一概念進行商業宣傳,存在綠色綜合體的概念及內涵被混淆的問題[1]。
1.3 HOPSCA
HOPSCA是由以下的英文單詞或詞組的首個單詞的首個字母所構成:酒店(Hotel)、寫字樓 (Office Building)、公園(Park)、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會議中心(Convention)(也有作為會所(Club))、公寓(Apartment)。一個基本的城市綜合體都包括以上至少三種功能的組合,各個功能之間能建立一種相互協同作用,相互依存的能動關系,這種高效率的建筑群落是以一種功能為主,多種功能配套為輔的組合方式,所以往往也會被稱為“城中之城”。
城市綜合體的出現體現了商業配套和生活服務雙軌模式,是一種與時俱進的建筑模式。整體布局完善、功能特色明顯、分散化、多樣化、多層次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這些特點使得城市綜合體成為現代復合地產的新高地、新載體。
城市綜合體對一個城市經濟的發展和商業設施的完善能夠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它可以為一個城市帶來巨大的需求空間和商機,這種有機的組合必將釋放出巨大的能量,而絕不是幾種產業的簡單疊加。
2 武漢綠地中心節能技術方案
縱觀大武漢的發展歷史,綠地中心周邊一直都遍布著許多的老廠房,例如車輛廠等。隨著國家經濟體制的改革,許多地塊也都慢慢的荒廢了,周邊除開一些加油站、醫院和超市等基礎生活設施,沒有什么其他休閑娛樂設施,經濟發展緩慢。
而這些看似不太好的因素對于建造綠色城市綜合體來說恰好是有利因素。一方面,綠色城市綜合體的綠化可以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城市綜合體的復合功能可以豐富當地居民的閑暇生活,同時帶動該區域的經濟發展,從而推動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居家,購物,工作,娛樂為一體的綠色城市綜合體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生活的一切需求。
中國對超高層建筑的追求浪潮始于東面沿岸城市,并逐漸向內地發展。武漢綠地中心主塔將坐落于毗鄰長江的內陸城市武漢。由一棟超高層主樓、一棟辦公輔樓、一棟公寓輔樓及裙樓組成。主塔樓共125層,總高度達636 m。新的感官結構建立于視覺標志組成的元素,點、線、面、位置、方向[2]。綠地中心主塔樓的設計充分考慮了武漢兩江三鎮地理因素,并體現在塔體外觀中——三面外墻與兩大支柱緊密相連,寓意兩江三鎮在此融合,交相輝映。同時,塔體從上至下開了4組風槽,風可以“穿堂而過”,減小大風對大樓的危害,是集生態、環保、智能于一體的綠色城市綜合體。
隨著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日益發達,越來越多多現代建筑設計都會要用到計算機的虛擬現實3D技術進行建筑可視化預覽,在計算機的幫助下,設計師可以直接了解他的設計品效果,同時也開始利用這種技術進行精密的計算、研究、測試等來演算出建筑設計方案的可行性。而現代建筑中常用的預制構件便也得益于現代計算機輔助設計二產生。先利用計算機做出預制構件模具,再利用模具批生產出具有一定形狀和尺寸要求的建筑結構的零部件。正是因為預制構件所具備的高精度、高一致性、高生產率是任何其它建筑方法所不能比擬的。本案中的高層樓體,就會利用預制構件的這一優勢,在預制構件的基礎上,以樓層為單位,多層樓為一組,先預制單元樓層,通過外框鋼架結構進行吊裝和榫槽鏈接。不僅保證了每層樓體的精度一致,同時也可以節約建蓋時間,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手段縮短工期,降低成本,為施工生產保駕護航。
2.1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主塔樓正負零以上結構施工全部采用鋁模版,鋁模版可周轉使用300次左右(本項目使用130次左右),相比于普通木模板周轉次數更多,每層減少了6 500 m3左右的木模板使用量,預計節約成本500萬元。
頂升模架由支撐與頂升系統、鋼平臺系統、模板系統、掛架及附屬設施系統組成。在施工階段,采用掛架系統,懸掛在鋼平臺下部滑梁上,隨頂升模架同步上升。相對于普通的鋼框架結構,在確保施工質量的情況下,節省了200 t鋼材。
