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
摘要:風景名勝區規劃的分區在編制和分類上存在很多需要銜接和管理的問題。而分區工作又是風景名勝區管理工作的基礎工作,在分區編制、規劃銜接、概念樹立、功能聯系上有很多需要探討及研究的課題,涉及到風景名勝規劃中技術利用、編制管理等很多功能,對風景名勝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旅游功能;項目規劃;分區研究
中圖分類號:TU984.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09—273—02
前言
風景名勝區的管理目標和土地保護的矛盾在于如何將土地價值和土地利益的關系區分開來。這個區分可以保證風景名勝的地段的利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有的功能,實現合理的建設和規劃。包括對資源的利用、對地理狀態的調研、對自然生態的保護等,都屬于分區的基本內容。實際上,分區可以幫助風景名勝區實現完整規劃、地段保護、框架特征的合理劃分,對加強當地的管理、合理規劃風景名勝區域,設立科學的名目、實現風景名勝管理的有序性是有很大幫助的。
1何為分區
分區是對風景名勝區加強管理規劃的有效手段。風景名勝區不同于其他區域的特點是,它可以讓人們在其中享受到休閑娛樂的舒適感,并且可以進行人文活動、文化活動以及科學研究等行為。對之進行分區就是將風景區的資源保護與利用發揮到極致。規劃好風景名勝區分區工作,對于保護好風景名勝區的各種資源,加強風景名勝區的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分區的功能包括很多:
1.1核心分區
就是將風景區的資源按照期特征進行劃分,包括了景區內的自然景觀、人文活動等最有欣賞價值的景點,最值得加強保護的資源,包括一些禁止進入的尚未開發的區域。
1.2活動分區
就是將風景區內開放的區域和未開放的區域加以區分的功能。開放的區域要加設對游人進行保護的提示性和保障性的設施,未開放區域要設置標注有“禁止入內”字樣警示牌,并設置防護措施加以控制。
1.3生態分區
將自然生態區域和景觀區域區分開來。擁有原生態環境區域,游覽價值非常高,應適當架設服務設施以應對游人的需求。但不能破壞區域內原生態樣貌,防治人為的生態破壞。
在為游人提供簡單服務的區域,向游人提供有償的休閑娛樂服務。包括度假屋、主題樂園等。這些分區通過人工建造的設施來形成規模,具有休息、娛樂,緩解疲勞的功能。
1.4協調分區
在風景名勝區游人數量達到高峰時,這個區域可以起到疏導人群、緩解風景名勝區旅游壓力的作用。保護景區內的資源免遭人群破壞的同時還能安排部分當地居民在這里開發旅游附屬產業。
1.5發展分區
這部分區域是原有居民居住和生活的區域,原居民在這里擁有住房、耕地和生活,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村落,這部分的分區要尊重當地居民意愿,不能強制進行開發利用。
1.6恢復分區
這部分既不是景觀也不是居住地,主要為山林和綠地,這部分屬于發展分區和活動分區的中間地帶。具有對生態環境進行恢復的功能。當活動區域等區域的生態遭受到破壞時,可通過這里進行再生。
1.7外圍分區
這部分是行政規劃出來的風景保護區。一般位于風景名勝區與城鎮的中間地帶。這部分的分區是行政區劃之間的中間地帶,不在行政管理部門的管轄范圍,俗稱為城鄉結合部,具有“城鄉統籌結合”特性。
2分區的作用
風景名勝分區工作是本著科學劃定自然與人工的范圍,保護風景區的生態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原則,以保證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為目的。無論是風景名勝的自然景觀還是商業資源,都屬于風景民生區的保護范疇,合理規劃是分區工作的重要內容。
2.1分區可以將風景名勝區的游玩資源與服務資源分離開來。既讓游人能在山水之間獲得休閑快樂的感受,又能讓游人在風景名勝區內獲得養生、保養的內容。并且讓游人在區域內能夠獲得基本的生存保障。這樣分區可以讓風景名勝區得到了資源的利用,也得到了經濟回報。
2.2分區讓自然與人文達到和諧統一。讓人的主觀能動性在自然原生態中得到最大發揮。以重慶市卡斯特峽谷風景名勝區的分區為例,這里的氣候溫暖,分布著各類奇石怪樹,最大的保留了遠古時代巖漿作用產生的喀斯特地形,讓這個峽谷的風貌呈現出溶洞和河流兼而有之的獨特景觀,四季游人如織。這一地區的分區工程就以自然景觀景點為主,區分了文化區域、旅游服務區域、原土著居民生活區以及少數村落展覽區等,在游人休閑集中的區域設置了對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發展、生活習俗、民俗民趣的講解設施,讓游人在游玩之余也得到了文化熏陶。豐富了游人的精神生活,鍛煉了游人的體魄,是比較成功的分區工程。
2.3分區可以實現資源再利用。還是以重慶市卡斯特峽谷風景名勝區的分區為例,這一地區的水流資源非常豐富。附近的工業灌溉區域非常寬廣,生態資源被保護的很合理。因此在這一區域劃分除了自然風光區和農家休閑體驗區,利用當地河流峽谷眾多的特點還修建了多個水利工程,形成了這一風景區獨特的旅游項目,為周邊村鎮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3分區需要解決的問題
3.1如何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區是目前風景區分區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現有的區域規劃對目標評價分析的方法不夠科學,缺乏系統性的分級準則,評價方法趨于簡單化,不考慮區域美學、環境生態情況、游人活動需求、景點管理功能等客觀存在的內容,使分區最終結論缺乏合理的依據。
3.2對核心景區的管理是目前分區工作的敏感問題。核心景區具有很大的經濟收益前景,因此一些管理部門在對這部分區域進行分區時,往往會采取小而又小的方式,但是卻造成了真實區域得不到合理保護和開發的問題。如何對核心景區進行精確的劃分,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達到與施工建設完美統一,也是分區工作面臨的問題之一。
3.3土地的權屬是比較復雜的問題。景區內土地的關系是非常豐富的,在開發利用風景名勝時,必須要對土地的產權問題進行科學的調研和合理的配置,既要讓國有土地得到充分保護,也要保護私人用地的合法權益。對這一問題現在的法律法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才能達到兼顧各方利益,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目的。
4分區劃分原則
4.1以保證風景名勝區的生態與人文環境的合理分布為原則,既要確保風景區的整體和諧統一,也要兼顧各個區域的功能和特征,保持風景名勝區的可持續。
4.2保護風景名勝區自然生態的獨立特性,將自然景區與人為景區和居民區域獨立劃分出來。保持自然原生態的特性,維護生態環境下動植物的生存條件和天性。
4.3按照科學標注的方法,依照風景資源的特色來進行標注地形標志物的工作。以重慶卡斯特地貌風景區的分區工程為例,在其帶狀山谷和河流峽谷的劃分中,注意了風景資源的分區,以生態環境依據,采用了山脊法、等高等距法、借鑒控制法當多種手段,進行了劃分工作,以適應風景區內不同資源的特性和管理需求。
4.4根據風景名勝區觀賞線路的要求,結合當地地形的特色,進行風景資源和服務設施的分區和規劃。充分讓游人能夠在風景名勝中得到休閑娛樂,也讓安全工作得到充分的落實。
5結語
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厚。但隨著風景名勝景區的開發日益加快,自然資源和人文歷史景觀的保護和可持續性發展也成為必須重視的問題。隨著資源的日益減少,對風景名勝區的合理規劃必須提上日程。完善傳統的分區方法,深入研究科學的規范化設計方式,加強對風景名勝區的管理和規劃,促進我國風景名勝區分區工作的更加合理化、功能化和規范化,是業界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