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確保教學質量最優化,提出在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引入一種多元化的新型教學模式,同時結合該模式提出一種面向全過程的課程考評方法,旨在全面提升學員的綜合信息素養。
關鍵詞:課程考評;全過程;多元化教學模式;微課;課賽結合
引言
考評是任何課程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它具有雙重功能,既可以檢驗成效,即評價教員的教學效果,檢驗學員的學習結果,又可以促進改革,改進教員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調整學員的學習側重點和學習方法。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是海軍生長技術干部和生長指揮干部本科各專業通識教育平臺公共工具模塊的必修課,課程遵循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理念,旨在培養學員的科學思維方法和自主學習、理論聯系實際、交流協作以及利用程序設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員信息素養、獨立獲取知識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在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大力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監控、探索并確立科學的考評機制對提高教學質量和學員綜合信息素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公平合理、全面有效的考評機制不僅可以對教學效果作出真實客觀的反饋和評價,而且可以很好地培養學員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調動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激發學員的學習熱情。
1 多元化教學模式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遵循“因材施教,能者多學”的教學理念,教員要充分考慮學員學習起點不同、興趣各異、認知水平參差不齊等現狀,必須在每個教學環節上下工夫,避免出現教學中的兩極分化現象,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層次學員的學習需求,促進全體學員共同進步,確保教學質量最優化。
1.1 采用小班分組教學,提升學員的合作能力
目前,海軍航空工程學院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采用小班教學模式,將學員編組為多個教學小班,每個班的人數控制在15-30人左右。開課前,任課教員走訪學員進行課前調研,采取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學員的認知水平、知識基礎、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為開展備課、實施課程教學設計以及劃分課堂學習小組奠定基礎。分組依據課前調查情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將具備不同優勢的學員進行精心搭配,以保證各組成員的實力無明顯差距,勢均力敵,在學習過程中能形成平等競爭的態勢。開課后的第一次課,公布小組劃分情況,調整座位安排,同組成員坐在一起,方便課堂研討和合作交流。合作學習一段時間后,組間成績若出現較大變化,教員要根據平時的合作狀況及時做出人員調整,這樣可以充分發揮每個學員的優勢,彼此互助,取長補短,進一步提高合作能力。
1.2 引入概念圖工具,梳理學員的知識脈絡
在教員授課和學員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概念圖作為知識和思維可視化工具,可以幫助教員從教學內容中梳理出知識點,在講課過程中把概念解釋清楚,還可以輔助學員梳理學習思路,將零散的知識點通過概念圖關聯起來,體現知識間的銜接,加深學員對知識點及其相互關系的理解。概念圖在學員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加速思維過程的發生,完成知識的建構,提高學習效率和自主學習能力。概念圖的實現方式靈活,可以使用專門的繪制軟件或直接在紙上繪制。在課程開課初期,教員先把概念圖的基本繪制方法和原則教給學員,對于一些簡單的知識點,由學員通過課后自主學習完成概念圖的繪制,并在課上講解;對于相對復雜的知識點,教員在課上利用概念圖工具將大知識點以結點的形式繪制出來,然后由學員根據初步的概念圖對知識點進行細化。每一章學習結束時,要求學員將本章的所有知識點總結成一張大的概念圖,形成系統的知識框架。
1.3 精選實踐課題,激發學員的學習熱情
在課程初期,布置一些應用性實踐題目作為課程大作業,學員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各組的學習興趣確定選題,在知識逐步積累的過程中通過自主學習和分工合作設計完成大的學習目標,期中提交中期報告,匯報階段性成果及遇到的難題,教員對每組出現的問題予以點撥,結課后各組提交程序和研究報告。2014級本科學員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設置的實踐題目為:①設計簡單的小計算器,要求能進行+、一、×、÷的算術運算;能進行邏輯運算;能進行二、十和十六進制轉換。②設計學員成績管理系統,要求包括成績錄入、求平均分和排名次,能顯示不及格/低于平均分的同學。③設計簡單的畫圖工具,要求能畫三角形、圓形、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圖形。④設計圖書信息管理系統,要求能進行增加圖書、圖書查詢、借書、還書等操作。⑤設計倉庫物資管理系統,要求能進行物資入庫、物資出庫、統計、查詢等操作。⑥設計文件管理系統,要求能進行文件新建、復制、刪除、顯示等操作。每期設置的題目可以不同,難易度則根據學員課前的摸底情況進行篩選。學員通過活學活用知識點,循序漸進地解決課題中的疑點和難點,能夠將所學的理論知識真正內化為自身能力,實現知識和技能階梯式提高,伴隨而來的是學員滿滿的成就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高漲的學習熱情。
1.4 結合微課視頻,培養學員自主學習能力
