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秀湯洋李明
推進黑龍江省農業保險新思路
◎趙世秀1,2湯洋1李明1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居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但農業生產所面臨的風險很多。農業保險作為市場化的風險管理和社會管理手段,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防范農業災害風險、促進農村金融發展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預見的是,隨著農業保險的逐步推進,黑龍江省的農業生產,包括農林漁等的抗風險能力將大幅提升。
農業保險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當前,黑龍江省農業生產發生災害的頻率較高,單純由省委省政府直接提供災害救助的方式,只能解決受災農戶的基本生活需要,實際上表現出的是對農戶援助力度的不足,因此,不斷推動農業保險業務的發展,不僅可以有效地分散了農戶經營農業的風險,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財政資金的支農效率,為農業保險在黑龍江省的全面推廣的穩步開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農業保險緊緊圍繞和服務“三農”。農業保險作為市場化的風險分散機制,在服務“三農”中發揮著越來越明顯的作用,被列為民生工程項目,成為各級政府支農的重要“抓手”,并在防范農業災害風險、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提高農民收入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這些年農業保險發展的實踐表明,農業保險補償不僅僅是農民災后恢復生產和災區重建的重要資金來源,在防范農業災害風險、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提高農民收入中,農業保險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農業保險成為黨中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貫徹落實的重要體現。隨著政策性農業保險惠民政策的實施,對參加保險的農戶實行保費補貼,增強了廣大農民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切實保障了農民的利益。包括自然風險、社會風險、經濟風險等。有的風險可以自留,即農戶或農場通過自己的風險管理來應對;有的風險是農戶或農場難以應對甚至是災難性的,這類風險中的大部分就需要通過風險轉移的機制來解決,這其中,農業保險和再保險是核心的制度安排。
集中宣傳活動。農業保險對于廣大農業種植、養殖戶來說,是花小錢,買大保障,使廣大農戶真正感受到農業保險民生工程支農惠農的好政策。我們要針對農民風險意識淡薄,農業保險認識不足,風險防范意識差,對農業保險政策理解不透等現狀,加大對農業保險的集中宣傳。農業保險加深廣大農民群眾對政策性農業保險有關知識的了解,增強群眾對政策性農業保險政策的知曉度,激發農戶參保熱情,對調動群眾參保積極性起到了較好的效果。要進一步提高對農業保險意義的認識,積極落實相應的扶持政策,擴大參保面,及時合理賠付,讓農民最大限度受惠。
努力實現農戶家喻戶曉。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拓寬宣傳渠道,使用通俗易懂、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有針對性開展宣傳工作,真正讓農業保險政策家喻戶曉。努力提高群眾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認知度。農民了解小投入、大保險的好處,認識到“有備無患”的道理,經濟賬算好了,這項工作也就推廣開了。要用市場化運作的思路加強宣傳發動,使農業保險政策家喻戶曉、風險防范意識深入人心,全面增強農戶的投保主動性。要用長效化管理的機制規范操作行為,嚴格堅持自主自愿收取保費,全面優化服務,以服務質量取信于民
構建長效機制。農業保險是政府推動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保險模式,不同于商業性保險,且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時間要求緊,定損理賠難度大,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因此,我們要全面深入落實《農業保險條例》。完善農業保險回訪處理機制和重大災害報告機制,探索制定黑龍江省業務經營資格初審、基層服務體系管理等方面的具體辦法。在堅持普惠制服務的同時,以支持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為重點和突破,強化產品和服務創新,圍繞農業產業鏈延伸,提供從種養、農產品加工銷售,到財產、人身健康,到貸款、農技服務等方面的保險服務。
加強對農業風險的監測分析。農業風險由于高度相關性的特點,往往具有巨災風險的特征,巨災風險不是理想的可保風險,因此單靠普通的保險機制是不夠的,所以,我們要逐步積累全市政策性農業保險經營數據,對每年度相關經營數據資料進行對比分析,不僅為保險公司未來合理定價提供依據。加強基層服務網絡標準化建設,增強基層網絡服務能力,提升專業人員隊伍素質,分析查找影響農險理賠質量的主要因素和主要環節,研究制定保證及時賠付措施,不斷增強防災防損能力,妥善處置重大災害。而且通過對數據庫中大量損失統計資料的分析,總結農業風險發生的誘因、概率和時空分布等基本特征,為識別和預防風險提供支持。
要適當的風險分散機制,才能對農業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國際經驗表明,單一層次的風險分散機制往往不足,構建多層次的農業風險分散機制已漸成共識。進一步提高農業保險經營真實性。深入開展農業保險專項現場檢查,重點檢查公司承保標的和賠案是否真實、各渠道資金來源是否合規、賠款是否及時到戶、內控制度建設及執行等情況,對涉及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違法違規、拖賠惜賠、損害農戶合法權益的行為,依法從嚴從重處理。
要加大監管力度,進一步提高農業保險經營真實性。我國農業保險工作還處在起步階段,仍面臨許多制度和技術層面的問題。因此,要深入開展農業保險專項現場檢查,重點檢查公司承保標的和賠案是否真實、各渠道資金來源是否合規、賠款是否及時到戶、內控制度建設及執行等情況,對涉及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違法違規、拖賠惜賠、損害農戶合法權益的行為,依法從嚴從重處理。
總之,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設施農業、規模農業的發展,農業投入越來越大,風險也就越來越高。因此,我們要努力克服農業災害風險難預測、理賠定損難操作等困難,采取積極舉措,強化農業生產風險評估等基礎性工作,強化產品和服務創新,圍繞農業產業鏈延伸,提供從種養、農產品加工銷售,到財產、人身健康,到貸款、農技服務等方面的保險服務,從而有效地促進了黑龍江省農業保險工作健康發展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墾區農業機械化水平對城鎮化發展貢獻率研究”(HNK125B-14-07A)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工作單位:1.哈爾濱金融學院投資保險系;2.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