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萍

社區O2O還是一個提升物業服務品質的工具,它的優勢是能明顯優化物業服務鏈,而想在價值鏈上挖潛,現在看依然非常難。
在萬達“去地產化”戰略轉型之下,王健林選擇將非核心的萬達物業管理業務剝離出去。這個或涉及高達4000萬平方米管理面積,年收入10億元的物業大繡球拋出去,便引來了萬科、綠城、花樣年和中民這樣的豪華陣容來打擂對決。最終誰成為贏家,都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超級合作。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歷經三次轉型,萬達從偏居一隅的小房企轉身為國內商業地產泰斗,掌舵者王健林也帶著他的萬達財富故事走向全球。萬達此次打包的物業管理資產,是除城市綜合體和大型文旅項目之外的其他所有業態,保守估計,這筆交易涉及的物業管理面積也會超過4000萬平方米,物業年收入將超過10億元,堪稱史上之最。
無論誰吃下萬達物業,都是一筆里程碑式的收購樣本。這也就不難理解,萬達物業這顆繡球之外的擂臺上,站著的是萬科、綠城、花樣年和中民這樣的豪華陣容。
萬科物業有過硬的品牌優勢,是目前營收最大的物業公司,其去年營收達29.7億元。2015年8月,萬科宣布擬拆分物業上市,并順勢啟動萬科物業市場化擴張,要做國內第一個百億級別的物業公司。
綠城物業同樣以高質量服務的美譽度著稱,去年底,綠城物業在港交所發布上市招股書,將自己的物業“新故事”包裝上園區O2O概念。花樣年則擁有多元化的子品牌布局,在全國拓展和管理的物業面積總量已達到約3.3億平方米。花樣年是國內最擅長資本化運作的物業管理方,其旗下物業品牌“彩生活”和“美易家”先后掛牌港股和新三板,分別定位服務普通住宅和寫字樓、高端公寓。另一物業品牌開元國際則立足于高端住宅。
中民物業屬于后起之秀,業界知名度低于競爭對手。公開資料顯示,中民物業為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八大板塊之一。按照中民物業董事長王暉的意思,其將主要通過投資收購的方式獲取物業資源。
花將落誰家?
歷經數月,多輪報價和方案調整之后,花樣年在四方對決中勝出。目前,雙方(萬達和花樣年)已經敲定了基本交易框架,正就合同條款的細節進行磋商。據了解,這筆交易屬于股權交易的概念,收購完成后,萬達物業項目的運營還是以原萬達團隊的運營管理團隊為主,不過在管理體系、標準上會有所變化。截至目前,雙方具體收購對價、置換條件、合作細節、管理思路等,還等待挖掘或信息披露。
那么,在那么多“BAT”面前,花樣年憑什么勝出的呢?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花樣年旗下物業品牌在全國拓展和管理的物業面積總量約3.3億平方米。除了人們熟知的已經在香港上市的、針對中低端社區的彩生活,花樣年旗下還有兩個物業品牌,分別是美易家和開元國際,其中,美易家以寫字樓和高端商務公寓為主,開元國際針對高端住宅社區。令人驚訝的是,早在2013年,開元國際與萬達商業管理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成為萬達地產物業服務的外委合作企業,承接其開發的萬達廣場銷售型物業的物業服務,當時已經承接15個萬達廣場項目,服務面積超過500萬平方米。而此次競標,花樣年并非以彩生活為主體來參與其中,而是以花樣年集團作為競標主體,未來也將用相對高端的美易家和開元國際來對接原有的萬達物業。
不過,對于花樣年來說,在交易塵埃落定之后,與萬達會有怎么樣的磨合期,如果消化不良出現排斥怎么辦,這些都對花樣年的管理能力提出高訴求。同樣,并購萬達物業之后,花樣年如何實現資本化,其盈利如何持續,仍然是它所必須面對的問題。
聯姻故事如何續寫?
這筆交易是否會有變故?花樣年會如何把這宗聯姻故事講下去?一切還需要讓時間來說話。但不可否認的是,傳統的物業管理利潤微薄,盈利前景不佳之下,借助大數據技術,以“社區O2O”的形式來實現物業增值的風口已開。
此前彩生活上市時捕捉的關鍵詞就是“社區O2O”,其市值迅速反超母公司花樣年,這樣的高估值資本故事成為其他房地產商意欲效仿的典型樣本。兩年來,已有多家龍頭房企宣布要將旗下物業公司分拆上市,如萬科、保利、碧桂園等都把掘金物業服務的戰略提上日程。
這些大牌房企也已紛紛推出社區O2O平臺,比如萬科推出“睿服務”,并配套了APP“住這兒”;綠城亦推出了“幸福綠城”APP,制定了“綠粉+”計劃;甚至萬達物業社區APP“萬達生活”也已全線運行。
這是個“尚待開墾的藍海市場”,光大證券此前曾預測,物業管理未來的收入空間約為2.7萬億元,若以3%收取端口費,對應798億元。按照方正證券互聯網高級分析師張常新的分析,社區O2O閉環一旦形成,可不斷添加產品和服務來滿足住戶的各類需求,理論上行業沒有天花板,有可能發展成一個萬億級別的行業。
社區O2O的原理,是想把互聯網的交易入口和流量攔截在家門口,它以懶人經濟為切入口,大多致力于家門口最后一公里服務,并且希望將更多的生活需求都整合進平臺,有很大的想象空間。不過,這場家門口的戰爭并不好打,盈利模式還待厘清。按照券商界的分析,眼下,資本市場對物管概念仍然較為歡迎,但態度已趨于謹慎。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在于商業模式,包括盈利模式、財務報表、發展前景等實際問題。但在現實中,大部分物管企業并未形成可持續的盈利模式。
歸根到底,社區O2O還是一個提升物業服務品質的工具,它的優勢是能明顯優化物業服務鏈,而想在價值鏈上挖潛,現在看依然非常難。眼下,花樣年拿下萬達物業只差一紙公告。待到公告日,花樣年將如何辯駁外界的質疑?且等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