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國
探究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李澤國
農業技術的推廣具有戰略性和長遠性,直接關系到農民增收和國家糧食安全以及經濟的發展,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在推廣農業技術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問題,對于農業技術的推廣造成一定阻礙。本文將當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對策,促進基層農業技術在我國更好的推廣和應用。
我國現代農業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先進的農業技術需要得到不斷的普及,這也是我國農村經濟主要的發展趨勢。要想使我國基層農業得到更加快速的發展,在推廣基層農業技術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先進農業技術的實際需求,從而有效的融合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業技術創新,充分利用各種先進的農業技術,使我國農業經濟可以獲得持續的發展。
投入不足。一個方面是因為隊伍不夠穩定,一些地區沒有認識到農業技術的推廣的公益性,由于經濟條件方面的限制,無法將相關的工作落實到到實際工作當中,還是存在自收自支和差額撥款的情況,無法保證人頭費,在技術推廣方面應用的專項經費也就變得更少。機構改革需要結合農業技術推廣部門,使其面向整個市場,農業推廣農業的局面無法達到目標要求。另一個方面工作條件比較差,無法保障基本待遇,相關的基礎設施比較落后,現代化的信息設備十分匱乏,信息傳遞無法有效的進行下去,農業服務無法延伸到存戶,農民缺技術和少信息等方的難題就會很難得到保障。最后一方面原因因為專業素質比較低,雖然當前有很多農業技術的相關推廣人員,但是缺乏真正專業技術人員,其整體素質都比較低。很多鄉鎮工作人員就職之前并沒有通過專業技術培訓,自身的文化水平也比較低,由于經費方面不夠充足,推廣人員很難擁有再教育的機會,這樣知識就會變得陳舊老化,降低了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的整體素質。
農業技術推廣機制不夠規范。近些年我國的經濟體制和科技體制,逐漸實現了深化改革,政府部門將相關的機構進行精簡,將權利進行下方,這樣一來,農業技術推廣站就會存在保守的內部思想,不重視創新,無法有效的實踐新的技術。農業技術在推廣的過程中,利用了不恰當的方法,無法融合推廣的理念,導致職能之間的分工不夠明確,各個技術人員無法明確自身的工作,這樣就會嚴重減弱力推廣效果,導致管理體制不夠順暢,有關農業推廣的人員比較混雜,最終管理也會出現混亂的情況。
農民吸納新技術的能力不高。我國屬于農業大國,站在宏觀的角度,我姑哦對于各種類型的農業技術才成果都具有很高的要求,結合各個地區的推廣實踐微觀,應用科技創新能力的采納缺乏有效的需求。推廣現代農業高新技術,需要相關的采用者具備一定的農業基礎知識,將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術進行掌握,當前只有很少的用戶具備這種能力,很多的農民普遍缺乏這種能力。采用創新技術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在各種壓力的影響下,農民自身的子集比較薄弱,能利用的就是物化類技術,對于投資比較大,而見效比較慢的高新技術,雖然具有采納欲望,但是自身卻沒有購買能力。農民都比較現實,具有急功近利的意識,這對于他們采納新技術方面發揮著阻礙作用,他們通常利用的都是傳統技術,因為這些技術雖然效益低,但是卻比較保險。農民自身接受新技術的能力和農民自身素質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當前有很多文化程度比較高的青年選擇到城市就業,這樣就會降低了我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素質,無法有效的推進新技術。
基層農業成果和生產需求不對應。推廣基層農業技術的時候,過于重視宣傳單一的技術,沒有結合產業配套體系,這樣一來,農業成果和產業就會出現割裂的局面,農業技術在推廣的過程中缺乏針對性。基層農業的成果沒有采取有效的市場調研,農民和農業生產的實際需求發生了錯位關系,科技成果無法真正的轉化成現實生產力,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無法得到有效的推廣。
農業生產過于分散。我國的農業主要還是分散型的小農經濟,經營規比較小,生產也呈現分散。很多農戶來到城市就業,將自己的土地經營權進行保留,無法流轉出去土地。在土地的種植和耕作方面,每個農戶都具有自身的自主權。對于機械化耕作是一種阻礙,無法有效的形成規模效益,還會使科技成果德奧增大,提高了大規模推廣的成本,割裂了技術和產業,對于農業生產效益的提高形成嚴重的制約。當前農業生產呈現出高度分散的現狀,而村委會不斷弱化了自身的組織功能,使推廣農業技術缺乏有效的渠道。
