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網約車管理規定的立法聽證簡直“炸開了鍋”,正反兩方意見針鋒相對、毫不相讓。這樣的場景在其他立法聽證會上比較少見,也說明網約車管理規定牽涉多方利益,關心者眾。
這才是立法聽證應有之義。在部門制定政策法規過程中,一般都是先由政府部門起草,然后經過公開征求意見、法制辦法律意見審查、收集意見完善立法、報政府常務會議通過等程序。而人大立法程序則更長,在政府程序后,還要經過人大一審、二審。這樣的程序設定,其根本在于防止立法過程中的部門利益偏離公共利益。開門立法,就是為了充分聽取民意,使立法更加科學、公開、客觀。
有爭論是好事,兼聽則明、科學制定政策才能有合理基礎。而長久以來,民意的表達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市民對公共事務的關心和關注也需要培養和引導,形成“我有地方說,我說了有人聽,我的意見能被尊重和采納”的良性機制。對立法聽證來說,意見得以充分表達應該點贊。而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利益表達、充分博弈,最終能否被充分采納。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