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蒙 王 燕
?
P2P租車市場分析
王 蒙 王 燕
江西財經大學,江西 南昌 330013
出于對市場前景的看好,P2P租車行業吸引各路資本蜂擁而至,無疑是資本巨頭看到了P2P租車行業的巨大商業價值,也希望以“互聯網思維”給傳統的汽車租賃帶來新的變化,帶來更多的模式創新。當前我國國內汽車租賃市場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長,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國內汽車租賃市場的車輛需求將達到30萬至40萬輛,營業收入將達到390億元。特別是一線城市對機動車“限購+限行”政策的實施,讓汽車租賃市場有了更長遠的發展前景。在這種環境之下,各地租車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但由于P2P行業起步晚,行業環境尚不成熟,從業者運營經驗不足,缺乏科學的管理及運營模式,加上人們的觀念缺乏等諸多因素,P2P租車市場尚處于成長期。而且政策法規、稅收、保險等方方面面的“短板”使得P2P租車的發展道路會非常曲折。而對市場和模式的淺析,或許也能讓我們對這個新興行業略窺一二。
互聯網;P2P租車;風險
近年來,PP租車、寶駕租車、凹凸租車等公司在短時間都獲得了千萬美元級別的融資,一路攻城略地,逐漸在各個大中型城市開展業務,向傳統汽車租賃公司“一嗨租車、神州租車”等發起挑戰,努力成為顛覆租車行業的新生態領導者。[1]
正如快的、滴滴、易到等在商務專車領域的補貼大戰一樣,在P2P租車領域,一場資本推動下的搶奪“用戶”大戰早打響。PP租車曾打出給13億人買單的口號,推出0元租鄰居車的服務,每個首次租車的注冊用戶都將獲得PP租車200元的紅包。此外,寶駕租車也用千萬紅包參與到用戶搶奪大戰當中。
與傳統汽車租賃公司在車型、維護、保養等重資產較量相比,P2P租車屬于社會化的輕模式公司,車源、車型分包于大眾,可以以較低成本獲得,競爭的要點用戶的獲取和運營上。[2]可以看出,用戶的補貼大戰只是開始,更多精彩的角逐還會上演。
在“互聯網思維”“共享經濟”等概念的熱炒下,出現了一大批追捧互聯網模式的資本熱和創業潮,在此之下,P2P租車公司的模式也開始被更多人接受,它讓大眾參與到共享經濟中來,共享閑置的汽車資源,分享給周邊的人群使用,并通過P2P租車平臺,完成資源的高效配置。[3]
即使P2P租車有效地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滿足了大眾的用車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還助力了環保的建設,但在其進入市場的那一天起,關于它的爭論就一刻都沒有停歇,這又是為什么呢?
與打車軟件面臨的監管風險相同,P2P租車也面臨著各種亟待解決的難題。例如風險問題,一旦出現用戶冒用他人信息進行租車,就可能發生惡意抵押甚至盜車事件,車主將面臨很大大的財產風險;又如服務建設方面,P2P租車的用戶群體的兩端都有很大的分散性,較難為用戶建立統一的服務及行為標準,導致用戶的消費體驗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進而導致客戶的消費權益得不到充分保護,客戶流失風險高。[4]
在互聯網的風口上,具有巨大變革意義的創新模式在初期都會面臨種種的阻礙,然而換個角度說,發展中遇到的困難較多反而有利于行業的發展。不僅會淘汰市場的投機者,凈化市場環境,也能幫助行業參與者意識到問題所在,理清思路,穩步促行業的發展。如果只看到市場的不足,顯然有失公允。
前文說到,規則的制定與服務便準的規范化十分重要,只有這層基礎穩固,行業才能得到健康發展。那么如何平衡租車雙方的使用及心理需求呢?首先各家P2P租車平臺都會要求用戶進行實名注冊,并進行身份驗證,對用戶的身份證、駕駛證、銀行卡等信息進行審核。由于新用戶缺乏使用記錄和信用評價等數據積累,會存在一些不可控的風險。[5]在中后期,正常的運營維護當中,逐步建立起的使用記錄和評價機制,會使得風險的問題逐漸降低,同時,隨著公民征信體系的建設,P2P平臺也可以申請加入其中,從而將用戶的信用風險問題降到最低。
在實際操作中,當P2P租車平臺競相采取措施爭奪客戶時,其對用戶的保障制度和工作都是十分完善的,為了徹底打消用戶的疑慮,各家租車平臺都采取了十分有力的措施,不少租車平臺也打出了零丟失率的口號,但即使是有著多年運營經驗的神州租車也存在一定比例的丟車率。由于缺乏公信力和經驗積累,P2P租車行業面臨的信任瓶頸很大,要想減少用戶的疑慮,就需要在不良事件發生后,拿出負責的姿態和舉措。例如PP租車向用戶承諾,如果車輛丟失,會為車主提供100萬元的保險,承諾全額賠付。租車過程中遇到摩擦問題也會介入處理,包括送修、理賠、補償等專業化舉措,遇到重大事故還會為用戶更換新車,同時為車輛提供使用折舊補貼等等,這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消費者信心。[6]
在降低風險的舉措上,租車平臺接連出招。無論如何,風險被攬在平臺方手里,要確保租客和車主雙方的利益得到保護。只有建立起充分的制度保障,完善的風險應對機制,著力于用戶體驗建設,才能在這輪P2P租車熱潮中站穩腳跟,而那些一味跑馬圈地,吸收資本的投機者,終將在行業的逐漸規范中找到淘汰。
隨著以空中食宿,P2P租車等為代表的共享經濟的興起,大眾也逐漸參與到其中來,在著作《零邊際成本社會》中,提到了過去私人擁有汽車是一種資本占有,隨著互聯網的介入,汽車正在經歷從所有權到使用權的轉變。根據一項針對18-24歲駕駛者進行的調查,46%的人表示他們更愿意選擇接入互聯網,而不是擁有汽車,汽車共享已經成為更多年輕人的選擇。[7]而在美國已經有數百萬人加入了汽車共享俱樂部,所有權會逐漸成為歷史,共享精神會向汽車、房產、醫療等各個領域蔓延。[8]
可以看到的是,在P2P租車平臺的用戶補貼爭奪戰過后,未來P2P租車和傳統汽車租賃公司仍會不斷過招,是相互合作,還是發生顛覆,相信趨勢的力量,市場的選擇。
[1]羅子.P2P租車市場異軍突起征信監管是難點[J].中國質量萬里行,2014(9)11.
[2]曾憲皓.快快租車:P2P招數兇猛![J].經理人,2016(1):82-84.
[3]侯衛謙.P2P租車行業前景看好[N].金融時報,2014
[4]王丹丹.P2P租車陷入瓶頸[J].財經天下,2015(4):34.
[5]薛羽.做P2P租車的領跑者——PP租車創始人兼CEO張丙軍專訪[J].國際品牌觀察,2015(4):36-37.
[6]陳園園.Getaround:P2P租車應用的“無人化”未來[J].互聯網周刊,2013(6):19.
[7]黃若.我看電商[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
[8]阿爾.里斯,杰克.特勞特.商戰[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F426.471;F832.49
A
1009-6434(2016)6-0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