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
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的幾點建議
張譯
個人金融信息的泄露,不但會影響到個人財產安全,同時對正常的金融秩序也將構成巨大危害和影響?;诖?,本文就個人金融信息保護問題予以深入的探究和分析,總結當前我國個人金融信息保護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具體的完善建議和對策,以期對相關方面的研究起到一定的補充和豐富作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金融行業個人金融信息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安全挑戰。近年來,國內外有關于個人金融信息泄露的新聞屢見不鮮,嚴重損害了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和經濟利益,甚至對正常的社會秩序造成一定影響。對此,進一步加強個人金融信息的保護至關重要。
內部保護機制滯后?,F階段,國內有關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的法律法規欠缺,導致個人金融信息內部保護機制存在瑕疵,從而嚴重影響到個人金融信息保護工作的開展。我國金融機構有關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的規定分散在各類業務管理辦法和規章之中,沒有形成統一的管理法規。這些規章和辦法主要發揮指導作用,沒有重點關注對個人金融信息的管理和保護,導致大量金融機構在管理個人金融信息時隨意性較大,存在大量管理疏漏和管理缺陷,影響個人金融信息安全。
缺乏專職監管部門。目前,針對個人金融信息的保護工作,國內還沒有建立專門的監管部門。雖然從法律角度來看,人民銀行和國家銀監會擁有保護監管職能,但是沒有明確具體的責任部門,監管力量非常分散,監管工作也無法具體、全面地推行和開展。
相關法律法規缺失。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政府不斷豐富和完善了金融行業法律法規,以切實加強行業監管和保護。但是,從整體來看,有關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的立法還存在一定的欠缺,同樣也沒有專門的律法用于個人金融信息的保護?,F行的《刑法》、《民法通則》、《商業銀行法》、《保險法》以及《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都不同程度上涉及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的問題,但是多數規定都比較模糊和簡單,且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強。在這樣的法律形勢之下,個人金融信息安全根本得不到有效保證,個人金融信息泄露行為也難以得到法律的有力懲戒。
個人保護意識欠缺。個人對金融信息保護意識的不足,也為個人金融信息的泄露埋下了重大隱患。個人金融信息與個人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息息相關,信息主體人應該養成良好的保密習慣。但是,從目前現狀來看,多數人缺乏對金融信息的關注和重視,也很少了解和使用必要的個人信息保護措施,這就導致大量信息極易被不法分子獲取和利用。特別是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大量用戶信息流入網絡,更是加劇了個人金融信息的流失。
加強內部保護。對于個人金融信息的保護,金融機構首先應該創建科學的保護和管理工作方法。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必須進一步加強網絡信息安全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引入更為先進的信息安全防護技術,盡可能地避免和防御外來入侵,降低信息泄露和竊取的可能性。商業銀行內部也應該加強人員的監督和監管工作,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并做好內部人員防控,充分防止內部人員泄露用戶個人信息,充分保證個人金融信息安全。
明確監管職責。人民銀行、銀監會必須加強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監督工作,發揮自身監管職能,制定完善的監督流程和標準。人民銀行、銀監會應組建專門的個人金融信息安全監管小組,抽調專業人員形成職能部門,從技術、流程、制度等多各方面實施安全監管工作,并從專業角度為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指導和優化方案,不斷增強金融機構保護個人金融信息的能力。
健全相關法規。法律是保證人民合法權益的保障。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和健全,對于個人金融信息的保護非常重要。中央銀行應積極牽頭三會等職能部門,盡快聯合制定和出臺保護個人金融信息的專門規章制度,從個人金融信息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出發,推出執行性較強、威懾力較大的法律法規,切實明確金融機構的權利和義務。國家也應該針對個人金融信息的保護,制定相應的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個人信息竊取和泄露的處罰標準,捍衛信息主體的合法權益。
強化宣傳引導。鑒于信息主體人安全意識不足的現狀,政府和金融機構都應該加強保護宣傳工作,充分提高信息主體人的自我保護意識。政府方面可以積極借助電視、廣播、戶外廣告,以及互聯網平臺加強培訓和教育工作,通過案例講解等方式提高個人對金融信息保護的重視程度,使信息主體人能夠明確金融信息保護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金融機構應該通過各種渠道加強宣傳工作,同時借助各種渠道和形式對客戶進行風險提醒,幫助客戶掌握必要的信息保護常識,阻止和預防金融信息泄露等問題的發生,從真正意義上增強信息主體人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意識。
注重科技防范?;ヂ摼W時代的到來給金融機構和個人都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了金融風險。對此,面對互聯網技術帶來的風險和隱患,相關主體必須加強科技防范工作,利用信息技術抵御安全風險的發生。金融機構除了依托現有的安全技術之外,還應該加強技術系統的更新和優化,積極引進更為全面的評估和檢測系統,定期對系統開展全面的系統掃描、入侵檢測和安保監控,以防安全問題的發生。與此同時,針對互聯網金融,金融機構應該加強對域控文件服務器、第三方認證以及網絡安全監控等新安保技術的引入,有效防范系統遭受非法侵入、信息篡改流失、網銀信息被盜等風險。
個人金融信息安全關系到信息主體人的財產安全,同時也關系到正常的金融和社會秩序,因此,政府、金融機構和個人都應該加強防范和保護工作,從立法、宣傳和監管等各個方面加強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為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提供更為可靠的保障。
(作者單位:山東省膠州市第一中學)