程序設計課程沒有深奧的理論,學員難以掌握的大多是語法規則和程序結構。近年新興的微課程非常適合程序設計類課程的輔助教學。計算機教研室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小組將整門課的重難點問題進行梳理并設計制作5~10分鐘的微課程,結尾附帶小測驗檢驗學習效果,然后將微課程放到學院的自主學習平臺上。教員在授課過程中,對于一些簡單易懂的知識,讓學員課后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學習并做測驗,測驗成績由系統給出。為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要求學員繪制概念圖呈現知識點間的關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這個過程要求每個學員自主完成,每個人都要畫出自己的思路,然后組內合并,決定取舍,重組為一個共同的概念圖。課上選擇學習小組上臺講解,其他小組可以提出質疑,幫助完善概念圖。共同合作的過程能夠培養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相互切磋,交流探討,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激發出更多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
1.5 依托課賽,增強學員的實踐動手能力
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小組采用“課賽結合,以賽促課”的方式,在實施課程教學的同時,積極引導和鼓勵學員參加各級信息類學科競賽,包括教研室組織的“礪劍杯”程序設計大賽、學院的四小實驗發明比賽、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大賽和電子設計大賽。實踐證明,課賽結合的方式可行,培養效果明顯,歷年來學員在院級和國家級的賽事中成果豐碩。在理論學習與實戰練習相結合的氛圍下,學員不僅能拓展知識面,開闊視野,而且能夠切實提高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實踐動手能力、自主設計能力、研究創新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另外,教員要及時將歷屆的競賽題目充實到課堂授課過程中,保證教學課例不斷更新。
2 全過程考評方法實現評價合理化
制定合理的考評指標體系是課程考評的關鍵。海軍航空工程學院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在近幾年的課程標準中規定,考評成績由期末筆試成績和平時成績組成,期末筆試成績占65%,試卷由教員命題,采取閉卷考試的形式;平時成績由課堂表現、作業成績和考勤組成,占35%。盡管在課程標準中體現了平時成績,但是大多數教員在執行時,基本上都是以考試成績作為學員的最終學習成績,這種考評方式不夠公平全面,不能準確反映學員的綜合信息素養,僅為了考評而考評,考評的反饋和調節功能遠遠沒有得到發揮。在當前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下,不僅需要考評學員的理論知識掌握情況,還要科學評價學員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我們經過近年的授課實踐,探索出一套面向全過程的多元化課程考評方法,該方法改革以往單一的考評方式,課程除期末考試外,將體現自主探究過程的課堂表現、課堂討論、實踐作業等納入課程的綜合考評體系,進一步激發學員自主探究的動力,提高教學效果。
2.1 面向全過程的考評指標構成
根據多元化教學模式,結合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和課程內容標準,我們制定出多元化的考評體系,體系的基本構成見表1。體系中的各指標既可以按照百分制也可以按照等級制給出成績,但是為了便于計算和最后的成績分析,本門課程均采用百分制記錄成u6WWoCagg17EGdawi2Defj36WKGT4ed7CK1C3oc3Mh4=績。課程實施過程中,每個階段的學員成績應及時登記在課程實施情況記錄表中以便最后匯總統計。結課考試后,對應課程考評指標體系,每個學員均能得到一組成績數據,構成考評成績樣本X=[xl ,x2…x9]。
由于課程大作業和概念圖這兩部分是組內合作完成,每組提交一個作品,每個學員負責一部分,所以每組的成績由教員給出,此成績作為優秀學習小組的評選依據。組內每個學員的成績則通過同組學員互評完成,為避免評價結果的主觀性,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小組以提高評價的公平、公正為出發點,專門設計學習過程評價量規,滿足學員對各學習階段評價量規的需要,學員只需要根據量規逐條打分。
2.2 面向全過程的考評方法
對每個指標設置不同的權重系數,可以靈活地進行成績評定。我們根據課程教學要求將考評指標體系中各項二級指標按其占總成績的百分比賦以權重系數(ω=[ω1,ω2,…,ω9]。其中ω1+ω2+…+ω9=1,若某項未參加考評,則ωi=0。這里的成績全部采用百分制進行考評,學員的最終考評成績可由式(1)得到:
S=ω·X=ω1×xl+ω2×x2+…+ω9×x9
(1)
對于采用等級制進行考評的考查課,則需要先計算最終的考評成績,然后再按照門限閾值進行等級劃分。
2.3 面向全過程考評方法的具體實施
2015年上半年,我們對2014級本科學員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進行教學實驗,并將兩個班級分別作為實驗班和對照班,驗證多元化教學模式下面向全過程的課程考評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實驗班一共16人,根據課程實施情況記錄表中的各項成績得到樣本數據的集合矩陣A,如圖1所示。
各項指標的權重系數值見表2。按照對應的系數可以得到學員的綜合考評成績,見表3。
2.4 實踐結果對比分析
多元化教學模式下,實驗班采用面向全過程的課程考評方法,而對照班仍然采用傳統的期末筆試成績占65%和平時成績占35%的單一方式進行成績評定。最終得到的教學實踐結果對比見表4。
實踐對比結果顯而易見,面向全過程的課程考評方法的實施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3 結語
在計算機基礎教學方面,教員要根據不同的教學模式,靈活運用相應的成績考評方法,才能提高學員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和動手實踐的能力。多元化教學模式下面向全過程的課程考評方法目前在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考評中應用效果非常好,不僅能真實反映教學效果,對學員成績進行科學全面、公平公正的考評,而且能使學員明確學習方向,合理安排學習側重點,使教員明確教學方向,及時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教學實踐證明,這是一種成功的并且有意義的教學改革嘗試,但在今后計算機基礎課教學實踐中還需要不斷完善,通過對考評體系指標的修改和權重系數的修正,還可以作為其他后續課程和同層次課程的考評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