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強
(1.中央財經大學 經濟學院,北京 102206;2.淮安市淮安區平橋鎮人民政府,江蘇 淮安 223219)
淮安市淮安區平橋鎮鎮域經濟發展問題與對策
宋 強1,2
(1.中央財經大學 經濟學院,北京 102206;2.淮安市淮安區平橋鎮人民政府,江蘇 淮安 223219)
鎮域經濟是區域經濟的基礎,是壯大區域經濟總量、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的關鍵環節。沒有鎮域經濟的大發展,就沒有區域經濟的崛起。因此,全面審視淮安市淮安區平橋鎮鎮域經濟發展現狀,深入剖析平橋鎮域經濟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和探討進一步做大做強鎮域經濟的對策,對于平橋鎮統籌城鄉發展、推動新農村建設以及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促進平橋鎮經濟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經濟發展;縣域經濟;鎮域經濟
鎮域經濟是區域經濟的基礎,是區域經濟實力的重要體現。它作為縣域經濟的主要支撐力量,其發展的水平直接影響和決定著一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沒有鎮域經濟的大發展,就沒有區域經濟的崛起。如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動工業經濟跨越發展,為鎮域經濟快速崛起提供有力支撐,是鄉鎮黨委政府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
淮安市淮安區平橋鎮歷史悠久,有上千年的建鎮歷史,因平橋豆腐而聞名海內外,是江蘇“百家名鎮”之一。平橋鎮區位突出,位于淮安區南首,南與揚州市接壤,西傍京杭大運河,淮揚公路、新237省道、京滬高速。平橋憑借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周邊三鄉五鎮交通樞紐中心。該鎮總面積46.3平方千米,14個村及居民委員會,242個村民小組,人口35 378人,8 932戶。
近年來,淮安市淮安區平橋鎮黨委政府牢固樹立“工業立鎮、工業興鎮、工業強鎮”理念,始終把“工業強鎮”作為加快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來抓。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先導,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以工業集中區建設為載體,以壯大重點產業、扶持骨干企業為重點,加快實施鎮域工業化進程,2015年全鎮工業經濟保持了經濟總量和運行質量并駕齊驅的良好態勢,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9.1億元,比上年增長73.3%;財政總收入5 790.62萬元,比上年增長74.9%;公共預算收入4 343.33萬元,比上年增長31.2%;農民人均純收入13 844元,比上年增長10.2%;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347.2萬元,比上年增長16.1%。
近年來,平橋鎮鎮域經濟與之前相比發展速度明顯提高,并在多個方面取得顯著進步,雖然發展基礎得到鞏固,發展環境得到優化,但是鎮域經濟的總體實力不強、基礎不穩、發展不平衡,還沒有探索出一條適合平橋鎮發展的路子。探索平橋鎮鎮域經濟的發展現狀,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2.1鎮區人口規模小
目前平橋鎮戶籍人口3.5萬人,常住人口只有1.2萬人。同發達地區鎮區相比,平橋鎮鎮區常住人口相對較少、產業集聚規模小,主導產業支撐力不足,就業機會降低,種種劣勢使得平橋鎮鎮區對本鎮農村剩余勞動力吸納能力遠遠滿足不了經濟發展的需求。
2.2基礎設施難配套
目前的平橋鎮財政為吃飯型財政、撥款型財政,可用財力較少。工業集中區建設所需資金巨大,雖然實施分期建設的策略,但以現有經濟實力來看仍有相當一部份資金缺口。資金籌措難,不敢放開手腳搞基礎設施建設。
2.3大項目難突破
平橋鎮近年來招商引資工作登上了新臺階,新開工3 000萬~5 000萬元項目4個,即投資3 000萬元的古箏生產項目、投資3 500萬元的瑞鵬糧油項目、投資5 000萬元的機械制造項目和投資5 000萬元的電腦繡品項目。雖然近年來在招商引資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工業項目招引數量較少,特別是億元的大項目更難引進。
2.4用地指標難爭取
為此,建議盡快規劃調整到位,用足用活土地政策,走集約發展之路。一是堅持依法用地、節約用地、合理用地的原則。二是以置換方式盤活建設用地。將常年無人居住的老宅基地、老廠房等閑置土地盤活。加大土地復墾力度,通過凈增耕地增加集中區建設用地指標。三是探索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問題??刹捎猛恋厥褂脵喑鲎?、轉讓、租賃、作價入股、土地置換等形式,促進農村集體土地依法合理、有序地流轉。四是對基本農田保護區依法實行動態管理。既保障基本農田保護區的面積,又為工業集中區建設創造條件。
2.5教育規模和水平相對較低,文化活動場所較少,人才和技術短缺