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將政府的骨干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發揮出農業技術推廣自身的公益性。建立農業技術推廣隊伍,這是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也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共同經驗。當前的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需要將觀念進行更新,采取制度方面的創新,有效的調整農業產業結合,以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為基礎,擴大服務的領域,延伸到綜合服務,充分利用技術和信息,使農民可以深入到市場當中,使農業產業化經營得到促進。各個級別的政府需要促進農業技術的推廣,將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基礎設施進行完善,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有助于吸引各方面的人才,將隊伍進行穩固,可以更好的為科技提供有效的服務,真正發揮出公益性的職能。
鼓勵社會各界人員廣泛的參與進來,使基礎農業的推廣實現多元化,面向我國農村,產開農業科研工作,使更多的農業企業展開推廣服務工作,成立各種農民技術協會,使其可以更好的推廣農業技術服務,使其成為重要的力量。這些組織和企業的發展需要得到各個農業管理部門的支持,以各種形式向農民推廣相關的技術,并且對農民采取定期培訓。結合社會力量和政府推廣隊伍,建立多方合作的機制,可以實現跨區域的合作,將傳播渠道進行拓寬,有效的轉化科技成果,可以將各自的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并且實現優勢互補,實現整體合作、上下互通。
完善推廣機制。將工作人員的聘用制度進行完善,使隊伍素質得到不斷的優化,實現有關農業技術的推廣的責任制度,落實農業技術推廣的服務,建立全績效考核的制度,使農業技術的推廣充滿了活力,使農業技術人員的相關培訓制度進行完善,使其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建立出多元化的推廣制度,使各個方面的可以共同參與進來,有效的推廣基層農業技術。
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推廣農業技術,需要得到廣大農民的積極配合,農民使經營主體,因此需要明確農業技術得到推廣的必要性,這樣才會更好的促進農業技術的推廣,。可以更好的使用農業成果,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組織農民參與技術培訓和電視講座以及遠程教育等各種活動,使其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質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使農民之間實現有效的交流,使農民可以快速的將科學技術和科技成果進行快速的掌握,有效的推廣農業技術。與此同時,很難在短時間內就解決農業生產分散這個問題,因此需要加強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工作力度,使科技成果的推廣范圍得到有效的擴大,從而將這些問題進行徹底解決。
加強政府的財政支撐。政府農業技術推廣隊伍要得到穩定的發展,實現農業技術的推廣,主要是為政府和農民提供跟更多的服務,以社會效益為基礎,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基本經費需要的大搜保證。農業技術人員的工資和辦公經費需要給予保證,將現有的條件進行充分的利用,集中硬件和軟件建設。設置有關農業技術推廣的專項資金,增加用于農業技術推廣的資金份額,加大具體的實施規模,并且將其強度進行支持。將融資等手段精細充分的利用,使支農資金的結構得到有效的調整。將直接資金的投入經有效的減少,將各個方面的資金投入進行集成。對于農業技術推廣的相關人員實現有效的培養和培訓,使其自身科技文化素質得到提高,提供全程的技術服務,結合新時期的需求和農業發展的要求,使農民的科技需求得到有效的滿足。
建立農業技術推廣網絡。我國區域經濟和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市場出現了更加激烈的競爭,農業技術不能單純依靠技術培訓和技術示范等傳統的服務方式,需要結合形式的要求,在當前市場經濟的影響下,建立強大的信息網絡,讓農民對農業科學知識及時了解,對于市場需求和價格等各種信息進行了解。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需要利用信息網絡,打破地理位置和交通因素等各個方面的限制,實現雙向的溝通,可以將時間和成本境內節省,使推廣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推廣。
我國基層農業技術在推廣的過程中依舊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本文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措施,使農民群眾可以更好的應用農業技術,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得到健康快速的發展。
(作者單位:山東省即墨市龍泉街道辦事處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