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偉力
【摘要】 目的 探討瑞舒伐他汀對造影劑腎病(CIN)是否有臨床保護作用。方法 122例行冠狀動脈造影術(CAG)檢查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61例。實驗組于造影前1周和后1周口服瑞舒伐他汀, 對照組口服安慰劑治療。比較兩組的腎功能指標變化情況。結果 對照組造影后2 d血肌酐(Scr)為(126.48±38.69)μmol/L、造影后3 d為(97.65±30.68)μmol/L, 實驗組造影后2 d Scr為(102.34±27.39)μmol/L、
造影后3 d為(84.45±22.67)μmol/L。實驗組造影后2 d內生肌酐清除率(Ccr)為(57.67±15.38)ml/min、造影后3 d為(68.96±17.98)ml/min, 對照組造影后2 d Ccr為(64.34±16.89)ml/min、造影后3 d為(76.35± 17.68)ml/min。實驗組造影后2、3 d Scr、Ccr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瑞舒伐他汀對CIN有一定保護作用。
【關鍵詞】 瑞舒伐他汀;造影劑腎病;臨床作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0.138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 生活節奏加快, 冠心病發病率逐年上升。冠狀動脈造影術作為21世紀冠心病的新興診療手段作用越來越顯著, 廣泛應用于臨床, 造影劑并發癥逐漸增多, CIN也隨之日益增多。CIN是指應用造影劑后24~72 h, Scr升高0.5~1.0 mg/dl(44.2~88.4 μmol/L)或比基礎值升高25%~50%[1]。瑞舒伐他汀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內皮功能等作用。本文初步探討了瑞舒伐他汀對CIN的臨床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122例行冠狀動脈造影術檢查患者, 男74例, 女48例, 平均年齡(54.0±5.6)歲, 排除標準:左室射血分數<30%, 慢性腎功能不全、對碘劑過敏、有肝炎病史或轉氨酶超過正常上線3倍、對他汀類藥物過敏的患者。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各61例。
1. 2 方法 實驗組于造影前1周和后1周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d, 對照組口服安慰劑治療。兩組患者均在造影前后12 h進行水化治療, 造影劑應用碘普羅胺。
1. 3 觀察指標 造影后2、3 d檢測Scr、Ccr, 根據Cockcroft-Gaul公式, 計算男性Ccr=[(140-年齡)×體重(kg)]/[0.818× Scr(μmol/L)], 女性按計算結果×0.85。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造影后2 d Scr為(126.48±38.69)μmol/L、造影后3 d為(97.65±30.68)μmol/L, 實驗組造影后2 d Scr為(102.34±27.39)μmol/L、造影后3 d為(84.45±22.67)μmol/L。實驗組造影后2 d Ccr為(57.67±15.38)ml/min、造影后3 d為(68.96±17.98)ml/min, 對照組造影后2 d Ccr為(64.34±16.89)ml/min、造影后3 d為(76.35±17.68)ml/min。實驗組造影后2、3 d Scr、Ccr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時代的發展促使科技技術不斷提高, 在該種環境背景下醫學方面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 但是相較于國外醫學研究來講還遠遠不足, 尤其是對于CIN來講, 對其發病機制還未予以透徹了解。可以說CIN病癥從其本質上講較為復雜, 目前了解到的是CIN病癥主要是由于腎髓質出現缺血狀況或者是腎小管區域上皮細胞出現了損傷而造成。首先從腎髓質方面缺血狀況探討:該種狀況屬于CIN病癥重要發病因素之一;一般為使用造影劑之后產生的腎血流量短暫性的降低, 進而出現髓質缺血。而造影劑往往會對腎小管產生較大壓力促使腎小管中的相應內液變得更為粘稠, 由此腎小管就會出現耗氧量提高的狀況, 髓質缺血狀況也會更加嚴重;造影劑還可以起到利尿影響作用。而機體循環方面的血流也會相應減少, 該種狀況也會對髓質缺血予以加重;此外造影劑還會對人體腎局部降低一氧化氮實際含量, 此種狀況下血管局部收縮引起相應髓質缺血狀況加重。其次從腎小管區域上皮細胞出現損傷予以探討:造影劑往往能夠對人體離子通道予以實際激活, 這也對腎小管區域上皮細胞予以了活性降低, 由此激活凋亡途徑并對腎小管區域上皮細胞產生凋亡影響作用。對于CIN病癥總結來講冠狀動脈造影術并發癥之一CIN是不可避免的, 隨著冠狀動脈造影術的普及, CIN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CIN 由造影劑經過腎血管, 引起腎血管收縮, 腎灌注減少, 腎小球濾過率下降, 引起腎臟缺血性損傷;造影劑還可通過促炎癥因子、氧自由基、補體激活作用引起腎小管直接損害, 以及伴隨發生的腎小管壞死、間質性炎癥、細胞質空泡變形及蛋白質沉淀物阻塞腎小管, 進一步加重了對腎臟的損害[2], 臨床表現非少尿性急性腎衰, 水化治療是目前重要的治療方案[3]。
