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宇
延安,古稱延州,位于陜西省中北部黃土高原丘陵地帶,有“塞上咽喉”“軍事重鎮”之稱,地處延河與南川河的交匯處,城區走勢呈“丫”字形。延安,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歷朝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是一個歷史悠久、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人創建的陜北紅軍和陜北革命根據地,為中國紅色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勛。正是有了這塊全國僅有的根據地,中央紅軍才勝利到達陜北,完成了兩萬五千里長途征戰,把中國革命的大本營放在了延安。
延河,被稱為“中國革命母親河”。“滾滾延河水、巍巍寶塔山”是人們對中國革命圣地延安的禮贊,曾經是無數革命青年和愛國人士向往的地方。自打從教科書里讀到關于延安的文字,延河水、寶塔山就已深深根植心中。寶塔山是圣地延安的重要標志和象征,也是游覽延安的必到之地。它位于延安城區中心,因山上建有寶塔而得名。“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千聲萬聲呼喚你,母親延安就在這里”,是著名詩人賀敬之的名句,它熱情地謳歌了寶塔山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象征著紅色、革命、勝利、向往,象征著中國革命的勝利;延河水煮沸的小米飯,代表著中國革命的艱苦歲月;延安窯洞里的燈火,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的王家坪革命舊址,隔著延河與城區相望,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毛澤東舊居”在“毛澤東會客室”東面的土坡下,有兩孔石窯洞,為辦公室和寢室。門前有一石桌,是毛主席送長子毛岸英到農村勞動時談話的地方,由此不難聯想到毛主席也有兒女情長的一面。創建于1950年的延安革命紀念館就在王家坪舊址的西邊,入館臺階分為三臺,隱喻共產黨在延安經歷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三個階段。正廳門前兩側分別有“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和“奪取全國勝利的出發點”大型群雕,展現延安在中國革命的歷史地位。中國人民抗日大學紀念館則位于延安市北二道街原抗大舊址,是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的歷史業績而建的一個專題性紀念館。“抗大”的前身是“紅軍大學”,“抗大”教育委員會主席毛澤東規定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教育方針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如今的抗大紀念館已成為全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三大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鳳凰山革命舊址是中共中央駐地舊址,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寶塔區鳳凰山腳下。它是第一代領導人挽救革命成果,進行抗戰的革命根據地之一,是了解當時抗戰歷史的主要歷史遺址之一。風景名勝楊家嶺主要有中共中央七大會址、延安文藝座談會會址。在會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著一排窯洞,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領導同志們當年的住所。1942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文藝座談會,毛澤東主持會議并發表講話(即《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此后,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抗日根據地遵照這次座談會制定的文藝方針,全面展開了文藝整風運動。這次座談會對新文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72年后的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的講話同樣妙語連珠,振聾發聵:“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說,中國的文藝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二為方向,堅持“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雙百方針。習近平的講話,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習主席沒有空話套話,也沒有故作驚人之語,講的都是一些大白話大實話,通俗易懂,喜聞樂見,既“接地氣提士氣”,又“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真正“說到咱的心坎上”。
棗園是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處,原是一家地主的莊園。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后,為中央社會部駐地,遂改名為“延園”,現舊址大門石柱兩側尚有康生所書“延園”二字。棗園還有一個著名的景點,就是毛主席發表《為人民服務》演講的講臺,是為了紀念張思德烈士而建造的。張思德和戰友在一次大雨中一起挖燒炭的窯,在窯被雨水沖塌的瞬間把戰友推出來,自己則犧牲了。毛主席為他題寫了“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的悼詞,并且發表了“為人民服務”的演講。金秋送爽,筆者前往延安“朝圣”,來到張思德的塑像前,重讀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重要講話,心情澎湃,信心倍增。
到了延安,梁家河是絕對非去不可的。位于延川縣文安驛鎮東南方向5公里處的梁家河,是延安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之一。2015年,國家到陜西考查調研的第一站就是梁家河村,這個原本安靜的小山溝一下子沸騰了,260多個村民都來迎接,場面非常感動。大家參觀了窯洞,到村里看了新栽的蘋果樹,還給每戶人家帶來了對聯、年畫以及米、面、油、豬肉等年貨。
長征以其艱苦卓絕的歷程和彰顯出的偉大精神,成為震驚世界的重大事件及具有全球影響的曠世奇跡。延安,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堅定正確的方向和思想路線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延安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發揮了巨大的精神動力作用。它對我國歷史發展進程產生著巨大和深遠的影響。正是“延安13年”,老一輩革命家親手培育出的延安精神,成為我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的珍貴財富,也是全國人民團結一致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精神支柱。長征的精神就在于不斷地突破:突破封鎖,突破圍剿,突破自然,突破自我……
長征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英國評論家安東尼在大型長征畫冊《中國——長征》一書中對長征作出了高度評價:“長征是現代歷史中最重要的事件”。外國人對長征的記述和研究,使長征和長征精神聲名遠播,成為全人類共同擁有的財富。延安,正在建設“圣地延安、生態延安、幸福延安”的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上向前邁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