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李卉嬪
入川:500強引發“蝴蝶效應”
· 本刊記者 李卉嬪

成都高新區。視覺四川·圖/田為
近日,股神巴菲特攜美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以再投資的方式落戶四川,日本最大的零售企業——永旺集團也將在四川設立分公司,至此,在四川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已達301家,英特爾、大眾、豐田、沃爾沃、微軟、飛利浦……很多你能叫得出名字的知名企業都已在四川“安了家”。
利用這一機遇,四川不斷優化自身的投資環境,完善適應500強企業發展的相應配套,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績:聚集眾多知名企業的成都天府新區、建設中的天府國際機場、已落成的中法成都生態園……它們與踴躍入川的500強企業一起,給四川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
23年前,第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美國寶潔公司入駐成都,拉開了世界500強企業進駐四川的序幕。然而,到2000年前,四川累計引進的境外世界500強企業僅36家。
變化開始于2003年,當時英特爾宣布投資 5 億美元在成都建廠;2008年“5·12”大地震后,時任英特爾董事局主席的貝瑞特表示將在成都繼續擴大產能與規模;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肆虐,英特爾宣布第三次增資四川;2014年,英特爾攜“駿馬”項目,宣布未來15年內將對成都工程再投資16億美元。英特爾作為成都引進的重要500強項目,其入駐也成為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拐點。在英特爾之后,40多家世界500強電子企業、20多家國內電子百強企業在川落戶,包括集成電路設計、研發、芯片封裝測試等多個方面,四川電子信息產業鏈迅速崛起,躋身中國IT產業第四極。
如寶潔、英特爾一般,世界500強的入駐往往具有“蝴蝶效應”,他們帶來相應配套企業的同時,也為四川帶來了更多財富。截至2015年,88家直接投資的境外世界500強在川設立190家外商直接投資企業,累計投資總額達154億美元,合同外資52億美元。省商務廳提供的2015年外商投資企業聯合年報顯示,世界500強在川直接投資企業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納稅總額超過100億元,占全省外企相應指標三分之一以上。
據前英特爾中國區執行董事戈峻回憶,當年,英特爾宣布在成都建廠時,曾有美國商人問他“成都在哪里”。如今,隨著越來越多500強企業的入駐,成都已不是“養在深閨無人識”。
成都曾被《福布斯》雜志評為未來十年全球發展最快城市第一名,被《財富》雜志列入15個全球最佳新興商務城市,被世界銀行評為中國內陸投資環境標桿城市,連續7年獲得美國企業在華投資的“首選城市”殊榮……去年9月,在美國獨立經濟智庫米爾肯研究所首次發表的以中國為核心的最佳表現城市報告中,成都經濟表現指標位居全國大型城市榜首,被評為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城市。2016年,成都還晉升為新一線城市,緊追北上廣深。
一系列殊榮的背后,500強企業貢獻不小,據“中國最佳表現城市”報告分析,在大城市排名中,成都的表現無可爭議,因為領先指標比其他任何上榜城市都要多,其中在就業、工資、地區生產總值與外國直接投資的增長上尤其杰出。如今,這些名譽還在為四川引進更多世界巨頭持續加碼。

中國西部進口展暨國際投資大會現場,意大利客商在洽談。圖/廉鋼
世界500強企業入川后,除從四川本地招收相應的人才外,也不斷吸引全球各地的高素質人才入川,并與當地教育資源整合,培養企業需要的專業人才。
2012年7月,惠普公司與內江市政府簽約,雙方在內江共同創建IT軟件人才能力基地。2013年6月,馬士基集團旗下的國際物流和貨代公司丹馬士與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丹麥VIA大學在成都簽署三方合作辦學項目備忘錄,合作舉辦物流專業高等專科學歷教育項目,在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開設國際物流專業(丹馬士班),合作培養本土化的物流人才。2015年10月,諾基亞在成都建立全球技術研發中心,目前,該研發中心吸引了來自亞歐9國、近千人規模的研發團隊。
這些500強企業的入川,尤其是一些中高端產業及有技術含量的企業,他們以進駐的項目為引領,引進聚集大批人才,在對四川人才提出不同要求的同時,也在不斷優化四川的人才結構,幫助提升四川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
記者:世界500強踴躍入川傳遞了哪些積極信號?
盛毅:這表明這些企業都看好四川發展潛力,四川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地區,近年來在利用外資、出口方面走在中西部前列,甚至比一些東部省份成效明顯。四川有很大的投資吸引力,四川制定的發展戰略、建設開放前沿的要求、國際化方面的工作得到了500強企業認可。
記者:在吸引世界500強來川投資方面,四川具備哪些優勢?
盛毅:四川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多重機遇疊加讓四川的招商引資具備了很多省份都不具備的有利條件。一是四川是一個快速成長區,很多跨國企業都是率先到快速成長區分享發展紅利,這是最重要因素。二是四川市場容量大,四川的經濟總量占西部地區的1/4,其對商品的需求甚至超過1/4。三是四川產品門類多,產業基礎條件好,容易形成產業配套。四是四川中高端人才數量多,結構豐富,普通勞動力數量豐富,配套勞動力在數量、質量、結構上都能滿足各方面要求。五是四川對外開放一直按照比較高的要求推進。比如成都近年來一直按照“三最”(中西部創業環境最優、人居環境最佳、綜合競爭力最強)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這在全國也走在前列。六是硬件基礎設施改善,成都的高速公路、鐵路、機場、城市交通條件、城鎮基礎設施、信息在中西部地區處于較高水平,與沿海差別不大。七是國家的大力支持,很多大的國家戰略政策都跟這一區域相關,如長江經濟帶建設等。
記者:未來四川應從哪些方面著力吸引更多500強和知名企業來川投資?
盛毅:隨著發展條件的轉變,我們的觀念、工作方法、政策也需要做相應的調整。我們應按照國際化的要求,樹立深度融入國際經濟的意識,思考引入更優投資的方針。在投資環境、政府政策、政府服務、交通、信息上下大力氣,在國際上達到更好水平,做好配套的金融服務、國際中介服務、商務服務、政府服務等,利用全面創新改革的機遇完善投資環境。四川應加大對中高端行業、有技術含量的項目的引進,如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型服務業、旅游業等。(責編: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