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
《證券日報》報道,社?;饡略O養老金管理部及養老金會計部,招聘工作已進入筆試階段,筆試安排在6月4日,隨后進入面試。有市場人士認為招聘工作應于6月結束,8月份養老金入市成定局。有分析師估計養老金初期入市規模約3000億元,占A股流通市值1%。另外,據《中國基金報》報道,目前數百只基金處于“空倉”狀態:根據Wind資訊統計,5月31日中國股市大升3.8%,但有3只股票基金凈值變動幅度為零,另外3只基金凈值輕微上升。此六只基金乃新基金,存在6個月的建倉期,可以理解。
不過,有60只靈活配置混合基金5月31日凈值升幅為零,升幅低于1%的達240只;270只保本型及絕對收益型混合基金凈值升幅低于0.1%。換言之,大量沒有倉位限制的公募基金處于空倉或極低倉位狀態。此等情景,與2002年“6·24”行情前夕極為相似。當時機構投資者倉位較低,結果政府宣布“暫停國有股減持”,指數6月24日以接近升停板開出,之后回落半小時至5.4%的升幅,然后再次上升直至收市。機構大戶被迫入市掃貨。結果,“6·24"行情來去匆匆,機構大戶被套其中。亦因此,埋下2003年“五朵金花”行情的種子。
過去一年,外資對中國市場失去信心。在香港上市的安碩A50中國基金(簡稱A50ETF)出現嚴重的低水。今年2月份最嚴重時接近低水15%,須知這是開放式基金而非封閉式基金。3月22日當指數出現回升時,低水程度迅速收窄至5.6%,當前低水約6.8%,反映外資對中國股市的信心明顯增加不少。按照歷史經驗,通常外資信心逐步恢復,中國股市見底出現行情的機會很大。記得2012年12月初之前,A50ETF當時持續高水5%左右,但其時中國股市仍持續下跌,結果2012年12月初,一期《非誠勿擾》節目中來自證券界的男嘉賓被所有女嘉賓滅燈后展開升浪。
當前中國股市許多人仍在等待股災4.0再入市,數百只沒有倉位限制的基金空倉以待,正好說明了問題。反而外資入市比較積極,5月30日一筆2億份申購的大單落到南方A50ETF中,成為該基金最大單日申購,一周內南方A50ETF錄得57億資金流入。5月19日滬股通總余額1759億,至6月2日減少至1648億,換言之有111億資金流入。4月14日上證指數反彈高點滬股通總余額1676億,已經被周四數字打破,回到去年11月3日的數字,反映外資對后市相當看好。
回顧去年3月以來的滬股通總余額數值變化與上證指數走勢對照:去年3月至6月上升行情中,滬股通總余額不斷減少,資金流入,這是良性行情走勢。6月12日滬股通總余額1449億,跌至7月3日,余額仍然是減少的,說明資金并未流走,反而略為加倉;但7月9日見底前幾日總余額升至1614億,估計有些資金確實頂不住減倉,而此后7月份反彈總余額繼續減少,顯示滬股通資金認為大市要進行較長時間的調整。此后所謂股災2.0跌至8月27日,滬股通總余額減少至1526億,有超過200億資金抄底。不過到了11月至12月,總余額增加至1800億,資金顯著流出。
股災3.0期間,總余額變化不大,外資持觀望態度。但此后出現反彈,特別是3月份開始,總余額再度減少。4月14日滬股通總余額減少至1676億,期間有約130億資金流入。到5月19日,資金有部分再次流出,主要是因為權威人士的L型經濟增長論打擊外資信心。不過,隨著6月份臨近,MSCI指數是否將A股納入,外資提前入市,滬股通余額已經低于4月14日水平,反映市場信心比較足。
“互聯網女皇”Mary Meeker發布長達213頁PPT的年度互聯網趨勢報告。報告指全球互聯網用戶超30億,按年增長9%,互聯網全球滲透率達42%。印度互聯網用戶數達2.7億,增長40%。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數增長21%。201 5年美國網絡廣告增長率20%,Google及Facebook市場占有率高達76%;美國電子商務滲透率開始超越10%,進入加速爆發階段(難怪亞馬遜升個不停),規模達3400億美元。中國互聯網用戶數6.68億滲透率超50%,騰訊、阿里巴巴及百度占據中國用戶71%的移動消費時長。
4月16日拙作《從滲透率看投資機會》分析過中國互聯網滲透率走勢,去年達到50%的重大關口,結果股市出現股災。但經過大跌,互聯網的領先企業股價已經走出低谷,甚至創出新高。騰訊及微博股價創新高,于國內上市的網宿科技(30001 7)歷史最高價71.40元,周五最高價70.47元,已經很接近最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