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
“兩學一做”構筑黨的堅固基石
◎王玥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內教育工作的開展,從黨內學習教育工作情況入手,大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戰略的實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的一項重大部署,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特別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強大力量,全體黨員的提升對于中國共產黨的建設是至關重要的環節。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具體指的是:“學習共產黨黨章黨規;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做合格黨員。”這是于今年2月份,黨中央對全體中國共產黨員作出的學習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指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的一項重大部署,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特別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強大力量,全體黨員的提升對于中國共產黨的建設是至關重要的環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內教育工作的開展,從黨內學習教育工作情況入手,大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戰略的實行。而黨的建設的基石則在于廣大黨員同志的思想建設,如果把中國共產黨比喻為一座新世紀里的摩天大廈,那每一個黨員同志就是構建這座大廈的磚石,一旦黨員的思想出現了偏差,就會影響到整體的穩定性,因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的開展,就使得廣大黨員同志保持了思想上的穩定,并且會逐步推進中國共產黨的穩步前進。
開展黨員學習教育,不僅僅要注重傳統學習形式,更要善于利用現代化信息網絡平臺等手段,讓黨員的學習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達到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通過深入、細致的學習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使得廣大黨員同志能夠牢牢把握共產黨員為人做事的宗旨和準繩,更加深刻理解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做到從原文中領悟精神,在精神中尋找方向,從而堅定“三個自信”,筑牢“黨性之魂”。部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就是要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堅定廣大黨員的馬克思主義立場,保證全黨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我們黨始終成為有理想、有信念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學”強調的是理論學習,而“做”強調的是實踐運用。任何理論的最終歸宿都是廣泛而深刻的實踐。“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做”,為了能夠將所學精神應用于實踐當中,這樣才能更好的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奪取“兩個一百年”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廣大黨員干部要堅定不移地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緊扣中心工作,做到善于在戰略部署上“扣扣子”、勇于在責任履行上“擔擔子”、勤于在工作落實上“釘釘子”,[2]在自覺躬行實踐中砥礪本色,變成普遍實踐,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新業績。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是一次單純的學習性活動,并不是在學習過后就將理論束之高閣,而是要彰顯其“學以致用”的宗旨。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學而不用,那就會失去學習的意義,其結果還不如不學。“學黨章黨規”也好,“學系列講話”也罷,倘若不與“做合格黨員”緊密聯系起來學,不將學習的成果最后體現在“做合格黨員”的具體實踐上,那么,這樣的學習教育,就只能是“一次活動”而已,只能是“一陣風”而已。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最終歸宿是“做合格黨員”,是一場“有的放矢”的學習教育活動。黨中央之所以開展這個學習教育,是完全站在戰略全局角度把握的頂層設計,是面向黨員隊伍中存在不符合規范的黨員現狀的決策。我們要清楚的看到,在這個公之于眾的文件中,能夠如此透明、如此公開、如此全面地羅列出“不合格黨員”的種種表現,諸如:“對共產主義缺乏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缺乏信心,精神空虛,推崇西方價值觀念,熱衷于組織、參加封建迷信活動等”;“看齊意識不強,不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在黨不言黨、不愛黨、不護黨、不為黨,組織紀律散漫,不按規定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不按時交納黨費,不完成黨組織分配的任務,不按黨的組織原則辦事等”;“利己主義嚴重,漠視群眾疾苦、與民爭利、執法不公、吃拿卡要、假公濟私、損害群眾利益,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時臨危退縮等”;“工作消極懈怠,不作為、不會為、不善為,逃避責任,不起先鋒模范作用等”;“違反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不注意個人品德,貪圖享受、奢侈浪費等”,這是難能可貴的,是我黨有信心能改正、下決心要改變的表現。同時,這些問題的清楚羅列,猶如一面將人們的污穢全部照盡的鏡子,讓所有黨員都必須面對,照照鏡子洗洗澡,仔細反省自身各項行為是否符合“合格黨員”的標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兩學一做”沒有休止符,永遠在路上,只有做到真學常學、真做常做,才會取得實實在在的實效。這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百姓的期盼。每一位黨員干部都要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認真自覺學習黨章黨規,嚴格要求自己,爭做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的合格共產黨員。
(作者單位:武警政治學院)
有意識地關注他,課堂上給他表現的機會,挖掘并放大他的優點,讓同學漸漸地接納了他,該學生在班主任的關愛下,重新回歸到班級集體中。之后,該班主任還適時提供機會,讓其發揮體育天賦,為班上爭得了榮譽。從此,這個想當“老大”的學生,成了“差轉優”的典型,還當上了班干部。
堅定信念,把平凡崗位當事業來做。茶陵縣火田中學七年級某班副班長,成績優秀,遵規守紀,但愛面子,性格內向,是老師眼中的“乖學生”。可在家里,他異常叛逆,常跟奶奶吵架斗嘴。有一次,奶奶沒收他的手機,他竟然以性命威脅奶奶。為此,初崗教師有意識地向他灌輸“珍惜生命、感恩家人”思想,經過悉心引導,他成了一個“優生更優”案例中的“主角”。
初崗教師盡快適崗,是教書育人事業上的新課題,如何有效推進,是全體教育人的共同責任。
(作者單位:湖南省茶陵縣火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