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克·麥堅時
保險科技興起
文/貝克·麥堅時
隨著亞洲保險企業加大在保險科技領域,特別是在遠程信息技術、生物識別技術以及大數據領域的投入,他們正面臨著錯綜復雜的監管形勢。
根據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貝克·麥堅時”)發布的最新報告《保險科技變革:保險行業的監管升級與創新發展》,隨著亞洲保險企業加大在保險科技領域,特別是在遠程信息技術、生物識別技術以及大數據領域的投入,他們正面臨著錯綜復雜的監管形勢。
看到人們對保險科技領域與日俱增的興趣與不斷增加的投資,這份報告就保險科技領域,特別是大數據領域中復雜的監管格局以及創新趨勢提供了深入的解析。這些領域的監管格局以及創新趨勢很可能會對保險企業產生直接的影響。
以香港為例,遠程信息技術的使用日趨普及,這項技術能夠使保險企業通過累積大量的客戶行為信息,對客戶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從而有助于企業制定新的產品方向以及更準確地評估風險。
這與中國內地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在中國內地,金融科技以及保險科技創新仍屬于相對較新的領域。近期的報道顯示,中國的監管機構對于金融科技以及保險科技企業存在的潛在風險態度變得愈加謹慎。同時監管機構也正在草擬新規,以加強對互聯網信貸、互聯網支付以及互聯網保險企業的監控。
“在中國內地和香港,金融科技以及保險科技企業面臨的挑戰并無二致。香港的監管制度錯綜復雜并根據行業不同而變化。很多時候,營業執照的獲取與監管機構的審批需根據每個案例的具體情況進行不同操作。與之相對,中國的金融服務領域同時受多個機構的監管,機構間缺乏統一協調的監管機制,使得金融科技以及保險科技的創新缺乏具體的指導與監管?!?貝克·麥堅時香港保險部門合伙人譚志偉律師表示。
“然而,這一問題很快會被解決。中國政府正在考慮設立一個中央金融與貨幣監管機構,以綜合管理大部分(即使不是全部)金融科技及保險科技相關活動?!?譚志偉繼續說道。
在新加坡,保險企業正在嘗試通過數據挖掘與分析,發掘為那些患有例如癡呆癥與肥胖癥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承保的機會。開發或掌控大數據能力也意味著保險企業能夠更好地運用“點對點”的分析解決方案,這種方案可以跨越整個保險價值鏈。
貝克·麥堅時新加坡成員事務所Baker & McKenzie.Wong & Leow金融科技與保險科技專家及合伙人Stephanie Magnus律師表示,保險企業還需要為這些分析方案制定管控措施和系統,使其能夠恰如其分地與客戶需求相結合,例如提供保費折扣以及確認預繳保費。 “由于這種分析方案的使用可能直接影響到客戶,因此,任何對分析方案的濫用、信息泄露或者使用不當都會引發保險企業的信譽風險。從法律上講,保險企業理當需要特別注意確??蛻粜畔⒌臏蚀_性和可靠性,同時考慮到如何保護客戶的隱私?!?/p>
該報告同時指出了成熟保險企業與初創保險企業關心的核心問題,它們是:
1. 處理數據隱私問題
2. 未來網絡安全問題
3. 保險科技領域監管方案的巨大差異
4. 保留人才,發展與掌握技術以及知識
Magnus律師就該報告指出:“像香港與新加坡這樣的亞洲金融中心正在努力了解與把握伴隨金融科技而來的機遇。這種情況正快速擴展到其他金融服務相關領域,而保險成為其中一個主要的關注點。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監管機構如何在市場中處理新的科技給行業帶來的變革,以及如何簡化現有錯綜復雜的監管條例,同時保護客戶與企業,將會決定這一國家或地區是否能夠贏得這場競爭?!?/p>
在對保險科技未來趨勢進行評論時,譚志偉表示,“我們預計保險企業將尋求與非保險領域的科技企業實現并購或合作,例如新型互聯網保險初創企業或遠程信息技術領域相關企業,以提供新的產品與服務、更好地進行風險定價、同時延伸價值鏈以及提高整體效率。另一個需要關注的領域是‘及時性’保險。傳統上,在多個階段對一種資產進行承保的概念已經過時。相對地,企業開始更傾向一種交易型消費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及時性保險通過移動平臺傳遞給客戶并在數秒內完成保險交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