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智”與“輕”互聯網共享生態模式
——Mobike與ofo案例比較
張燕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商品和服務交換變得空前快捷方便,共享經濟逐漸滲透公共交通領域,構建在互聯網之上的共享經濟具備巨大的商業價值,以及社會價值。近年,Mobike、ofo等共享單車經濟迅速發展,中短途共享出行方式的時代已然到來。這種共享生態模式之間又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以Mobike為代表的智能型模式,投入高昂初始成本,降低運營消耗,同時提升用戶體驗,以ofo為代表的輕盈型模式,則選擇最小化初始成本,以適應初始目標客戶和需求。互聯網共享生態模式勢不可擋。
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的今天,人們的衣、食、住、行各個領域逐漸被互聯網滲透,便捷性和有效性被成倍提升。環保健康意識的增強,綠色循環經濟的發展。“所有權”概念被沖破和刷新,汽車、房屋等生年產資料或商品,在消費過剩時,被用于與他人共享。這種“共享“模式的萌發,提升了過剩資源的配置效率,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便捷和價值體現。
然而呈現“智能化“的橙色Mobike與采用”輕模式“的黃色ofo這兩種共享單車中的先行者和領先者,在用戶體驗、戰略目標、運營模式、未來發展趨勢等方面都存在著極大的不同。
產品需要連接用戶需求和用戶本身,在解決用戶需求痛點目標場景上,Mobike和ofo不盡相同。
Mobike創立之初,以解決用戶短途出行為主要目標,即為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最后一公里”解決方案。因此,產品定位于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轉換乘之間,或目的地與公共交通站點之間大致1至3公里范圍內交通方式選擇尷尬的需求場景,中短途出行距離需求場景,以及城市擁堵場景。
Mobike目標客戶群體定位于以上班族為代表的普通大眾,面向整體市場,首先選擇一線、二線等人口密度較高、交通需求量集中的城市進行產品布局,并針對特定區域,例如校園、創業園區等,提升覆蓋率。
Ofo則從校園萌芽,始于北京大學學生創業實踐項目,目標群體自然定位于校園中的學生和老師,以實現校園內師生隨時隨處有車作為代步工具為目標,解決校園這類局部范圍內的交通出行問題。后逐漸演變推廣為城市范圍內共享單車模式。
Mobike目標客戶群定位和策略相較于ofo來說都更加穩固、直接、范圍寬廣;ofo則針對性開拓產品市場,并通過設置客戶角色的方式保障目標客戶群(在校師生)在最大限度內快捷、低廉地使用共享單車,具備相對規律化、集中化的行為模式,因此客戶群體的接受度相對較高。
初始投入導致資金回收周期和有效成本差異。Mobike所有車輛設備均由公司自行設計、研發、制造和投放,高科技、智能化貫穿產品本身:第一代Mobike采用五輻輪轂代替車輻條,以延長車輛使用壽命;車身材料采用SC-700航空鋁合金,提升抗拉強度達650mpa,安全系數則提升至普通自行車的兩倍之多。優質材料、精細設計,使得每輛Mobike的制造成本高達3000元,整車質量也增加到25公斤。
Ofo單車成本相對較低,每輛約300元,而且車體重量相對輕盈很多,使得用戶騎行體驗優于Mobike。Ofo生于校園,車源來自于回收、捐贈或平臺購買,強調單車相互連接,最大程度提升產品利用效能,而沒有強調生產和制造車輛。多源于C端共享,由此可見ofo的共享屬性根植于產品本身。
初始投入,即制造成本的明顯差異性直接導致了Mobike資金回收周期長于ofo。
初始投入差別也意味著有效成本和長期成本的差異。以Mobike為例,高科技車體實現的是“四年免維護”的低維護成本和低維修成本;對比ofo這類低科技含量低成本的單車模式,不言而喻,車體質量帶來的必將是維修成本、維護成本、管理成本高昂,報廢率高。智能化模式提升的市運營整體效率,長遠利益可見一斑,輕型模式低成本優勢很可能是暫時性的曇花一現。綜合來看,“智”和“輕”的有效成本差異巨大。
車鎖設置影響車輛使用和計費。Mobike采用二維碼電子鎖,通過移動設備掃描唯一二維碼,車輛信息被上傳至云端讀取識別,實現app快速解鎖并開始計費。同理,合鎖步驟。
Ofo采用手動密碼鎖,用戶需自行錄入車輛編號獲取車輛密碼,撥碼手動解鎖,開始計費。結束行程時,需關閉車鎖并撥亂密碼盤,完成計費。
