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貓食品被點名
牛肉干發霉,水果到貨后竟已腐爛變質,精挑細選的零食到手卻發現是“三無”產品……這都是消費者網購食品中遇到的困擾。盡管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日發布了《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然而天貓、1號店等第三方平臺售出的網絡食品,仍舊多次出現在抽檢的不合格產品名單中。
對此天貓有關負責人表示,其實天貓(網站)早就在積極主動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并且有專門團隊持續實行實質性的治理行為。目前阿里巴巴已與國家食藥監總局建立食品安全科學傳播機制,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食品安全科普信息,今后也會在手機淘寶APP的淘寶頭條專欄位置展示。
對于淘寶、天貓平臺上龐大數量的商品和成交量,除了靠規則和制度保證食品安全,確實更需發揮大數據等技術手段來管理,電商平臺特有的聚合性能夠成為食品安全科普的新陣地。
并購大潮
雖然上市公司的并購監管已經越發嚴格,但據數據統計,7月1日至8月1日,有418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并購公告。分行業來看,買方公司所屬行業中,工業機械的公司最多為23家,房地產開發公司排名第二有18家,電子設備制造業排名第三有13家。不過,從標的方所屬行業中,醫藥制造業被并購的資產最多,共19家公司,而發起并購的上市公司中也不乏復興醫藥、國藥股份這樣的藥企大佬。
此外,從上述418家公司所涉及的并購金額來看,僅人民幣金額就超過了1801億元,涉及美元并購金額超過了1171億美元。其實,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醫藥大健康產業重視程度的提升,國內多路資本紛紛進行行業的整合和收購,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這也使得收購標的價格也水漲船高。
互聯網醫療何去何從?
近日,有著互聯網第一股之稱的就醫160,在掛牌新三板半年多即被曝出大量裁員,涉及其1/3員工,其中創新事業線已經撤銷。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資本已進入觀望期,甚至出現各種寒冬說。對于互聯網醫療寒冬說,劉謙直言“互聯網醫療其實春天都沒有到,怎么談得上寒冬?”劉謙分析稱目前互聯網醫療行業中仍存在公立醫院壟斷、缺少醫療保險支付、缺少醫院間的數據分享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互聯網醫療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確實,目前的現狀并不能否認互聯網醫療的未來,它的發展趨勢將是輕資產和重資產相互結合。醫療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必須落地,有實體提供服務,而互聯網只是起到引流的作用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