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通過農作物種植面積、產量、產值的對比,顯示種植業結構調整效果顯著。
關鍵詞:種植業;結構;調整
種植結構調整優化是現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中心任務,也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通過幾年的努力,華寧縣的種植業結構調整已初見成效,日趨合理的糧經種植比例已顯示出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有效的促進了農業增收。
1.發展現狀
1.1農作物發展情況
通過近幾年種植業結構,華寧縣種植業逐步形成了以糧油、煙草、蔬菜、柑桔為特色的產業。13年全縣完成農作物種植面積31793.4hm2,比09年增2908 hm2,糧經種植比例調整為34:66,經作比09年提高8個百分點,其中:蔬菜11098.4 hm2、總產24007萬kg,比09年增4535.7 hm2、增10657萬kg;烤煙7306 hm2、總產1465萬kg,比09年增加563 hm2、,增8%。
1.2以“三棵樹”為主的經果林發展情況
2013年全縣累計種植“三棵樹”154226.5 hm2,實現產量16878.2萬kg,產值64951萬元,比09年增80023 hm2、增108%,增8683.2萬kg、增106%,增50308萬元、增344%。
其中:2013年柑桔全縣累計種植柑桔5140.8 hm2,實現柑桔產量15412萬kg、產值59554元,比09年增2073 hm2、8091萬kg、47183萬元,分別增68%、111%、381%;核桃全縣累計種植7720.313 hm2,實現產量56.2萬kg、產值1428萬元,比09年增4901.7 hm2、27.2萬kg、18萬元,分別增174%、94%、1.2%;柿子全縣累計種植2561.5 hm2,實現產量1411萬kg、產值3969萬元,比09年增1027.5 hm2、561萬kg、3221萬元,分別增67%、66%、431%。
1.3種植業增產增收明顯
2013年全縣農業總產值24.7351億元,比09年的增長103%;在總產值中,種植業產值16.4145億元,比09年的增92989萬元。其中:烤煙產值35918萬元,蔬菜產值44434萬元,糧食產值12356萬元,與2009年相比增11479萬元、27362萬元、減510萬元,分別增47%、160%、減4%,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8908元,比2009年的增4140元,增長87%。
2013年糧經比例34:66,比09年的(42:68)上調了8個百分點。復種指數不斷提高,2013年復種指數達273%,比09年的提高了23%。
1.4品牌建設得到加強
2012年組建了“云南·華寧泉鄉早熟柑桔專業合作社”,“華寧柑桔”、“華寧柿子”地理標志產品登記保護已獲通過,獲得“華寧柑桔”和核桃綠色食品認證,正積極推進出口基地備案、柑桔產業標準化生產等工作。截止2014年全縣認定綠色食品4個,無公害農產品8個,地理標志2個。認證綠色食品面積3143.13 hm2,無公害農產品面積1200 hm2。
1.5產業化發展水平明顯提高
2013年,全縣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2戶(省級龍頭企業2戶),實現總產值518855萬元,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2054人,帶動農民增收10538萬元;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68個,入社社員7015人,帶動農戶23710人。建成農產品批發市場2個,華溪柑桔批發市場是農業部認定的重點批發市場。
2.存在困難
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水利化程度低,耕地質量差,田間機耕路、農業設施和農產品交易市場建設滯后,制約著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升級。全縣耕地中,山坡地面積占85%以上;田間道路不通暢、現代農業設施建設不足、農產品交易以路為市現象突出。
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的產業化經營水平低,帶動農民與大市場對接能力弱。新發展起來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弱、小、散,缺乏動力;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帶動力弱。
科技推廣和實施能力弱。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現象突出。項目資金到位率低,加之培訓工作經費緊缺,上級下達項目難以推動實施;勞動者和現行科技隊伍素質偏低,與當前發展高原特色產業和現代農業不相適應。
農民分散經營和農資產品、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價格上漲,農業生產成本高,而農產品價格不穩,確保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大。
3.發展對策
堅定不移地按照“近抓煙菜、中抓經果、遠抓生態環境、綜合實際調結構”的思路,緊扣調優結構、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主題,鞏固提升烤煙產業,做優做特“三棵樹”,做精做深蔬菜產業,種植業結構優化升級達到合理布局。盤溪、華溪、青龍鎮的祿豐、通紅甸沿南盤江、曲江低熱河谷地區,重點發展柑桔、冬早蔬菜。寧州街道、青龍鎮及盤溪鎮、華溪鎮、通紅甸的中海撥地區,重點發展烤煙、蔬菜、糧食、中藥材等。全縣1900米以上的溫和中山區和冷涼高山區,水資源缺乏,水利設施較差,山高坡陡,耕作困難,交通不便,農業生產條件差,逐步退出烤煙種植。適合發展林業和草食畜牧業,重點發展核桃、柿子和高山秋淡季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