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會姍
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問題研究
◎朱會姍
在經濟全球化不斷加快進程的背景下,我國市場經濟也面臨著日漸猛烈的競爭,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風險也不斷加大。為了長遠發展,這就要求我國上市公司不斷增加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質量。但就目前具體情況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依然有很多問題,面臨較大挑戰。文章通過分析國內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現存情況,找出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改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策略。
近些年,全世界各地相繼爆出一些影響極其惡劣的財務舞弊行為。公司管理人員為何愿意違反公司規則鋌而走險進行會計造假行為,使得外界開始對公司宣稱的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產生疑慮。在媒體的曝光下,我們發現一些備受矚目的大公司受利益的驅使,利用公眾的信任,成為會計造假的主要力量。因此,這就迫切要求上市公司盡快建立真正實用的內控制度。經過不斷的改進,我國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內容及質量都有一定的提高,但其總體披露情況與世界趨勢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上市公司向外部進行信息披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內部控制信息。但截至目前,依然無權威的專家和有力機構對此概念賦予確切定義。從字面上來看,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公司向外界披露關于內部控制的信息。而基于《內控指引》關于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規定,把它解釋成:內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指公司的管理人員參照相應的規定,按期將本公司的內部控制進行全面、合規、有效性評定,且采用合理的方式公布出去。
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規范不統一。我國不斷公布的各式不同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標準之間有著不統一的現象,主要包括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標準和要求不一致、關于請或不請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要求不一致等等,其實施過程中,不利于上市公司對詳細規則的解讀及應用,容易導致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時的隨時披露及有挑選性的披露現象。
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內容界定不明確。目前法律法規中關于一系列詳細披露事宜的規定不明確,相比公認的內部控制評定規則產生極大差異,這不但不便于理解,也難以實際推行。關于內容界定不明確主要包括對披露內容和格式沒有一個統一規定、對披露的主體及相關職責劃分不明確、監督主體沒有統一要求。
內部控制披露的效果不顯著。中國證監會和相關部委陸續推出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詳細規范,理論內容上已經比較豐富,可現實推行的程度與理想的想法仍存在極大差距。在關于上市公司有關內部控制信息披露部分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披露多是走一個形式,沒有依據有關要求披露關于內部控制的信息,或只通過監事會的報告給予極其簡單的披露,無實質意義;絕大多數公司屬于“報喜不報憂”,僅傾向公布對公司有好處的內部控制信息,但關于內部控制中現有的缺點和不足,更多愿意選擇回避或隱瞞;而且不披露內部控制的固有限制。
增強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設。就目前來看,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意識不強,并且法律法規關于強制性披露要求的規定極缺乏。因此,要想改變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質量,不能依賴公司的自愿披露意識,只有憑借強制性的規定信息披露制度:一要明確披露方式。要求所有準備上市的公司將內部控制的完整信息在招股說明書充分及時的披露,已經上市的公司,其公司的董事會應將內部控制的有關信息年度報告中公布;二要確定公司的內部控制及信息披露的負責任主體,將內部控制的責任具體到真正擁有公司權力的人;三要確定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詳細內容。中國證監會應基于調查分析公司外部信息需求者的信息需求及協調各方利益,研究出規則更為明確、內容更為具體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內容與格式標準,在根本上規范上市公司的披露行為。
健全上市公司內部治理結構。改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的主要思路是逐步優化提升公司內部治理效果,具體可優化股權結構,改變“一股獨大”現象;優化公司獨立董事制度,在獎勵與約束機制、薪酬、人員的任命和考核等幾方面著手,增強獨立董事應負的責任和義務;增強監事會獨立性,擺脫管理層的操控,讓其充分發揮其監督作用等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改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外部監管環境。公司基本目標是利益最大化,信息披露的多少和披露信息的質量都受到成本利益的影響,因此只要違規收益與違規成本不成比例,公司就可能會選擇信息造假行為。然而,缺乏有效法律法規及相關部門對其進行有效監督管理也會促使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相關問題嚴重。解決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問題,不僅要建立內部控制標準體系,而且要有強有力的監督管理確保其真正實行。另外,相關的部門應嚴密監督上市公司的自我評定報告、中介結構的審計意見,確保提供的信息有用及有效。
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相對外部信息使用者越來越重要,優化內控體系不僅利于公司長遠健康發展下去,而且對外部投資者來說也意義非凡。第一,站在政府角度來看,出臺完善并能有效推行的內控制度,是政府相關部門不可推脫的責任;第二,有效的內控制度利于幫助企業管理人員增強內部控制的風險識別防范意識;最后,有效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可加強企業財務報告的可信度,提升公司外部形象。關于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依然在不斷豐富,我們應懷著樂觀的態度,基于前人的研究,開展進一步的學習。相信,通過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進行更深入一層及更長時間的研討,最終我國在內部控制披露方面會有巨大的改進。
(作者單位:長沙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