2.2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水資源匱乏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節約水資源是我國的國策[4]。直飲水系統由水箱、水泵、過濾器、軟化系統、精密過濾器、特種高壓泵、反滲透系統、輔助系統等設備構成,通過水泵對市政原水施加一定壓力,通過反滲透系統使水分子直接通過反滲透膜,其他一些如鈣、鎂、鈉等離子無法通過反滲透膜隨廢水排掉,處理后的水經過臭氧混合后密封于容器中,再通過紫外線滅菌使水質達到國家飲用水標準。
本項目處于長江邊緣,地下水資源豐富,基坑施工階段采用嵌巖式地連墻作為基坑圍護體,隔斷周邊地下水,有效減少了降水壓力,同時將基坑內部的地下水通過降水井收集并儲蓄于可周轉的鋼材集水池中用于巨柱及鋼板剪力墻噴淋養護、爆破噴淋除塵、辦公生活區域噴淋降塵降溫等。
2.3 節能與能源利用
施工電梯是本工程施工垂直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垂直運輸施工階段,采用兩部循環電梯作為輔助配合10臺高速雙籠施工電梯進行人員及材料的運輸。循環電梯相對于普通施工電梯,同樣的功率運送能力增加2~3倍,大大減少了設備投入與能耗。
地下室采用36 V低壓照明,有效減少因地下室潮濕環境引發火災的概率,運用兩級變壓將380 V高壓電依次降為222 V、36 V后供應給地下室臨時照明線路。低壓照明有效的解決了用電浪費問題,從而達到綠色環保、低能高效的目的。
現場臨電系統電源采用4個箱式變壓器作為電源,針對施工現場主要用電設備為380 V電壓,電機啟動瞬間電流大,電壓易起伏,線路長等特征。在每個箱式變壓器低壓側統一裝配了低壓電容補償柜。使用了該技術后,電容補償因素為0.85以上,達到了供電局對用電單位的獎勵條件,每月根據因素相應減少電費。現場用電中提高了變壓器的使用頻率,減少了電壓波動,提高了設備的使用率,提高了線路的輸送能力,減少了線路長所產生的線路損耗。
3 綠色城市綜合體的優勢和發展前景
3.1 綠色城市綜合體和普通商業城市綜合體的區別
對于普通的商業城市綜合體來說,更側重的還是其商業價值,開發商或許更多的是以盈利為目的,大力的提升經濟效益,推動經濟發展,沒有考慮到或者說是忽略了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影響。而綠色城市綜合體則是扎根于可持續發展觀上,在發揮其經濟價值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部受其破壞。可以說綠色城市綜合體也是在很好的落實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這一戰略決策。
3.2 綠色城市綜合體的優勢
古羅馬建筑師維特魯威提出了建筑三原則,“實用、堅固、美觀”,建筑藝術應當既滿足人的物質需要和使用需要,又滿足人的精神需要和審美需要[5]。綠色城市綜合體作為現代生態建筑群落的一種,肯定比其他的建筑形態要更有利于所處地段周邊的生態環境。
首先,綠色城市綜合體將眾多商業項目集中在一起,可以節約用地。
其次,綠色城市綜合體其綠色環保的前提,能節約各種能源資源。
再次,大面積的綠化覆蓋,能改善空氣質量,更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3.3 綠色城市綜合體的發展前景
人越是進步,越是要改造環境[6],綠色城市綜合體作為生態建筑工程之一,可以使得以最小的生態代價獲取盡可能高的商業價值。保護環境的同時又提高了經濟效益,不僅符合我國所要建設的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更是符合全世界各國所一致努力追求的環保事業。綠色城市綜合體會越來越被人們所追崇,也會有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和政府部門支持綠色城市綜合體的建設。
參考文獻:
[1] 周軼男,陳哲,劉慧軍.余姚市綠色綜合設計探析[J].規劃師,2012,11(28):
50-53.
[2] 朱迪思·卡梅爾—亞瑟,包豪斯第一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2,17.
[3] 朱鵬飛.建筑生態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4] 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8-1.
[5] 楊辛.甘霖.美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11-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