平橋鎮有初中、小學及教學點共計4所,在校生1 000余人。鎮一級學校硬件設施設備與城市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學校規模和教學水平相對較低。城鎮基礎設施落后,環境衛生較差,各種配套服務不完善,缺少圖書館、閱覽室、文體活動室、電子閱覽室、多功能活動室等文化活動場所。落后的配套設施,難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使平橋鎮的人力和技術缺口日益增大。
2.6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少
雖然平橋鎮14個村(居)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大部分村(居)由于基礎薄弱、資源貧瘠、村干部觀念落后,“空殼村”的比重還很大。主要表現在:一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來源窄。多數村集體靠原始積累為主,沒有形成產業鏈、規范化的經營形式。二村集體融資難度大。歷史遺留問題導致部分村集體負債多,可盤活固定資產少,村集體上項目融資困難,發展舉步維艱。三村干部發展意識缺乏。存在小富則安的保守思想,不愿改變已有的生活方式,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方面責任感不強,思想僵化,觀念滯后,缺乏改革的激情和開拓的精神。
當然,制約鎮域經濟發展的因素還有很多,涉及國家宏觀的法律法規、政策制定、金融信貸、政府職能等方方面面。
3.1提升產業發展,夯實鎮域經濟發展基礎
3.1.1以招商引資為突破鎮域經濟的第一抓手
招商引資是永恒的主題。一要堅持全民招商不動搖。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全民工程來抓,全面動員、全員參與、全力以赴,確保政策激勵向招商傾斜、領導力量向招商集中、干部資源向招商集聚、社會力量向招商整合,進一步掀起大招商、大投入、大發展高潮。二要堅持招大引強不動搖。根據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及時調整招商思路,扎實推進科學招商、理性招商、駐點招商,全力主攻大企業大集團,搶抓搶上億元以上大項目,以龍頭型、總部型、基地型、科技型項目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升級。三要堅持突破外資不動搖。在堅持外資、民資、國資并舉,選產業、選客商、選項目的同時,著力引進外資項目、高新技術項目,以外資項目特別是大項目的落戶,提升經濟外向度。四要堅持行政推動不動搖。建立健全堅強有力的領導推進機制、有序順暢的統籌協調機制、靈活有力的商務談判機制以及優質高效的服務幫辦機制,通過嚴格獎懲,行政逼緊,切實提高招商引資成效,不斷掀起招商引資熱潮。
3.1.2堅持加快載體建設不動搖
把“原平橋老工業集中區、以老集鎮為基礎的商貿旅游區、新237省道兩側的商貿物流區”三大片區建設作為突破鎮域經濟的強力支撐。充分把握貫穿平橋鎮的新237省道、高架橋與馬甸鎮高速入口的快速干道對接,本著“富規劃、窮開發”的原則,在規劃上高水平、高標準,舍得投入,在開發上厲行節約,把錢花在刀刃上。堅持“求精不求大”,樹立精品意識和超前意識,加強配套建設水、電、氣、路、網、管等基礎設施。
3.1.3以盤大盤強企業增加稅收為主攻方向,發揮鎮域經濟主力軍作用
對落實的項目和企業,堅持“盤大扶小”戰略,引導企業通過加大技改投入,擴大生產規模,通過開發科技新產品,通過節能、減排、降耗等途徑來增產增效,增加財政稅收。同時,繼續完善班子成員掛鉤和相關部門幫辦服務制度;制定企業發展優惠政策,設立財政貢獻獎;在用地、用工、融資和發展環境等方面給予一對一零距離服務,力促“規模企業上臺階,中小企業進規?!薄?/p>
3.1.4以優質服務為抓手,促進全鎮域經濟大發展
牢固確立“為企業服務、為納稅人服務、為全鎮經濟建設服務”的觀念,本著“墻內的事由企業解決,墻外的事由我們負責”的原則,與企業攜手研究發展對策,破解發展難題,為企業和客商提供100%的滿意服務。對待企業的事情,最大限度地支持、最大限度地簡辦、最大限度地保護。同時,加大協調和幫辦力度,目前突出以招工和融資為重點,及時幫助企業解決主要問題,全程幫辦注冊辦證、政策法規、資金融通、招工培訓、環保安全、節能減排等實際問題,努力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內、外部發展環境,從而更好地促進全鎮域經濟的快發展、大發展。
3.2強化產業支撐,不斷擴大村(居)集體經濟實力增收渠道
以逐步壯大村(居)集體經濟實力為核心、以堅持“工業化致富農民、城鎮化帶動農村、產業化提升農業”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著力突破鎮域經濟發展模式,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一是加快發展農村工業,堅持以工業化的思路發展農村工業,以標準化廠房建設為載體,以項目引進為支撐,加強村級創業點建設。二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堅持以種植業為主,大力發展水產、蔬菜、畜禽等產業,重點打造沈莊規模豬場、孟集規模豬場、楊柳蛋雞養殖、鎮中水產養殖、平橋居委會蔬菜種植等一批特色農業示范園。大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通過基地托龍頭,科技強龍頭等措施,重點培育瑞鵬糧油加工、星旺米廠項目,增加農產品加工和轉化能力,提升農產品的加工業層次。三是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發展家庭農場、農業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向規?;?、集約化、商品化發展,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
