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園
(廣東省安全生產技術中心,廣州 510060)
淺談對安全培訓機構的幾點思考
張 園
(廣東省安全生產技術中心,廣州 510060)
安全培訓是企業安全生產的三大對策之一,是政府安全監管的四大支柱之一,是保障員工生命安全的重要基礎工作。如何選擇安全培訓機構來提高安全培訓質量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從安全生產機構定位、師資力量、培訓教材、培訓管理服務等方面進行探討。
安全;培訓機構;質量
2013年5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國發[2013]19號),取消了安全培訓機構資格許可行政審批,安全培訓機構開展培訓工作不再受級別和范圍的限制,凡是具備安全培訓能力和條件的機構均可從事安全培訓活動。同年8月29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63號,對《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等11件規章作出修改,刪除了培訓機構資格認可的有關內容,將“安全培訓機構”表述為“具備安全培訓條件的機構”,進一步明確具備安全培訓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以自主培訓為主。生產經營單位可根據本單位的安全培訓條件和實際需要,決定是否委托培訓機構進行安全培訓。
安全培訓機構作為安全培訓的施教主體,在推進全員安全培訓,提高勞動者安全素質,促進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國安全培訓機構自2004年12月以來實行分級管理,共分為四級,每級機構分級分范圍開展培訓工作。2012年3月,《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44號)頒布以后,四級安全培訓機構調整為三級。直至2013年5月15日,(國發[2013]19號)文件的發布取消了安全培訓機構資格許可行政審批。
作為安全生產培訓委托單位,首選必須是一家有口碑、贏得社會認同的培訓機構。雖然培訓機構資質取消了,但這十年來,培訓機構所開展的安全培訓工作,對我國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穩定好轉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2013年7月15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印發《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培訓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全監管總培訓[2013]84號),要求繼續發揮培訓機構作用,以保證培訓工作不間斷、培訓秩序不混亂。作為現今培訓市場化,關注機構的培訓定位非常重要,如果一家以“放水”“容易拿證”而聞名于社會的培訓機構,一定不會贏得社會的認同。作為企業、學員,應選擇辦學歷史長、口碑相傳,社會評價高的機構,杜絕“亂發文、亂辦班,亂收費”培訓機構,才能切實提高安全培訓的質量。
針對安全培訓機構的軟件與硬件,具體有以下要點。
3.1師資力量
培訓質量的好壞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師資力量,作為安全生產知識的傳播者,師資力量是決定安全生產培訓工作質量的關鍵所在。目前來參訓的學員基本上都屬于成人,都具有一定的安全生產知識和工作經驗,這就要求教師得結合成人的特點來相應進行授課。目前教師分為專職和兼職兩種,專職是指人事關系隸屬于培訓機構,除了平日培訓授課外,還參與機構的培訓策劃、管理等工作,兼職指人事關系不隸屬于培訓機構,是由培訓機構以外聘的方式請來的教師,通常來自于政府機關、高校、企業等不同單位類型,教師來自于不同的工作崗位時,相應授課的內容也會有所不同,如來自政府機關的教師通常會對法律法規政策比較熟悉,對于企業基層一線工作實踐及技術類不甚了解,這樣的教師就比較適合培訓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而不適合對企業基層員工培訓。每個教師都會有自己的專業領域,面對不同的培訓對象,結合不同背景下的師資力量,進行相宜的搭配,這對于提高培訓質量起到關鍵性作用。
3.2培訓教材
作為安全培訓的教材,是提高安全培訓質量的基礎。培訓教材是否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的質量。作為安全培訓機構,除了具備基礎教材外,還應有開發一些適合于本地區、本行業針對性強的、完善的、先進的教材。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政策變化,大部分教材均未有更新、均已過時,作為國家培訓要求需要證書每年一次不少于學時規定的再教育,這就要求課程每年需要更新,需不斷推出實用、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的教材供學員參考。
