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監督法實施十周年,監督權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包括法律監督、工作監督等等。監督是否“管用”,這是公眾對人大制度效能最樸實、最直觀的衡量標尺。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人大監督的有效性難以充分發揮。但在浙江,本屆人大常委會的監督工作已經形成強有力的制度安排,人大監督正踏實前行。
回顧近幾年我省地方人大的監督歷程,可以發現“精準”“韌性”“創新”“代表參與”等成了鮮明的標簽。可以看到,浙江各級人大的監督工作在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中煥發新的生機和力量。無論是組織開展全面深化改革、“三改一拆”、浙商回歸等重點領域監督,還是聽取和審議省政府半年度經濟社會發展、扶貧開發工作情況等專項報告,開展食品安全、飲用水源保護、殘疾人權益保障等執法檢查……一個個精心挑選的監督議題,串起了浙江各級人大服務大局、精準監督的生動圖景,人大監督在實踐淬煉中也變得越來越剛性和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