定位設置影響車輛查找、追蹤、維護、產品投放和潛在數據價值。Mobike車輛本身內置GPS定位芯片和SM卡,寫入互聯網協議,用戶在進入App界面后,即可查看附近可用車輛數量和具體位置,還可以定位所需車輛,規劃到達路線,進行預約用車,提升了尋車效率和成功率,使得用戶在目之所及范圍內享受立即接駁的體驗,這對于剛需驅動向的產品類型無疑是巨大的價值。
Ofo則采用“網格化”管理方式,將城市劃分為多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相應運營人員負責固定區域內所有單車,以期實現精細化管理。在進入ofo界面之后,用戶只能獲取附近可用單車數量,而并不能獲取單車具體位置,尷尬的用戶只能通過自行尋找方式獲取可用單車。這無疑在智能化方面稍遜一籌,影響了用戶體驗。
在車輛追蹤和維護方面,GPS的運用使得Mobike可以實現單車的實時監控,全部單車的位置信息實時存儲在云端,使得運營者隨時可獲取任一單車位置,進行追蹤,降低車輛偷盜風險,同時提升車輛維護效率。從用戶體檢角度來看,GPS也幫助使用者追蹤行程軌跡,記錄騎行距離、時間、節碳排量,以及消耗熱量總數,這對于崇尚健康的現代用戶來說無疑是有趣而有效的。
Ofo依托使用者自身使用的智能設備,即手機的GPS定位功能完成路線追蹤,同樣可以幫助使用者獲取騎行信息,客戶體驗幾乎沒有明顯差別。但車輛本身定位追蹤功能的缺失帶來的缺失車輛丟失風險和維護成本、難度上升。同樣依據人力定位回收的操作模式,未免使得B2C這種新型租賃共享模式顯得不那么智能化和自動化。
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日趨成熟,使得數據的價值和魅力逐漸凸顯,快時代用戶需求呈現實時化發展趨勢,因此企業策略需要具備實時性,而策略的制定最終依托數據和數據分析結果。
數據潛在作用也逐漸成為共享單車的核心盈利價值。首先,用戶數據信息行程用戶價值,成為品牌價值積累的重要基礎和組成部門,為最終行成人性化服務循環體系提供數據基礎。其次,用戶資料信息與用戶行車軌跡的匹配分析數據,可以在空間域上域其他商業數據進行數據聚合,行程鏈式數據圖譜分析,行成O2O數據服務,協助構建O2O產品協作營銷網。此外,基于用戶行車時間、使用頻率等受眾數據的分析結果,結合城市交通數據,將對用戶行為習慣研究和未來城市交通發展規劃形成有利的數據支持,幫助共享交通經濟體最大程度實現解決出行痛點的戰略目標。在數據價值挖掘方面,Mobike和ofo有著相同的價值驅動,也將具有相似的發展路徑。
Mobike和ofo在產生之初均已“共享”為產品理念,旨在通過車輛連接和共享,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短途出行方式,但細微之初,兩者稍有差別。
Mobike采用自上而下開拓單車市場的模式,自4月在上海核心商業圈誕生以來,積極致力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6月起即與上海楊浦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的模式。
Ofo則將“共享”理念貫徹始終,從車輛來源到車輛使用,均在構建車輛連接平臺,聯合自行車生產商、制造商,進行行業開放聯合,為用戶提供更輕盈的單車設備,這也使得ofo迅速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成長速度最快的共享自行車平臺。
融資之戰。今年年初,Mobike成功獲得D輪融資,ofo也在去年10月完成C輪戰略融資,目前兩家共享單車品牌市場估值均已超過10億美元,由此可見這在資本寒冬下,共享交通行業仍然具備強大的資本吸引能力,即具備持續的自我造血能力和盈利潛力。
誠然,Mobike和ofo,這一“智”一“輕”在目標定位、初始成本、運營前景、經濟模式等方面存在著一定差異,但在經歷市場磨合和檢驗之下,也在不斷變化,精益求精,逐漸呈現趨同化和最優化。2017年開年,共享單車市場新動作頻出,例如ofo開始更換智能鎖,使用動態密碼替換靜態密碼,增加定位功能,開始逐步將“輕”理念移步產品運營過程;Mobike在沿襲“智”走線基礎上,聯合銀行等機構推出優惠用戶活動,提升用戶黏性。未來共享單車領域競爭格局預期將向智能化、數據價值化不斷演變,健康共享的出行方式,在提升用戶便捷性的同時,也在倡導綠色生態的生活方式,像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一樣,必將成為重要發展趨勢和競爭風口。
(作者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