3.3培訓課程
對于安全生產培訓,資格類培訓有相對應的國家安全培訓大綱課程,什么樣的培訓類型學習什么樣的學時規定培訓內容。但隨著企業的發展和市場化,大部分企業不再滿足于資格類培訓,更多傾向于個性化培訓,需要屬于企業的特色專業培訓,貼近企業生產經營類型進行“私人定制”培訓,切實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專業化培訓來自于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不同人員的培訓需求,根據培訓對象不同,其培訓的需求必然存在差異。因此安全培訓機構需加強和企業的溝通交流,了解其實際培訓需求,通過專業化培訓服務,切實提高企業安全培訓質量。
3.4培訓方式
目前開展的安全培訓基本都采用面授式,都是教師臺上講,學員臺下聽,培訓往往過于理論化,偶爾穿插有觀看視頻等環節,很少有互動交流,培訓方式比較單一,容易使人感到枯燥和厭倦,激發不起學員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所以應著重采用理論與安全生產工作相結合的模式,利用豐富多樣、資源多樣化的培訓方式開展安全培訓工作。
3.5設備設施
隨著信息化的實施,機構對硬件設施有了更高的要求。培訓采取面對面的授課方式及遠程教學方式,決定了培訓機構應有符合教學的寬敞教室,配套的實驗場所、實操基地、應急演練基地,同時擁有足夠數量的多媒體計算機與功能強大的遠程學習網絡平臺。與此同時還應滿足學員食宿安排。
3.6培訓管理工作
在整個安全培訓工作中,應擁有足夠規模的專業化安全培訓咨詢老師,一個完整的培訓應包括前期的培訓需求開發、調研、培訓的組織,還有培訓期間的管理、培訓后期的方案以及安全培訓管理制度。
3.7培訓效果評估
培訓效果評估是整個培訓班最后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這是考察培訓是否達到目的,培訓師資、課程等培訓環節是否符合各項要求的一個重要階段,目前采用的大多數評估辦法是問卷調查或訪談的方法,了解學員對整個培訓的看法或建議,培訓機構根據評估的結果不斷改進、完善,從而提高培訓機構的培訓工作質量。
國發[2013]19號文取消的是機構認可并非培訓工作。2014 年4月8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徐紹川在全國安全培訓工作視頻上指出,安全培訓是企業安全生產的三大對策之一,是政府安全監管的四大支柱之一,是保障員工生命安全的重要基礎工作,提出了培訓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隱患的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的十句“硬話”之中提出“所有企業都必須認真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訓到位、基礎管理到位、應急救援到位,確保安全生產。”
安全培訓工作一直受到重視,國家法律法規文件都有明確規定,縱觀眾多事故大多數是由于安全生產知識不足、意識淡薄、違章操作等原因造成,通過安全培訓,達到提高全員安全生產意識。安全培訓既是權利也是義務。目前大多數學員對安全生產培訓都有足夠的重視,對所從事的安全生產工作中遇到問題的重要性也有充分的認識。在培訓期間按時參訓,認真學習培訓課程,在課后咨詢老師實際工作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但也有部分學員存在僥幸心理,培訓積極性低,往往認為花幾天的時間坐在教室聽課太麻煩,或單位事情多要處理,隨便離場或找人替代,從這方面可以反映學員培訓主觀意識不強。安全生產關乎個人、企業、社會、國家的利益,廣大學員要充分認識到安全培訓的重要性,切實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意識轉變,不斷強化安全意識,才能筑起牢固的安全生產思想防線,從根本上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隱患。
為確保安全生產,企業必須認真抓好安全培訓工作,選擇具備安全培訓能力和條件的安全培訓機構,切實以提高安全生產知識為培訓目的,結合企業特點,進行針對性專業培訓輔導,從根本上提高全員安全培訓知識,增強安全培訓意識,掌握安全生產操作技術,確保企業持續性健康穩定發展。
主要參與文獻
[1]陳麗珠.淺談安全培訓機構如何提高安全培訓工作質量[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6(1).
[2]王巧巧.提升安全培訓機構質量[J].現代職業安全,2015(4).
[3]初桂杰.淺析提高安全教育培訓效果的有效途徑[J].吉林勞動保護,2012(12).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48
X925
A
1673-0194(2016)16-0073-02
2016-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