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宇,劉佳佳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圖書館,河北 秦皇島 066004)
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用戶信息素質教育的路徑探究
楊秋宇,劉佳佳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圖書館,河北 秦皇島 066004)
信息素質是信息社會中個人整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用戶的信息素質教育,是新媒體時代對教育的要求,也是信息素質教育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本文闡述了新媒體時代對信息素質的新要求,提出了提高用戶信息素質水平的對策,并為高校用戶信息素質教育提供一定的參考。
新媒體;信息素質教育;路徑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圖書館的文獻資源與利用模式正在不斷向網絡化、數字化、移動化方向發展。數字信息資源的利用情況取決于用戶對其了解認知程度和用戶獲取數字信息資源的能力和水平。圖書館用戶的能力越高,其可獲得的信息資源就越多。高校用戶只有接受信息素質教育,培養良好的信息意識,具有較強的信息素質能力和一定的信息道德,才能靈活地運用現代化的知識信息,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信息檢索技術更為多樣化、信息內容類型更加豐富、信息檢索工具更加專業。很多用戶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因為對文獻檢索知識掌握的不系統、不熟練,檢索技能欠佳,往往檢索出來的文獻和自己的研究課題關聯性差,而真正需要的文獻卻查不出來。同時,新媒體高度的開放性使用戶在感受網絡自由、信息共享的同時,也暴露出虛假信息泛濫的情況,謠言及假新聞通過網絡微博、微信等大肆流傳,對信息環境產生惡劣的影響。因此,用戶在新媒體環境下需要掌握各種信息檢索技能,了解不同新媒體上的各種信息類型,熟悉專業化檢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夠判斷網絡信息的真實性及可信度等。
用戶是新媒體圖書館服務的對象,也是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高校圖書館應根據信息素質教育的長期目標,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促進信息素質教育工作,以滿足用戶不同的信息需求。
2.1加強用戶信息意識教育與信息能力培養
首先,開展用戶信息意識教育。圖書館通過各種方式,向用戶介紹圖書館新媒體的體系建設、服務設施、服務內容和服務途徑,提高用戶利用圖書館新媒體的信息素質。此外,圖書館還可以編制圖書館指南,發放給用戶,使他們增進了解圖書館的基本知識,這些教育有利于增強用戶對圖書館的感性認識,培養他們最基本的信息獲取能力和信息接受意識。在開展信息素質教育講座時,圖書館員應幫助用戶了解圖書館的運作規律、資源整合過程和方法、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讓每個用戶都認識到信息素質教育的意義和作用,從而積極主動地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質。
其次,開設信息檢索課及專場培訓講座培養用戶的信息能力。信息檢索課是高校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門課程。它為培養用戶信息處理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高校圖書館應根據不同專業的用戶開設專場培訓講座。如對物理專業的用戶,圖書館館員應為其介紹APS、AIP、IOP等全文數據庫及其使用方法,并隨之介紹Elsevier、ProQuest、Springer、Wiley等綜合性的全文數據庫及其使用方法,并不斷為他們提供專業領域的最新動態。
最后,對教師及科研用戶,圖書館可根據他們所從事的領域開展培訓講座,培訓內容可包括引文索引、工程索引、期刊引證報告等詳細內容培訓、社會科學數據庫的利用、外文學位論文數據庫的使用、個人文獻管理軟件的使用、互聯網免費學術資源的檢索與利用、寫作與科研的前期調研工作、常見學術論文寫作規范、中外文學術期刊介紹及投稿指南等。
2.2利用網絡資源建立網絡教學平臺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高校的網絡建設在不斷地完善,網絡環境的優越性也在不斷地增強。高校圖書館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建立信息素質教育的專門網站,并且在網站上建立網絡教學平臺,開展在線信息素質教育。利用計算機網絡發布教學資源能激發用戶積極性和互動性,使教學內容更豐富、多樣化、層次化。同時,制作網絡教學及精品課件,提供網上下載,滿足不同用戶的學習需求,從而讓更多的學習資料得到共享,提高用戶的信息素質。網絡教學課程能彌補傳統課程的不足,是對傳統課程的有利補充和豐富。可見,網絡教學平臺能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和開放,提高用戶的學習效率。因此,積極推進和發展網絡教學也是今后高校進行用戶信息素質教育的必然發展趨勢。比如:北京大學圖書館所開設的“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是國內首門關于信息素質與能力方面的精品視頻公開課。該課程是由北京大學圖書館教師為廣大用戶錄制的《數字圖書館資源檢索與利用》課程。用戶可通過訪問北京大學圖書館主頁,點擊相關鏈接即可觀看與此課程相關的所有視頻。此課程內容豐富、實用性強,為進一步提升用戶信息素養能力水平奠定了基礎。
2.3構建用戶信息素質教育的評價體系
研究和構建高校圖書館用戶信息素質評價體系,目的是為了更快、更好地提高新媒體時代廣大用戶的信息素質,促進用戶信息素質盡快地獲得實質性的提高,促使教育信息化健康迅速的發展。當前,國內高校圖書館還沒有形成一套比較完整且成熟的用戶信息素質教育評價體系,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比國外起步晚,成果少。因此,構建用戶信息素質教育評價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要建立符合信息素質教育要求的標準體系,然而這個標準的制定必須以信息素質內容為基礎,以培養用戶信息能力為重點,根據用戶信息素質的實際水平,特別注重用戶信息能力的評價,科學地制定各指標的權重,合理地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用戶的信息素質水平進行綜合的評價。制定的標準與指標體系必須應有很高的權威性、指導性及較強的操作性、應用性,這樣才能得到認可和接受。評價體系體現了對用戶信息意識以及獲取與創造性地利用信息能力方面的綜合評價。只有具備了這樣的評價體系,才能更好地促進用戶的信息素質教育效率的提高。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變化,用戶信息素質教育評價體系要與時俱進,不斷賦予新內容。
2.4加強各類用戶的信息法規和信息道德教育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信息的利用越來越便捷。但是隨之而來的惡意或非法利用信息行為也越來越多。因此,高校圖書館除了對用戶開展信息意識、信息能力教育之外,還應包括信息道德教育。圖書館可通過主題宣傳欄、圖書館主頁、信息檢索課及專題講座等多種渠道,在各類用戶中開展關于知識產權、信息法律法規和網絡道德等相關知識和理念的宣傳教育。培養用戶正確的信息道德和法治觀念,要遵循一定的信息道德準則,來約束和規范自身的信息行為,對網絡所帶來的負面信息有一定的甄別能力,增強對有害信息的抵御能力,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襲。加強用戶的信息安全意識,使用戶在充分享用網絡資源的同時,還要尊重他人的學術成果和知識產權,規范自己的學術行為。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應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對用戶信息素質的提高承擔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圖書館的用戶信息素質教育發展與數字圖書館應用環境的變化息息相關。因此,高校圖書館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建立網絡教學平臺,開展在線信息素質教育,積極構建信息素質教育評價體系,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促進信息素質教育工作,以加強新媒體時代的信息素質教育,為提高用戶信息素質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1]賀利婧.高校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創新模式探討[J].情報探索,2008(5).
[2]楊守文.信息素養與知識服務[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11.
[3]王紅芳,湯萍,吳馮娣.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變革[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5(8).
[4]趙維達.高校圖書館培養大學生信息素養的途徑和措施[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4(3).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152
G258.6;G252.7
A
1673-0194(2016)16-0231-02
2016-07-02
秦皇島市社科聯2016年社會科學重點應用性課題(20160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