瑞舒伐他汀是第三代人工合成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HMG-CoA還原酶抑制劑), 其通過抑制肝臟內的HMG-CoA還原酶、抑制膽固醇生物合成而發揮調脂作用, 對腎臟影響較小, 同時具有抗氧化、抗感染、抑制內皮素以及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國內研究顯示:由于瑞舒伐他汀可以下調血管緊張素受體和減少內皮素合成, 故強化瑞舒伐他汀可進一步減少腎灌注不足和改善局部缺血, 降低CIN發生風險, 達到保護腎臟的作用[4]。
本實驗結果顯示:對照組造影后2 d Scr為(126.48±38.69)μmol/L、造影后3 d為(97.65±30.68)μmol/L, 實驗組造影后2 d Scr為(102.34±27.39)μmol/L、造影后3 d為(84.45±22.67)μmol/L。實驗組造影后2 d Ccr為(57.67±15.38)ml/min、造影后3 d為(68.96±17.98)ml/min, 對照組造影后2 d Ccr為(64.34±16.89)ml/min、造影后3 d為(76.35±17.68)ml/min。實驗組造影后2、3 d Scr、Ccr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 說明瑞舒伐他汀對腎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本實驗樣本例數較少, 且缺少對腎臟保護作用持續性及安全性的追蹤及隨訪, 總之, 在水化治療基礎上應用瑞舒伐他汀對腎臟保護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但能不能降低CIN發病率仍需進一步討論。
本文在上述研究討論之后對CIN病癥予以預防方面的研究。可以說就當前臨床醫學對于CIN病癥還沒有較為有效的治療方式。因此對于該種病癥還需要強化預防。而預防措施可以從三方面予以實際展開:①合理選用造影劑。當前臨床中通常應用的造影劑包含三碘化苯環。而依據不同滲透壓則可以將造影劑實際劃分為低滲性以及等滲性和相應的高滲性三大種造影劑, 一般高滲性滲透壓往往是集中在3681.5~5150.2 kPa之間, 該滲透壓可以說是人體實際血漿滲透壓的6倍之多。而低滲性實際滲透壓則集中在2314.6 kPa左右。等滲性實際滲透壓則集中在748 kPa左右, 與人體血漿實際滲透壓幾乎持平。而不同滲透壓的造影劑往往是CIN病癥出現的重要因素。醫學研究認為低滲性以及相應的等滲性兩種造影劑對于引發CIN病癥無明顯區別, 相較于高滲性而言引發CIN病癥幾率較小。而無論是哪一種滲透壓造影劑當前需要關注造影劑實際黏度, 選擇合適黏度的造影劑意義重大。②需要回避使用腎損害相關藥物。在實際利用造影劑的過程中如果聯合其他相關腎損害方面藥物能夠較大化提高CIN病癥產生幾率。因此醫護人員需要回避藥物阿昔洛韋以及兩性霉素和相應的非甾體類相關抗炎藥物等。③利用水化來預防CIN病癥。當前醫學界對于CIN病癥利用水化予以實際預防, 已經達成了共識。而水化預防機制主要是指利用血容量的實際增加, 以及腎灌注量的實際增加, 進而將造影劑對于人體產生的利尿作用以及滲透性作用予以降低。同時還對血管緊張素以及相應的腎素予以實際抑制, 最終避免腎小管區域上皮細胞被損傷。當前眾多的研究學者認為上述三種預防措施較為重要, 相關醫護人員需要在日常CIN病癥治療中予以關注。
參考文獻
[1] 盧帥, 張金盈.強化瑞舒伐他汀對腎功能不全患者造影劑腎病的保護作用.中國實用醫刊, 2015, 42(4):68-69.
[2] 薛鵬程.瑞舒伐他汀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對造影劑腎病的保護作用.淮海醫藥, 2015, 33(2):135-136.
[3] 周志宏, 邢波, 林德洪, 等. 瑞舒伐他汀強化治療改善ACS患者PCI術后早期腎功能. 中國熱帶醫學, 2015, 15(4):473-476.
[4] 鮑東來 . 瑞舒伐他汀鈣對冠心病患者行冠狀動脈造影術后腎功能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 中國醫院藥學雜志, 2014, 34(3):218-221.
[收稿日期:2016-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