3.3積極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努力改善民生
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解決涉及群眾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扎實推進各項社會事業,進一步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超前謀劃平橋鎮衛生服務中心整體搬遷項目,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范醫療服務行為。進一步開展“三下鄉”活動,發揮村級文化大院和農家書屋作用,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完善計劃生育工作機制,提高計生工作整體水平;進一步實施好區域供水工程,實施好道路提檔升級改造項目,規劃安排好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公益事業項目,不斷提升全鎮人民幸福感和幸福指數。
3.4優化鎮域經濟發展環境
發展環境的好與壞,對鎮域生產力水平的高低以及鎮域經濟的競爭能力有著重要影響。為優化生態環境,近年來平橋鎮對集鎮總體規劃、村莊體系規劃和控制性規劃進行了修編,以規劃為基礎,以管理為支撐,以重點項目建設為帶動,迅速推進生態城鎮建設進程。一是推進宜居工程建設。二是推進東圣寺周邊環境開發。初步建成了步行街、環寺商鋪、特色景點為一體的旅游項目;三是開展農村生態環境整治。
3.5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平橋鎮要馳而不息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持之以恒改進工作作風,切實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一是堅持執政為民,強化宗旨意識。要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行使權力的第一追求,全力增進民生福祉。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多做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工作,進一步加大農村路橋、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動教育、醫療、社保、文化、交通等公共服務向基層延伸,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有形化的實惠。二是堅持依法行政,強化法治意識。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推行“陽光行政”,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三是堅持真抓實干,強化效能意識。樹立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崇尚實干、奮發作為的鮮明導向,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破解瓶頸制約,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健全完善重點工程、重大項目、重要事項常態化督查推進機制,不斷提升執行力和行政效能。
主要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淮安區統計局.淮安區統計年鑒(2015年)[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6.
[3]錢靜,朱啟酒.鎮域經濟發展戰略和路徑選擇[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2.
[4]錢靜,劉衛軍.北京鎮域經濟發展研究——以北京房山區為例[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
[5]陳秀山,張可云.區域經濟理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6]魏后凱.我國鎮域經濟科學發展研究[J].江海學刊,2010(12).
[7]祝艷.加快鎮域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J].甘肅理論學刊,2006(10).
[8]魏后凱.我國鎮域經濟科學發展研究[J].江海學刊,2010(2).
[9]李文水.對加快鎮域經濟發展的思考[J].當代經濟,2008(23).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94
F127
A
1673-0194(2016)16-0142-02
2016-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