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春云
醫院后勤社會化管理探索
◎翟春云
醫院后勤服務管理與醫院臨床一線關系緊密,較為復雜。本文探索了新經濟形勢下醫院后勤社會化管理的重要性及實施環節,旨在為醫院后勤管理提供一些參考。
近年來,醫學領域的發展日新月異,為了給醫院的正常經營提供有力保障,醫院后勤服務部門需要加強自身的素質和管理能力。醫院后勤服務管理與醫院臨床一線關系緊密,也影響著醫院的發展,較為復雜。如何建設一支高效且保障有力的后勤工作團隊,更好地適應現代醫院的發展,讓病人得到良好的治療,是醫院管理者更好地對醫院進行管理的重中之重。
醫院后勤服務社會化,是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下,醫院的后勤管理部門,拋棄以往的傳統封閉和“大鍋飯”模式,突破自我,合理地利用社會資源,引入一些競爭機制,利用社會上的服務行業改進醫院自身的后勤管理模式。一方面,醫院的后勤管理要加強與社會接軌,另一方面,也要為醫務工作者和患者提供可靠、優質、專業的生活保障服務,最大限度的發揮醫院后勤管理部門的能力,降低成本,提高綜合效益。
當前,受到傳統模式和觀念影響,我國多數醫院的后勤服務還處在醫院管理的邊緣部分。醫院往往將快退休的工作人員安排在后勤服務這樣的二線部門,其后勤管理知識嚴重不足。在現代化醫院不斷擴建發展中,這樣的后勤管理人員已經不能滿足現代醫院的精細化、專業化發展的要求。我國醫療改革將重點放在了醫療規范和醫療水平的改革,對于后勤服務的社會化探索和改革依然不夠。醫院管理者需要適時認識到后勤社會化的重要性,并將規范后勤制度作為戰略的一項重點內容,才能適應醫院改革新形式的發展。
后勤服務社會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上,我國醫院啟動了現代化的發展步伐,醫院與醫院之間互動緊密,與社會的聯系也越來越多。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我國已經全面實現了市場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給予每個主體充分的競爭性,也提高了市場的活力。對醫院后勤服務進行社會化探索,是我國醫療改革的必然方向;通過社會力量改進醫療衛生后勤管理部門,也成為了必然趨勢。
后勤服務社會化是后勤保障改革的必經之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90年代之后,我國的各級醫院迅速發展,信息與計算機系統、恒溫系統、電力高壓轉唄、氣動傳輸等一批現代化、自動化設備被運用到醫院系統,原有的后勤保障團隊已經無法適應這些新型的設備。此外,原有的后勤管理體系無法適應臨床一線的醫療需求,無法承擔醫務工作者與患者的殷切期盼,使得我國醫院后勤發展一直停滯不前。醫務工作者及患者需要的后勤服務越來越精細,然而已有的服務卻無法滿足這些需求。只有積極探索醫院后勤服務的社會化,與時俱進,乘勢補上,才能追趕醫院發展的腳步。后勤社會化改革勢在必行。
后勤服務社會化是后勤保障服務更加專業。醫院后勤保障應屬專業服務管理的一種,隸屬于物業管理。作為一種服務類別,它的服務對象是醫務工作者、醫院及患者。這一類特殊的服務行業與醫務工作緊密相關,因此將其交給專業的團隊更有助于提供專業的服務。專業的醫院后勤服務團隊往往經驗豐富,可以根據每個醫院的實際情況量身打造適合醫院特點的個性化服務,有利于幫助醫院建立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患者。
選擇適應醫院發展的社會化方案。為了加快醫院后勤社會化的步伐,醫院有必要引入分配機制和競爭上崗方式,并采取合理的績效考核方法。目前,醫院后勤社會化改革的主要方式有企業經營模式、橫向聯合經營模式、內部規范分離等模式。各級醫院可以運用有實力的服務公司將服務優化,精簡部分機構,并對人員進行重新安排和調配。對后勤部門進行企業化的管理,實行按需設崗,人盡其才,最大程度地降低消耗資本,提高工作效率。
合理整合后勤人員。由于要對人員進行重新調配,后勤人員的去向變成了重點和難點。有幾種可能的解決方法。一是將綜合素質較高的正式職工留在原部門,轉變成二線監管人員。二是將原后勤人員轉崗到各服務公司。三是將不愿意留在醫院工作的臨時和派遣員工,遵守勞動法的相關條款,在解除勞動關系的同時,給他們一定的經濟補償。此外,要注意對原來員工的解釋和安撫工作,讓他們明白后勤社會化的必然。
明確服務范圍。在引入服務公司時,要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制定后勤服務目標管理責任制,明確醫院與服務公司之間的目標責任關系。在引入公司時,要對其負責的樓層區域、工作職責成本收益以及相關的權利和義務制定詳實的細則。同時,可以允許相關服務公司適當地開設特色服務,以滿足患者對后勤服務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精細化的需求。
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醫院應在招標文件及合同中明確規定項目的服務范圍及質量標準,對相應的監督考核體系條款也要加以明確。如此一來,服務公司可以依照這些內容條款更好地落實服務工作。此外,要將后勤項目管理合同中的服務內容、服務質量標準及績效考核標準通知臨床一線部門,并加強醫院管理部門、臨床部門、第三方服務公司的溝通與交流。在考核方面,除了要定期考核,也要加強不定期突擊檢查,遇到問題時及時糾正,使得后勤服務部門更好地為醫院服務。當服務公司未能完成預期的目標或未能提供優質后勤保障時,醫院的決策管理者有權利予以經濟制約,甚至是解除合同。雙方要本著互利共生的原則,將困難及時消除,才能確保工作開展的效率性及合理性。
提升后勤服務人員素質。受到傳統觀念及歷史原因的影響,目前醫院后勤服務人員的素質普遍偏低,專業技能差。為了加快提高后勤服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唯一的途徑就是加強對服務人員的專業培訓。醫院要積極推進培訓工作,以定期和不定期專題培訓的方式,使得后勤管理科學化、標準化,后勤服務規范化、制度化,才能打造一支高素質、業務能力強的后勤服務團隊。此外,在對后勤服務進行社會化改革后,可以引入一些高學歷、高素質的新一代后勤管理人員,培養后勤文化氛圍,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風。
后勤是醫院的保障體系。在醫院這一類特殊組織中,后勤工作的好壞往往決定了醫院能否正常工作,也為醫院更好的發展錦上添花。醫院后勤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動態工程,需要進行諸多方面的考慮和完善,并適時競爭經營、重點管理。醫院后勤社會化管理是我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的大勢所趨,必然會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的整體發展。
(作者單位:武漢軍事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